葉揚《我所受的傷》:因為愛,所以疼痛

葉揚《我所受的傷》:因為愛,所以疼痛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7.05.2019

點進葉揚的臉書頁面,幾乎無有例外地全是關於老公彼得與兒子羅比的日常故事。有人說幸福的環境造就不了好作品,但葉揚勤懇撿拾生活裡的趣事,還是集穫了滿手的貝殼,捧到我們面前。這陣子,她與兒子編織著關於彩虹小野狼的童話:小野狼因為不喜歡大野狼的為人處世,獨自從森林流浪到城市。之所以叫做彩虹小野狼是因為,兒子羅比說,小野狼喜歡吃彩虹。

對孩子的溫柔情感,將葉揚的書寫暈染得平淡真摯。最近她出版新書《我所受的傷》,有別於可愛幽默的日常,在這本書裡,她揭露了埋藏心底的喪女之痛。一次產檢中,葉揚肚子裡的胎兒被診斷出無法醫治的愛德華氏症,嬰兒存活機率近乎零。那一瞬間,完滿的人生被命運賞了一巴掌;流產之後,悲傷在耳邊嗡嗡作響,縈繞不去。三字頭的前中年歲月,她開始懷疑過去的價值觀:關於愛、關於事業、關於寫作。在傷痛面前,人無可遁逃;即便身為寫作者,任何文學性的隱喻也都成為繞路,最終回到惡化的傷口。她只能停下腳步,重新思考,取得療傷的養分。

「要盡可能的,平鋪直敘地處理事情。」

作者在書中提到她的療傷書單,包括了黃春明、陳義芝的喪子書寫。然相較於子女在長大後過世,胎兒在腹中死去,對一位母親而言是更加孤獨的痛。當丈夫彼得在引產手術後,一派輕鬆地問起「下個寶寶」的事,她的文字透露出怨懟:「其實別人怎麼說都可以,但他不行。」本應分擔母親的傷痛,但在失敗的懷孕中,做為一位父親難以感同身受,遂讓母親陷進憂鬱,在泥淖裡以質疑自戕:怎麼會這樣?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了什麼?

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橋段,是作者帶彼得去驗精子。彼得坐立難安,全程窘迫地像個小孩;在得知檢驗結果正常後,作者聽到電話另一端彼得得意的歡呼:「我很久沒有感覺彼得這麼開心過。」那種「不是我害死孩子」的釋懷,以及雄性體格的證明,讓男人開心吃大餐慶祝。但對女性而言,那是長久以來背負的精神重擔,是連著靈魂血肉、無法斷去的臍帶。在葉揚波瀾不驚的文字裡,她透露女性身為嬰孩容器的疼痛苦澀;她寫母親是唐吉軻德,那種對孩子駑鈍的愛、良善至極所致的荒謬,也是她偉大的一次英雄旅程。葉揚在自己的傷口間穿針引線,縫合了她在母者路上所受的傷,在漫長的癒合中,拾起她身為一個主體的名字。

「當了媽媽以後,要熱愛疼痛。」

在母性被神聖化的父權結構裡,這本書道出母親的傷口與脆弱——因為愛,所以疼痛,即使疼痛,依然用力去愛。一個人所受的傷,會伴隨她與愛一同走下去,「人生注定是要超過那片荒蕪的。」在悲歡離合的迦南與荒蕪之間,她化成祝福,走過每個人身畔。

|BIOS 評鑑|
深入淺出 ✭✭✭
動情感人 ✭✭✭
溫馨療癒 ✭✭✭✭

 

《我所受的傷》

 

 

 

 

 

 

作者:葉揚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9.04

#葉揚 #母親 #家庭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馬揚異
攝影洪以樺 Chair Hong
圖片提供大塊文化
責任編輯李姿穎 Abby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