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開張!BIOS monthly 與編輯朋們的媒體寫作工作坊:藝文報導、評論及人物專訪
*更新:因收件比預想踴躍,要和大家說聲不好意思、稍微需要更多作業時間,將於 6/21(三)前回覆錄取狀況。無論是否有機會暑期同行,屆時都會回信告知。
起心動念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乎的事,有人會和我們一樣在乎嗎?
你所閱讀的每篇文章,都是撰稿者生命的累積。關注什麼題目、為何關注、怎麼寫⋯⋯每一天,我們都在思考如何把想要呈現給世界的資訊,更好地呈現出來。同時,我們也期待看到更多人能在有靈感時,帶著寫作能力作為裝備,寫出讓人享受閱讀樂趣的內容。
為此,BIOS monthly 團隊想展開第一次工作坊的嘗試,邀請我們喜歡且欣賞的編輯夥伴們一起擔任講師,並希望找到與我們一起想讓寫作環境變得更有趣、更好的文字寫作者來進行工作坊。第一次嘗試,也許過程還有些不確定性,也不知道這個活動明年是否會繼續,但就像認真面對每一篇文章一樣,我們也會認真面對每一次工作坊與每一份作業。
以下提供我們對此活動的初步想像,邀請也對製作內容、寫作有興趣的你先來看看:
▍工作坊會提供怎樣的寫作訓練?
這個工作坊並不是針對「作家」養成,而是能從媒體文字工作者的經驗出發,培養能依據某特定目的,完成一篇文章的工作坊。無論是帶有擴散及分享性質的活動宣傳、甚至是更面向商業的文案撰寫等,都有涉及。
BIOS 團隊內部在討論寫作時,除了期待能將想傳達的「主旨」清晰寫出,更期待能帶入創意及文學性,讓每一篇文章都在符合目標的前提下,擁有個性與風格。從切點到文字的使用,我們以讓讀者享受閱讀、被吸引為目標,彼此訓練與砥礪。而要往這樣的方向前進,就我們的經驗,就需要以作品來討論才是最實際的。
在這個工作坊裡,我們會觸及藝文活動介紹、評論類文字及人物專訪等體裁的討論。同時,我們也期待寫作者能同時兼顧自己的興趣及寫作的磨練,因此,以下將是工作坊內容的重點:
① 提案交流
編輯們從你有興趣的題目裡提供回饋,讓偶爾會思考「這個東西怎麼沒人寫」但又有所遲疑的你,擁有與大家好好交流的機會。
② 文字結構與段落
從常見的書寫基礎誤區中開展討論,包含中文使用者常見的推論不清、段落連貫無邏輯等案例分享。
③ 報導現場
藝文內容雖然多被視為「軟性」的報導文學,但也建立在報導製作的脈絡上。我們在意如何在軟性內容與報導的真確性上取得平衡,也在意抒情與推論的比例。
④ 如何讓更多人閱讀
立基於真確性之上,我們追求與讀者的最大共鳴,在乎傳播效能,除了文字外,也思考這篇文章發表的平台是什麼、在那裡獲得最多關注的方式是什麼?讀者比較可能會在意的角度是什麼?我們想完成的,是兼顧品質且大眾會「想要」閱讀、「享受」閱讀的文字。
▍你需要帶有怎樣的心理準備?
工作過程裡,我們很明確感覺到,真正的進步更常發生在實作練習與來回討論裡。只建議「主旨應更加明確」,永遠比不上指出哪一句、哪一行、哪一個詞的含糊不清,還能更好地幫助我們進行討論。因此,這個工作坊將會建立在大量的習作與討論上,也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若你的心情也符合下列描述,我們的相遇才會是有意義的:
① 有信心能依照進度完成作業
十堂課程裡,我們預計完成三篇長短不一的文章及兩份訪綱,皆需於課程「前」或「後」完成,並有些選擇性的課後作業可以視個人進度多提交。我們的信念是:想要進步,寫就對了。
同樣的題目,也許有些人寫 20 分鐘,有些人需要兩小時,我們不希望個體差異影響到寶貴的相聚時間,會需要你在日常時間也有相對應的保留。也因為課程建立在作業的來回討論上,你的作品也可能為其他人帶來啟發,如果有任一次沒有完成作業,對大家來說,都是可惜的。
很期待這次課程的開設,能讓我們與許多認真想討論進步的文字工作者相遇,但過往我們也曾因為在合作關係裡對方的投入不如預期,而感到遺憾。為此,這次工作坊也將設定一些門檻和條件,讓大家和我們同樣認真看待作業這件事。
雖然這麼說,但我們並不是希望你交出「完美」的作品——世界上並不存在這種東西。我們希望的,是你交出現在的你能給出的最好的,這樣就足夠了。講師們也期許著,能給出現在的我們能給的最多最多的回饋。
② 願意能真誠表達自己想法、交流與討論
該怎麼寫、該寫什麼,追根究柢涉及每個人獨一無二的世界觀,透過寫作方法、寫作訓練、寫作主題分享,這些討論最終都會回歸到每個人的思考架構。既然我們選擇透過討論、交流來進步,過程中也可能會針對每個人特定的觀點提出挑戰、質疑。
面對他人的意見、建議,我們不一定會選擇改變自己,但我們一定會聆聽並試圖理解。反過來說,面對他人的提案與文字,我們願意真誠地表達:這讓人心動、這讓人感覺無聊⋯⋯,練習給予具有建設性的回饋。希望你是願意打開心胸討論的人,在其他寫作者面前,做一個坦誠的讀者與回饋者;在眾多回饋面前,做一個謙卑的寫作者。
③ 想要在文字上進步
上述兩者並不容易,甚至我們有時候也覺得自己還在學習。但要能完成這些任務,我們遇過的寫作者們背後的動力時常是:想要進步的心。
▍我們的期待
若討論愉快,BIOS 很期待在工作坊告一段落後,與參與的人們討論其他文字稿件的委託,並會將工作坊的完整成果提供給參與此次工作坊的其他編輯團隊,讓寫作者與業界有更直接的接觸。
以上,如果你對寫作有興趣、想了解媒體環境實務狀況,且願意一起與團隊琢磨如何打造更好的閱聽環境,歡迎參考下列資訊。
【工作坊資訊】
- 招收人數:10 人
- 參與團隊:
- 主辦單位:BIOS monthly 團隊包含總編輯 溫若涵、編輯 廖昀靖、陳劭任、吳浩瑋。
- 協辦主持人:The Big Issue Taiwan 大誌雜誌主編 陳芷儀。
- 參與講師:寫作者 蕭詒徽、蘇致亨、李姿穎,吹音樂主編 阿哼,名單將視情況調整。
- 活動地點:台北信義區辦公室,需到場參與,不提供線上參與。
- 活動時間:於每週四下午上課,詳細時間將於六月底確定。7/13(四)、7/20(四)、7/27(四)、8/3(四)、8/10(四)、8/17(四)、8/24(四)、8/31(四)、9/7(四)、9/14(四)下午兩~三小時。並預計將於 7/6(四)下午舉辦說明會,此場次不計入必要參與,但鼓勵參加。
【非常重要的報名須知】
參與方式有二:
- 【方案A】繳交學費 8,000 元,學員無任何後續義務。
- 【方案B】學員繳交 2,000 元作為邀請外部講師之用,而完成之稿件,BIOS 得優先無償刊載至少兩篇文章,並於刊載後提供社群回饋、點閱率等數字給寫作者參考、討論。
出於對這個主題的熱忱,BIOS 及大誌團隊願意以無酬形式提供內部講師及編輯改稿服務,此付出建立在團隊對於寫作知識、進步的追求與熱情之上,也希望與學員們分享最為全面的回饋與討論。這個活動的初心,是期待以此勞務交換原則進行交流,降低費用的參與門檻,但學員也可依據自身考量,選擇不同方案。
- 保證金:學員們需另行繳交 3,000 元保證金(方案 A 連同學費共 11,000 元、方案 B 連同學費共 5,000 元),若滿足 ① 之條件,保證金 3,000 元將於結業後全額退還。
其他備註:
① 工作坊名額有限,且於招募文件中已表達希望與願意長期投入之夥伴相遇,因此,若非不可抗力之因素而出缺席超過 1 次、以及工作坊所需求之作業無法準時繳交 1 次,保證金將不予退還。
② 課程不予補課,但會提供該次上課的講義與教材。視每次課程情況而定,參與者有義務最大程度跟上其他人的進度。
③ 若報名踴躍,BIOS 擁有以面試決定最終參與者之權利。
【報名所需檢附之資料】
報名截止日期:2023 年 6 月 12 日(一)中午 12:00。錄取名單將於 6 月 19 日前公佈。無論是否錄取,BIOS 均會 e-mail 回覆訊息。
請以 e-mail 方式檢附以下資料,主旨註明「工作坊報名|你的名字」寄至連絡信箱:biosmonthly@biosgroup.com.tw
① 你的經歷:可以以文字及藝文工作參與經驗為主,若有自傳請勿超過 1500 字。
② 文字作品集:以活動介紹、評論類文章(影評、書評、展評、樂評等)、專訪為主,其他文字作品若有也歡迎附上,越多越好。容易閱讀的簡潔格式即可,不需費心轉換成 PPT 或其他橫式閱讀格式,我們想直接看見文字本質。
③ 說明你為何想參與這個工作坊。
④ 請於遞交報名表的信件中,清楚表明你已閱讀完上述介紹內容。
⑤ 選擇方案(A 或 B),經錄取後不得轉換模式。若有其他疑問,也歡迎一併於信件內告知。
備註:上述文件請均以能線上閱覽、不需下載即可閱讀的檔案類型提供。若使用雲端硬碟,再請注意權限需開「所有人均可檢視」。
活動資格優先保留予具有意願長期投入文字工作、參與媒體環境討論者。BIOS 擁有對於此活動最終解釋權。
*本工作坊獲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112 年度第二期常態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