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CA X Samsung Art of Feeling ─ 專訪時尚插畫家 GARY TU

MOCA X Samsung Art of Feeling ─ 專訪時尚插畫家 GARY TU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5.05.2015

Gary Tu (塗至道)留著一頭長髮,身材瘦高,那天他一身直條紋裝扮,踩著一雙細長的鞋子,以時尚插畫家的身分,參加 Samsung Art of Feeling APP 在當代藝術館的體驗活動。

Gary Tu 以水彩為插畫媒材闖進時尚圈。他的筆下的女子,色彩抽象,神情具體。水墨的暈染效果,讓人以為那些明亮的眼神是渾然天成的巧合,但那些卻都是 Gary Tu 的精心策畫。這份優雅的神祕,讓他的畫作受到百貨公司、時尚精品青睞。
他使用 Samsung art of feeling APP 選擇關鍵字記下對每件作品的感受,整場展覽看完之後,手機自動將 Gary Tu 觀展的情緒關鍵字上傳,自動計算出一個圖像,輸出一張專屬於他的情緒色彩圖。最後他得到的是「讚嘆」,從這張圖開始聊起,我們逐漸聽到 Gary Tu 的個人故事。

一部分的藝術家,其實很需要得知觀者對作品的感受,藉由 Samsung art of feeling APP,Gary Tu 第一次使用這種科技來傳達自己的情感,他認為這是個很好的點子。
「這很創新,用軟體結合硬體的方式直接表達感受,再列印出來一個畫作,這個點子是蠻好的。」拿出自己的色彩情緒圖。他認為這個軟體準確地將色彩和情緒結合,並且合理地呈現,「紅色可能代表憤怒、開心、性的聯想,黃色可能會代表,明亮、陽光、正向的能量,藍色代表憂鬱、冷酷。」為了表達自己對「讚嘆」的想法,Gary Tu 從作品集當中挑選出下面這張畫面,他說「這張吧,這張最接近我對讚嘆的感受。」

但 Gary Tu 補充道:「如果要我現在表現讚嘆的話,我可能會直接用紅色,不參雜其他顏色,以單一的方式呈現。」也許對一個插畫家來說,與另一個創作者最好的交流方式,還是以自己畫筆表達自己的感受吧。但對於無法直接以畫筆來表現自己的人而言,Samsung art of feeling APP 就會是一個很好的輔助工具,讓人們的情緒表達不必再被自身的技術給限制住。

Gary Tu 的時尚插畫家之路

「我就是狗屎運,」Gary Tu 謙虛地說,「我是剛好都碰到一點點,都有缺,才能組合起來。」
Gary Tu 以水彩為媒材,卻用書法的筆觸尋找留白;他以平面設計為構圖概念,所以懂得如何在畫面中布局;他學過服裝設計的立體剪裁,因此明白如何用顏料比喻布料。他說自己是剛好每一樣都不強,都有缺,兜在一起剛好變成一個時尚插畫家。說得輕鬆,但他的起點是一段在便利商店打工擦桌子的日子。
「讀復興美工的時候我超混的,下課就去玩魔獸世界,打籃球,畫畫素描而已,混到不行,」講起高中時代 Gary Tu 說,「我還延畢,國文英文,高一高二高三,都沒有及格。」畢業後他回到家鄉苗栗,隨便找了份美編的工作,待到入伍。
退伍後原本打算念工業設計,卻因為家中經濟狀況不允許,選擇到台北念服裝設計,同時找了另一份美編的工作。
「這次也是做美編,但被罵的跟豬頭一樣,我一氣之下(離職),就跑去便利商店擦桌子拖地,一面打工,一面研究水彩肖像。」
當然,水彩肖像呈現出來的顏色比起 Samsung art of feeling APP 要來得細緻和困難許多。若沒有經過仔細的研究和練習,難以掌握。但相對來說,軟體能呈現的飽和明確的色彩,有了軟體的幫助,一般人就可以降低摸索的成本。畢竟水彩的隨機性很高,除了水分、空氣的濕度,還有自身對色彩的感受狀態,都會影響水彩的表現。
「水彩肖像最難的地方,在於膚色不好調,」Gary Tu 說,「一開始我擠出膚色,結果單用膚色超醜。我發現膚色有二十幾種調法,橘色和紫色可以調成膚色。橘是暖,紫偏冷,他們交錯時可能會有點濁濁的,但加水後,就可以調節,色階會豐富起來。」
「但你的顏料等級要夠,顏料等級太低就調不出來。有牌子的礦物顏料都價格不斐。當時我在便利商店打工很窮,一拿了錢就跑去買顏料,馬上又沒錢了。」
「畫了一年半,我拿著一些我喜歡的圖,跑去跟我以前的老闆說,『我想要出國旅遊,用這些圖跟你抵押,借我幾萬塊去歐洲旅遊吧』,四十幾天回來後,我就變得很有勇氣。」
「我在一件地下室的咖啡廳,開了免費教學班,那時來了很多人。有人看到我的作品,開始找我畫,接著我被精品品牌看到,那些人也找我畫。一路就到了這裡,有錢了。接了案子有錢,收了學費有錢,組了公司有錢,出書有錢,滾動起來。」於是 2012 年,他成立個人插畫班兼工作室 - Garytu's Fashion Illustration。
這看起來是個勵志的故事。但商業的成功,卻帶來意外的副作用。

Gary Tu 談感情與理性

商業化在創作上遭遇瓶頸。「以前的作品比較有感情,可能是因為當時經濟狀況很不好,所以就投射在作品上面。現在經濟狀況好了,反而畫裡頭就沒有像以前那樣的感情了。」講這話的時候,他仰頭撥了頭髮。
「從便利商店下班後,我回家就畫。七天可以畫一張圖。平常就是工作,打球放鬆,沒有瑣事。瑣事會干擾到我的情緒,進步的速度變慢,想法放不開。現在我要看財務,要看合作的信件。沒辦法專心創作,沒辦法畫得深刻。現在我的作品比較商業,要給客戶看得懂,我已經變得很商業化。」
Gary Tu 最常畫的是女人。他幫名媛畫肖像,他畫照片裡的女子。久久一次,他才能安靜地畫自己的女友。他說創作人像,最重要的仍然是情感。
「畫一個熟悉的人跟畫一個陌生人,差蠻多的。」他說。

「創作肖像是,吸收你的資訊,經過我的消化,再投射出來。因為不了解你,我要先猜測你的個性,跟著你的特徵,跟著你的服裝、氣質、走路的動作,我才會看見你的姿態。如果你是一個急躁的、嚴肅或是果斷的人,線條上就會有所應對。這樣畫出來,才會真的像你。像我理解後的你。」情感的投射,是 Gary Tu 在繪畫技術外難得提到的心法。
「如果只要畫得像,拍照,投影出來可以照著描線條。可是這樣行不通。要了解一個人,才會把對人的感覺投入畫面。人是靠感情交流的動物,必須用感情,才能夠把肖像畫得很生動。重點在這裡。」
而 Samsung art of feeling APP,最重要的一個理想,就是希望每個觀眾能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在色彩情感圖像裡,與創作者互動,成為一個雙向的管道。當創作端和觀賞端都有了感情,一個展覽才會變得更完整。
但成為專業畫家不只要投入情感。
「有些人太投入感情,忘記基本技巧。想得太深,拉得太遠,忘記技術面。技術跟感情要合在一起,理性跟感性平衡了,才能表現大家都看得懂的作品。繪畫技巧可以帶出我的感情,腦中想的東西,要靠技術表現出來。」
只有很少數的時刻,技術的樸拙,反而能呈現情感的單純。
「這是種矛盾,有時你不需要這麼多的技巧,也能畫出不錯的作品。但是機率不高,要賭。創作就是這樣。不只畫人像,所以主題都需要大量練習,一天畫十幾個小時一定要的。沒有經過瓶頸,沒辦法把眼神畫得好。」Gary Tu 說,暈染眼神的時機很重要,一到位就要立刻收手,保持畫面乾淨。判斷時機,需要足夠的經驗。

一個好的眼神,連結起創作者和觀者之間的情感,但這是一條單行道,若是想從觀眾這端回應給創作者,新科技也許能提供另一個反向途徑。 Samsung art of feeling APP 是觀眾與藝術家之間情感交流的一個機會,有了這樣的媒體,你不需要水彩,不需要技法,也能夠用瑰麗的色彩表達自己。

與 Gary Tu 共度的一個勵志下午

最後我們聊回他帶來自己的時尚插畫作品集,裡頭盡是簡單,流暢,行雲流水的水彩畫作。
這個下午,他向我們細數每張圖的狀況。有些作品得要重畫兩三次,也有一次就成功的時候。他說有一回,因為久久抓不準構圖的位置而暴怒,把圖紙亂撇一通之後摔在地上,卻意外找到新的角度。如今看來極簡的,都來自過去的苦功。雖然現在陪伴每一張圖的時間變少,但他不以為苦,「畢竟我很幸運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是 Gary Tu 也擔心,時尚潮流會退去,「所以現在我要很商業,要趕快存錢啊,可能十年流行過了,就去當補習班老師,最爛了不起就是再回去便利商店打工。」
看到他的作品,你可能以為,這只是另一個有天分的插畫家。但 Gary Tu 所有的天分,其實來自於他的天缺。他不是水彩高手,也不是平面設計專家,也沒有去做服裝設計,他的天分是將每一項有缺口的能力,組合在一起,然後找到發揮的場所,開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到頭來,這還是一個勵志的故事。
這項體驗活動從 4 月 14 日起到 5 月 17 日截止,這段期間,只要至台北當代藝術館體驗,把觀賞完畢的作品上傳到「art of feeling 活動網站」就可以獲得「專屬個人情感色彩明信片乙份」,還有機會獲得客製化的獨一無二心情色彩圖馬克杯乙個。真的很推薦大家以另一種欣賞藝術的方式來體驗!
art of feeling APP 下載:

#科技 #藝文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李微拉
攝影Eugen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