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外媒合|自己的浪自己造,Taiwanese Waves 策展人 Mia:不要等、不要怕
2016 年的夏天,紐約中央公園夏日音樂祭 SummerStage 響起了來自台灣這座島嶼的樂音,一場名為「Taiwanese Waves」的活動自此降生。過去,誰都沒有辦法想像這件事的可能性,但這活動一辦就是三屆,而策展人 Mia 還想繼續辦下去。人稱紐約媽媽的 Mia(嚴敏),至 2018 年為止已經成功將包括安溥、落日飛車、滅火器、桑布伊等超過十組的台灣音樂人送上 Taiwanese Waves 的舞台。
Mia 想方設法,總算說服主辦單位 City Park Foundation 接受台灣音樂人的那年,並沒有什麼厲害的背景或頭銜,只是一位甫拿到碩士學位的平凡留學生,憑著對音樂的熱愛,努力將台灣的好音樂推上國際。在 Taiwanese Waves 的成功之後,她沒有停止推動台灣音樂在紐約的浪潮,持續協助音樂人與樂團至紐約的 live house 演出,透過她的居中牽線與媒合,台灣創作者漸漸在美國有了一小片土壤。
BIOS monthly 十二月封面故事「#創作者的島外行動」特輯中,我們邀請 Mia 來談談自己這三年籌辦 Taiwanese Waves 的經驗,以及作為台美音樂之間橋接者的觀察。一個好的跨海媒合者,在文化以及工作程序上,有哪些該注意的眉角呢?
BIOS monthly 本期封面主題為「#創作者的島外行動」,近幾年無論是台灣的藝術家、設計師抑或是音樂人等各類創作者,都有許多在海外的合作案或演出活動。而您有許多策展、媒合或是顧問角色工作的經驗,想請您分享對於此一現象的觀察與看法。您認為是哪些因素讓台灣創作者有更多海外交流的機會?
網路的普及和便利性讓交流變得無國界,創作者可以透過音樂串流平台聽到來自各國的音樂。
也可以在社群網站直接與創作者互動,甚至參與製作。我覺得這些「心理上覺得遙遠」的距離被縮短後,人都會變得更勇敢於直接跟志同道合、互相欣賞的朋友提出合作的想法,我相信許多合作的火花是這樣開始的。
您過往的工作經驗裡,在與國外的創作者或工作人員接洽、溝通時,是否有遇過文化上的差異,或是與你在台灣的工作溝通經驗相左?
語言不同所以在溝通邏輯上也不太一樣,外國人不喜歡拖泥帶水的溝通。例如書寫 e-mail,他們喜歡用淺而易懂的句子,相較於長篇幅(過多敘事的內文),字句越簡單越好。我有遇過在跟場館接洽的時候,窗口永遠都只回 10 個字以內的 e-mail。
但因為還是來自不同的環境,建議溝通上有任何一點不太確定地方還是主動詢問清楚比較好,我自己最常放在心上的句子是 “don’t assume they know” (不要假設對方知道)。
您認為面對海外的案子與台灣的案子有什麼樣的不同?若台灣創作者往後有機會接觸海外的案子或活動,有哪些面向是該特別注意的?
我想不管是海外的案子,還是來自台灣的案子,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要知道自己的 TA(Target Audience)在哪裡,或是可能成為 TA 的人是誰。
現在的創作人要到美國(甚至到世界各地)演出門檻都比以前降低很多。但同時要準備的功課也不少,最簡單的例如:你的音樂是否在那個地區能被(用當地的語言)搜尋到?你的巡演資訊在所有平台(Bandcamp, Spotify, Bandsintown, Songkick…等)是否都已經更新?比較進階的準備功課包括:什麼樣的演出場地適合我的音樂?有沒有機會跟當地的媒體合作有更多的露出?是否要開始準備更多英文類的內容介紹?
就您的工作經驗與觀察,台灣創作者在海外發展的優勢與困境會有哪些?
因為串流音樂的興起,外國樂迷對於聽非英語性的音樂的接受度變得比較高,我想會有更多人對華語音樂有興趣。不過華語音樂中,語言的門檻還是很高的,創作者需要提前為海外發展做準備(例如把簡介、歌詞翻譯成英文)。
您成功在紐約中央公園舉辦 Taiwanese Waves 音樂節,將台灣獨立音樂介紹給國外的樂迷。請和我們分享舉辦這樣子的活動遇到最大的困難,以及你如何克服。在其中最大的收穫或學習又是什麼?
辦 Taiwanese Waves 遇上的最大的兩個困難,其一為經費,這是辦免費演出最需要克服的事情, 包括機票、簽證、住宿…等,所有的款項必須由我們自己去籌募。 第二就是因為在這之前從來沒有人做過這樣的活動,在中央公園夏日音樂祭 SummerStage 舉辦一場屬於台灣樂團的演唱會,所以一切的策劃都是從零開始。我們自己摸索、自己規劃、自己想辦法舉辦 Taiwanese Waves。
這三年我們一直很幸運,在民間單位、官方部門,和群眾募資的支持下,目前為止的三屆都順利地完成了。每年也都成功讓 Taiwanese Waves 成為 SummerStage 一整季當場參與人數最高的演唱會。
最大的心得就是:如果有想完成的事情,不要怕、不要等,趕快去做吧。
您之前曾安排許多台灣獨立樂團、音樂人在美國巡迴演出,當時為何會有這樣子的契機?作為這樣子中間媒合的角色,你最大的成就感來自於哪裡呢?作為一個串連的角色,你對希望進軍美國市場的獨立樂團會有什麼樣的建議?
其實到頭來都是因為高中的時候迷上聽台灣獨立樂團的音樂,因此常常去 The Wall、河岸留言、海邊的卡夫卡…等場館聽表演。也因為很喜歡聽演唱會,大學到紐約讀書的時候選擇到當地的 music venue 實習,後來在場館策劃表演變成我的工作,開始有機會安排自己欣賞的樂團來做演出。
當初會開始安排台灣的音樂創作者演出在紐約(漸漸地到美國各地)的想法其實很單純,就是想要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給紐約客聽。我覺得很多來自台灣的樂團都很優秀,但沒有人提供一個更「接地氣」的演出環境。所以我從熱鬧的下東城(LES)和威廉斯堡 (Williamsburg)區的 music venue 開始安排表演,一直到 2016 年第一次跟中央公園 SummerStage 合作辦了 Taiwanese Waves,帶台灣的樂團到紐約夏天最大的音樂祭演出。
開始舉辦 Taiwanese Waves 之後,邀請的所有樂團除了我本身(以及中央公園 SummerStage)就很喜愛之外,更會開始想,怎麼樣的陣容可以展現台灣多元的文化 。不管是從語言面向,或是以不同的樂風為主題,這三年的組合都很不一樣。
成就來自於散場時觀眾心滿意足的表情,不管是大場或是小場的演出。對我來說,這是辦一場演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另外,如果今天這場演出能夠多讓一個外國人認識來自台灣的音樂,那我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封面故事 2018 輯六】 #創作者的島外行動
「嶄新的經驗,構成了人類靈魂的核心。」——《阿拉斯加之死》
島嶼起家的創作者們,以向內深掘的精神向外探尋。他們用藝術與文化編織新地圖,抹除地域界限,從太平洋的風出發,讓小島的願望吹到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