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台式下午茶,兩代母女的市場故事──鹽一市場山壹旗魚食製所

一份台式下午茶,兩代母女的市場故事──鹽一市場山壹旗魚食製所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7.09.2022

有記憶以來,欣珊就是市場的孩子。小時候攤位上還有用天花板隔間做出的閣樓,早上賣完魚丸黑輪,晚上一家人就棲身於此。小學時身體不好,曾有半年她只能在家休養,日夜待在閣樓上,隔著木板偷看,看見的是媽媽一個人撐起一個家的背影。

三十年經過,通鋪早已拆除,媽媽還是在同一個攤位上,凌晨兩三點起床,把前鎮漁港進口的整條旗魚切塊、去皮、分解,再打漿、成形,做成生鮮魚丸、黑輪製品。這是鹽埕第一公有市場歷史最悠久的攤位之一。

不同的是,欣珊和先生阿邦在媽媽攤位的對面開起了自己的攤位——早上幫完媽媽,下午小店開張,把早上的生鮮製品立刻炸成熱騰騰的旗魚黑輪、炸牛蒡,油炸時濃濃的誘人香味飄散,成為鹽埕區台式下午茶的首選,許多年輕人特地繞進未曾造訪的市場,就是為了解饞。

從遠遠地看著背影,到如今平視凝望,母女兩代人的故事,如同許許多多我們熟悉的市場滋味,有累積、傳承、堅持,也有與時俱進,開散出常民生命力與魅力。

IMAGE

IMAGE

海港城市的驕傲

欣珊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要接班的。她修習建築,畢業後在高雄做景觀設計也十多年了,回家幫忙,起初也是想多陪陪媽媽:「就是伴老。我們就只有媽媽一個長輩,她的生活就在這邊,我也想和她一起。」

從曾祖父開始,山壹已有七十幾年歷史。近年來隨著產業蕭條,他們身邊的同業也開始退休,能從挑選整隻旗魚開始處理、進行一條龍作業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了。欣珊自己也是慢慢才理解這件事的價值,「能從魚隻肢解做到成品的,是家族流傳下來的珍貴知識。」

小小一隻旗魚黑輪,像是結合地方產業與手藝的特殊產物。

「對高雄人來說,旗魚黑輪太常見了,也時常被忽略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但旗魚是海洋資源裡滿珍貴的東西,如何從台灣六種旗魚中挑選適合的旗魚、如何保鮮製作等等,都是先人留給我們的智慧。」

這也是欣珊平日和客人聊的話題。你知道這是怎麼做的嗎?和外面現成的魚漿製品,其實很不一樣喔——

「如果我們沒有再去分享、推廣給大家知道的話,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自己吃的東西原料是什麼。」他們在下午小店前擺放了幾張椅子,客人不再是買了就走,坐下來享用時邊聽欣珊聊起漁業與城市、食物與手工,也才了解了:原來這是海港城市才能造就的美味,值得高雄人驕傲的手藝活。

IMAGE

IMAGE

IMAGE

點一份綜合炸物,山壹將旗魚黑輪、炸牛蒡旁點綴著生菜沙拉,年輕客人於是也學會這樣的吃法,不再只有關東煮、火鍋時會用上,也買來做前菜、搭配沙拉,融入新一代的飲食習慣裡。附近有名創意餐飲攤商空腹虫大酒家,則會來和他們進貨。目睹客人從陌生到愛上,欣珊也反思,會不會我們總是太看輕了自己?

「傳統市場長大,有的人可能會自卑,但我覺得我比較幸運,我回來的時候是覺得:家裡產業滿有價值的,為什麼我們不把自己的價值發展出來給人家看看?為什麼要讓人家覺得說,市場就是這樣子而已?」

剛回來的時候,確實發現年輕人已經很少走進市場了,她心底有小小叛逆感,「我不常用 CP 值來衡量,但確實市場裡賣的就是物有所值的東西,很新鮮、很好吃。那為什麼我們會無法讓年輕人進來?」

傳統市場的獨一無二

「很想讓人家知道傳統市場也有它的好,甚至可以比很多生鮮超市、有冷氣的市場來得好,各有各的優點,只是怎麼經營的問題。」

她運用從前景觀設計的專長,將攤位佈置成綠意盎然的舒適樣貌,碗盤選用具有手感的陶器。再加上今年高雄市經發局將鹽一市場整體翻新,拆除遮蔽光線的閣樓、天花板,如今整個挑高空間通透,無論是客人或攤商都更沒有壓迫感,在歷史建物裡享用剛炸好的美食,就是超市感受不到的體驗。

延伸閱讀
IMAGE
「打開」作為這次的關鍵字,林光浩提到,主要是為了擾動原先市場沉積以久的氣味、光照。第一次拜訪時,低矮的天花板、潮濕感與氣味仍容易讓人產生距離感,「一打開之後,就有機會會通風。風的場域從瀨南街跟五福四路連接到原本大溝頂的風道。風的氣場,是自然會產生出來的。」

拆除閣樓時,她和市場攤商們都非常驚訝——原來上面是優美的木桁架結構,從 1948 年建造時就存在了,只是之前都被雜物、天花板給遮住,無人知曉。

她心底依然懷有建築人對於歷史建物的珍惜,看著這棟充滿市民記憶的老市場帶著絕代風華歸來,而不是被摧毀,心有感動。

「有些人會說,不就是老東西嗎?但你要能看到它的價值。如果沒有先看到自己的價值,就會先否認自己,但是我看到的是,我們擁有很多——從曾祖父傳下來的手藝、歷史,鹽埕累積了那麼久的文化,豐富到值得推廣、讓大家認識。」 

IMAGE

IMAGE

IMAGE

搜尋山壹,很多人會形容是「文青小店」,但那些元素並不是為了展現某種風格刻意而為,而是過往的生活智慧。磨石子做成的美麗攤台,是市場本就留存下來的,不沾氣味;阿公留下來的厚實木砧板,挑選的是不蛀白蟻的材質;將旗魚打成魚漿過程中最重要的擂潰機,不同於現在常見的不銹鋼、花崗石,而是少見的青斗石。

擂潰、攪拌魚肉的過程會產生熱能,而青斗石可以調節溫度和濕度。手邊無處不是祖先留下來的智慧,「擂潰機從小看到大我也不足為奇,可是突然有一天就覺得⋯⋯現在是要去哪裡才能找到這個?」

她帶著珍惜的眼光回到市場。如今擺放在山壹旗魚食製所攤位旁,有個看似古物的木製樓梯,那是從前欣珊與家人爬上閣樓用的。儘管閣樓不在了,樓梯依然在此守候,一階一階,訴說著鹽一市場的歷史與市場人的故事。

讓新的進來,才能記得舊的

促成欣珊另開下午小店,還有一個緣由。

「開這間店之前,我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朋友。她是我的鄰居,從小跟我一起在市場長大的,我在那邊綁高麗菜捲的時候,她都會陪我一起綁。她過世讓我覺得,人生就是短短的,好像真的要思考我們想做的事是什麼。」

回想起來,當初媽媽會接手這個攤子,也是因為一場疾病突然奪走了爸爸的生命。

一個女人帶著三個孩子,接手夫家的生意,起初媽媽也是完全不懂這門手藝的,還是邊帶著孩子邊學。欣珊在接手後更加理解了母親,不只是手藝有多繁複辛勞,還有當初看見的背影如何堅強過來。

但從艱苦環境中走來,她也看著媽媽如何長出了自己。「媽媽一接手就有使命感,覺得這是自己要吃的、要賣的,要對得起自己,讓材料維持純粹,且定量販售維持新鮮度。」直到現在,山壹的魚漿製品保鮮期都是兩三天,值得如同鮮魚般對待。

IMAGE

IMAGE

IMAGE

「山壹雖然是我曾祖父留下來的,可是真正讓大家記得在鹽一市場有這樣一家小店在賣旗魚產品、大家會回來買、會有記憶點,是在媽媽手上去完成的。我想要幫她留下這個故事。」經歷過深刻的失去,於是更深刻了解記憶的珍貴。

在欣珊找到一張曾祖父流傳下來、標註著 Yamaichi 的價目表前,大家都叫這裡「阿枝的店」——來自於媽媽的名字林玉枝。回來幫忙後,她和媽媽討論,媽媽選定了 Yamaichi 翻譯為「山壹」當作品牌名,流傳了四代的故事終於在此完整。

這樣的媽媽,是怎麼看欣珊所做的事呢?

「她常常會跟我講說,反正妳下午就做療癒的嘛~她覺得我是販售療癒(笑)」說來輕鬆,但起初她開設下午小店時,大家很難想像下午誰會來,也真的沒什麼客人。她最感謝媽媽不過問,不責備,就是放手讓她嘗試,那是一種信任。

欣珊與媽媽的故事,也像市場裡「青銀共市」的最佳典範。隨著建築翻新,高雄市經發局協力在地的叁捌地方生活團隊招募青年攤商進駐,有更多新創攤位可以在市場裡發揮新世代的創意營運。希望讓新的顧客進來時,也能看見老攤商的故事與可愛,就像後來,也有許多晚起、不上菜市的年輕人,是透過欣珊的下午小店,認識了媽媽的故事。

說自己是「回家伴老」的欣珊,也很期待未來越來越多青年攤商、遊客造訪,和長輩們一起,「大家可以在一個地方一起工作,可以互相陪伴,就是好事。

IMAGE

山壹旗魚食製所
高雄市鹽埕區新樂街 213 號之 19 號(鹽埕第一公有市場內)
媽媽的魚漿製品|每日 8:00-12:00
欣珊的下午小店|週五-日 16:00-20:00

*實際營業時間依照店家官方公佈為準。
*本專題與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合作。

##高雄 #小吃 #傳統市場 #鹽埕第一公有市場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專題統籌游育寧
視覺統籌潘怡帆 Crystal Pan
採訪撰稿溫若涵
攝影PJ Wang
執行編輯廖昀靖
責任編輯蕭詒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