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理想的選物店|山竹 Koya Sanju:使用物品的方式,是每個人自己創作的
幽幽竹林間,陽光從竹葉間隙灑落,微風吹過後發出窸窣聲響,有種清雅靜謐的氛圍——這是店主映竹思考「山竹」時浮現的心中意象。
山竹大多時候是安靜的。牆面上掛著幾幅 PAPER BRUT 和紙畫,水墨筆觸撇捺出古拙姿態,散落於空間中的 Thonet 曲木椅,整齊擺放在木製老件上的小器皿、小物件,時間的痕跡深淺不一地沉積於此,堆疊出理想中的生活模樣。
平常以網路經營為主,實體空間只有在作家展覽或特定活動時才會開放預約,有時是咖啡店、也曾舉辦過料理課程、Workshop,還曾經化身為洋食屋提供晚間的漢堡排套餐。像是穿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山竹是一個充滿各種可能性的魔法空間。
Q:在挑選選品/品牌時,映竹最重視的部分是什麼呢?
A:物件的實用性並非山竹選品時的基本要求,我們有許多古道具和選品都是傾向於裝飾用途、有些物件甚至毫無用處(笑)。
之於山竹,「實用性」是可以自己去創造的。一片破裂的古陶器殘片可以拿來當作筷置、當做燃香的底座、也可以拿來放戒指與耳環。探索這些物件在現代的生活中能夠扮演什麼角色,也是使用物件的樂趣之一。
山竹的選品都是基於個人的審美標準與感覺,最重要的是能夠先觸動自己,必需是山竹喜歡和欣賞的事物。有時會因為這個物件的故事、傳統的工藝技法或是背後的歷史脈絡給吸引。有時則單純是被視覺或質地肌理所表現出的美所觸動。不論時間如何流淌,山竹的選品都不想去遷就於時下的主流趨勢,我們認為收藏並不在於追求流行,而是忠於內心的選擇。
Q:從餐桌器皿、居家擺飾至私藏的古道具,山竹裡的選品每一樣都非常特別,好奇映竹是怎麼開始對生活中這些物件有所感,並對這些生活用品有美感上的追求?
A:以前住在家裡的時候,沒辦法決定自己想要使用的物件,直到大學搬到外面自己住之後,房子裡空空如也,才開始意識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物件都要自己決定和挑選。
準備至英國留學前,展開了長達三個月的獨自旅行,訂了起點與終點,其他一切隨心。從德國出發,旅經比利時、荷蘭、法國,拜訪了許多城市與地方小鎮,逛到好多有趣的古董市集與生活選品店,那是我初次見到這麼多的歐洲古物和各形各色的生活道具,可以說是大開眼界。
這段期間造訪與借住過許多人的家,有些家庭住在上百年的維多利亞式建築裡,使用老件器皿吃飯是每天的日常,也有將古董家具與設計師家具混搭得很有意思的人,體驗好多以往在台灣未曾感受過的生活方式。
從那個時候開始,意識到與喜愛的物件們一起認真生活的感覺,也開始會想要探索出自己喜歡的生活模樣。山竹呈現的其實就是「我的日常生活模樣」,山竹的選品是我在生活中會使用的物件。一件物品、一隅景色、或是一個整體風格,如果有人被觸動到,進而對自己原本的生活有更多的想法與靈感,甚至將在山竹尋獲的物件融入自己的世界,那是很有趣的事,我很喜歡看到同一個物件去到不同人的生活中所呈現出的多元樣貌。
Q:在瀏覽這些選品時,能感受到職人的堅持,以及充滿溫度的手感,像是姜聲楀的木製器皿。是在什麼契機下,發現他的作品?
A:發現聲楀作品的原點,源自於一件小小的作品——「實木密封夾」。
有次去首爾旅行時,偶然在一間選品店看到一個密封夾,僅用一根木頭與木圈扣合,栓在咖啡豆袋上,卻讓心中遲遲尋覓不到理想密封夾的我眼睛發亮,彷彿這世上也有人在意「就算只是一支密封夾,也想要美美擺著的重要性」,進而認識了這位來自韓國的木器作家姜聲楀(강성우)。也沒想到因為這個密封夾,開啟了山竹引進韓國作家作品的契機,結交了第一個韓國親辜(就是聲楀!),讓我有機會介紹這些作品給更多人認識。
他喜歡大自然,時常帶著兩個孩子去旅行、露營,因此他創作出的作品大多是便於攜帶的。常常看見他開著車到山林野溪邊,升起篝火,用自己製作的道具沖煮咖啡,他認為使用這些木器作品不需要太過謹慎,一切隨心就好。
他說:「我在家裡、工作室或是去露營時都很常使用木器皿,我使用它們的方式與陶瓷、不鏽鋼容器沒有不同。我不怕它們被劃傷或是留下痕跡,因為這些痕跡體現了我好好使用它們的過程。當然,它們不適合放置水份太多的食物,也有染色的可能,但是我覺得只要可愛就好。」
——好喜歡聲楀說的「只要可愛就好」。在木器的型態上,聲楀並不講求精雕細琢,他的作品恰如其人,有種隨性灑脫的親切感。
雖然我完全不懂韓文,聲楀的英文程度也有限,但只要彼此信任尊重、誠心以待,語言並不會造成太多的阻礙。常常在和聲楀聊天的過程中,感受到他的幽默風趣,最近一次收到作品時,打開紙箱看到裡面的緩衝材不是氣泡紙,而是各式各樣的韓國零食圍繞在作品周圍,簡直像收到聖誕老公公的禮物,又驚又喜!
Q:對映竹來說,擁有這些選品能為空間帶來另一種氣質或氛圍嗎?空間中的物件,是如何影響在裡面生活的人?
A:這些選品們既像是我的室友、也像是我的隊友。我們因為喜愛而共同存在於同一個空間中,日日朝夕相處。它們會在不同的情境與活動中各司其職,被擺放在合適的位置,共同的目標是一起呈現與堆疊出山竹理想中的模樣,迎接每一位來拜訪的人。
以前的物件在製作時使用的材料與工法都是非常細膩而紮實的。使用橡木手工打造的法國長桌、藤編的曲木椅、低溫燒製的白磁器皿、口吹的玻璃瓶、手抄的和紙⋯⋯都能為空間賦予柔和溫潤的感受,以及更多值得細細品味的細節。我覺得人與物之間的氣息是會互相影響的,人與人也一樣,存在著一定的緣份。有些物件會長久地陪伴著我們,也有一些物件在完成它的階段性任務之後,會去到下一個有緣人身邊。因此帶著惜物與感謝的心情與它們相處是很重要的。
這些物件在很久遠的以前就已經被創造在這個世界上,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有多少人曾經擁有、使用過它?光想著就覺得很不可思議。
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擁有這些充滿歲月痕跡的古老物件們,也都是前人們帶著珍惜的心情傳承下來的。使用這些不會隨著時代趨勢被淘汰的物件,對於整個環境來說也是一個好的循環。珍惜手上擁有的一切,是我和這些物件相處時,它們教會我的事情。
Q:想請你分享三件選品,這些物件或許在別人眼裡不一定是最有魅力的,但卻與你有很獨特、無可取代的關係或故事。
A:分享三我很喜歡的選品:
1. 岩塗絵・白月洄流/洄流
這盞「白月洄流」的吊燈是台灣作家洄流製作的燈器。我特別喜歡以手抄紙纏繞而成的電線和燈器表面不規則的白色肌理。作者說這將鋁片鍛敲後,貼裹上手抄楮皮紙,再以天然的礦物顏料——胡粉加上動物膠,混合後,塗繪於楮皮紙上的技法呈現。
以往對於「燈」的概念都是想盡可能地去照亮環境,將洄流製作的燈器懸掛於空間中時,才發現燈也可以成為弱化照明的角色,以極其微弱的光線來塑造空間裡的氣氛。它就像是覆蓋著淡霧的一輪白色明月,高懸在幽靜的夜空中。
2. 藍染團扇/あをの用
一直以來都非常喜歡「團扇」這個物件,陸續收集了不同圖樣的日本老團扇。在初見あをの用(awonoyoh)的作品時,就被那深沉而神秘的藍所吸引,細膩地呈現了藍的各種變化與可能性。あをの用的藍染團扇像是一片海域裡的兩種色澤,染師以靛藍色(Indigo)染製出淺海的輕盈淺透,以濃紺色(Dark Indigo)堆疊出深海的靜謐深沉。
楮皮和紙因反覆的浸染,扇面會隨著光線的明暗變化而表現出不同的藍色面貌。纖細的竹柄氣質優雅,薄如蟬翼的紙面在光的照射下表現出柔和的透明感。團扇的扇柄、扇骨一體成型,以熊本產的剛竹削成,充分日曬後的竹篾骨架,輕巧結實。在夏季時,是我最喜歡拿出來使用的團扇,也是我最喜歡的收藏之一。
3. 法國鴿子燈/Charles Pigeon
鴿子燈(Pigeon oil lamp)是一個做工細膩,歷時百年以上的古老物件,也是最令我心動的歐洲古道具之一。它是 Charles Pigeon 於十九世紀末所發明的煤油燈器,通常以黃銅製作而成,少數使用白銅、錫或合金,上面刻有非常細膩的法文和鴿子圖樣。十九世紀的法國,人們對安全照明的需求日漸增加,Pigeon 因此製作了安全、穩定且可攜帶的煤油燈,這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發明。
我曾經在日本的古道具店看過一次,當時非常喜歡,詢問之下發現是店家的非賣收藏品。之後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再見過它的身影,卻一直惦記著。有一次託朋友在法國當地找到它,絕對不能再錯失收藏的機會。
鴿子燈點燃後,將比例圓潤可愛的口吹玻璃罩起,裡面的火光穩定地燃燒著。側邊的旋鈕可以調節棉芯長短,控制火源的強弱。它既可手持、放置於桌面、也能掛置於牆上。在山竹空間中,我時常點燃它,看著鴿子燈的火光,內心總會有穩定平靜的感覺。
Q:對於接下來有什麼想像或計畫呢?想請映竹推薦適合秋日使用的選品。
入秋時分,山竹將久違地啟程前往日本,拜訪欣賞已久的作家與藝術家們。這次也會著重尋覓更多的古道具和作家作品,期待在旅途中和大家分享所聞所見。另外,也有個全新的計畫正在醞釀中,未來山竹除了繼續帶來更多生活道具與作家作品外,也將會發展一系列山竹的自有商品,目前仍在籌備階段,但非常值得期待!
在秋天的時節裡,想要推薦一款適合這個季節點燃的氣味——裏柳焚香末。在充滿層次的木質基調中偶有柚子的清新氣息,氣味散去後留下的是若有似無的沉靜餘韻。
溫潤的和紙上描繪的是秋季時會出現在餐桌上的旬味食材——あまんだれ 註1 ,看到這幅作品,好想喝上一碗療癒的蕈菇味噌湯。「最近我到了附近的山區採集了好多,它們有著難以抗拒的美味,所以我想將這些秋茸繪製成作品。」
這兩件我們非常喜歡的秋日選品,推薦給大家。
註1|あまんだれ 是 ナラタケ(楢茸)在日本東北地區的特別稱呼。因為在魚沼市特別盛產,也被稱作「魚沼の郷土料理」,是秋季時會出現在餐桌上的美味食材。這種秋茸會散發出一種濕潤獨特的蘑菇香氣,特別適合用於製作各種湯料理,對於東北人來說可是難以忘懷的家鄉滋味。
【Select・理想的選物店】
一定有過這種心動的時刻:走進一間喜愛的選物店,並在心中喊——這就是我理想的生活風格!
因為喜愛而挖掘,因為需要而尋找,在選物店的門後,每件選品都透露著店主對獨特品味的痴狂與堅持。留心於每個所遇見的物品,並將他們帶回店中,為同樣喜愛這樣生活的人們,提供更多不一樣的選擇。
此專題將推開我們追蹤已久的選物店門,邀請店主們分享各自選物心經,感受他們對這間店所注入的各種愛與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