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儂蘭語:第十站,牛肉捲餅和綠豆粥

吳儂蘭語:第十站,牛肉捲餅和綠豆粥

作者吳緯婷
日期15.03.2012

台灣不大,在世界地圖上小如豆點,每回要在地圖上指給外國朋友炫耀「這是我的超棒的台灣歐」時,都要花些時間瞪眼找(除非用某些台灣比例特大的世界地圖),有那麼一點幾秒鐘的尷尬。然而就在這小米點上,把中國大陸南北各家美食都囊括其中。所以我說這「豆點」並沒有矮化國族的意思,而是因能嘴吃八方菜系而起的一種滿足。

讀文學史的時候,常會對過去的某一種時期心嚮往之,「眷村」就是其一。有作家批評眷村文學不屬於台灣文學,然而轉換個角度,「眷村文化」是全球華人中台灣所獨有的,是道道地地在時空背景中,發展起的台灣文化。戰後眷村如雨後春筍般在台灣冒出,以前相隔十萬八千里的人家,現在有可能共享一排住屋,在早晨或夜深,共享從隔壁傳來不熟悉的地方鄉音,或者私密的吵架。其中的眷村菜,是文化匯流彼此碰撞之下,激發出另種新鮮的台灣集體記憶。

眷村菜有什麼?有滷味、北方來的麵食餅食、有臘肉、有大鍋煮。有些地方偏鹹、有的甜些、有些重辣,各家的廚房是中國各省的美食展。過了一些年,人從眷村搬出來了,南北美味也搬出來了,一點一點滲進台灣的小巷內,跑上了小吃店的桌面,交織進台灣華麗的飲食脈絡。

我也許錯過了那樣一場文化的震盪,但那種時空的想像,卻能由食物來塑造。從軍營旁眷村內,搬到熱鬧文昌路上的這間「餅天下」,就有著好吃的牛肉捲餅。從人聲鼎沸的中山路拐進去,抬頭看到黑邊紅框白底的招牌,中間偌大的三個字「餅天下」,就知道沒走錯,期待著美味的一餐。

「餅天下」一進門就看到彩色玻璃藝術燈,和木桌木椅營造出一股舒適的味道。雖然是以小間家庭自助餐的方式經營,菜卻有家園小館的水準,因此價格也比一般的高一些。中午時間人多,許多來外帶幾道菜回家的主婦,有的坐下點幾盤菜,醬爆茄子、肉絲炒豆干、燴絲瓜、白斬肉、乾煸四季豆、瓜子肉......檯面上都是些家常菜,味道嚐起來卻都做得細緻。

來這邊必點的有兩樣:綠豆薏仁稀飯和牛肉捲餅。這裡的稀飯熬得軟爛恰好,加上綠豆薏仁,配著菜吃得爽口,嗜甜的,可跟老闆娘要點白糖摻著吃。而牆面上貼著「斤餅、牛肉 / 豬肉捲、醬肉捲」、「製餅時間 12:00~13:30,17:00~19:30」,可就知道來「餅天下」果然必點一張招牌、現點現做的餅來吃吃。點完餅看到老闆娘在櫃台後,拿起滷好的牛腱肉放上沾板切片,再把蔥末灑於其上,一捲包進了斤餅裡,大刀切了塊,熱熱上桌。餅的鹹味入口誘人、外頭稍稍脆焦、裡頭軟韌,和入味的滷牛腱和微嗆的蔥一起,越嚼越香,口感飽滿而不膩。

爸爸特別愛吃稀飯,也喜歡餅的麵香。我食量不大,希望食物不需多,但求精。於是當媽媽不在的中午時間,「餅天下」順理成章就成為我們父女的好選擇。一碗綠豆薏仁稀飯、一盤牛肉捲,切幾盤菜,一口粥一口餅地吃。

也許你說這是北方餅食、南方菜,我說這是正宗台灣菜、宜蘭味。我們在豆點島國台灣,舉箸走遍大江南北。

餅天下
地址:宜蘭市文昌路 11 號

#小吃 #飲食 #宜蘭 #台灣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吳緯婷
攝影吳緯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