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常低著頭,不難過嗎?
「你常常低著頭,不難過嗎?」
那天我一邊滑動 iPhone 看著信以及 Whatsapp 和 Tweetbot 一邊走下樓梯準備回家,左邊突然傳來總編輯的聲音,問了一句突然之間我無法回答的問題。
「嗯……還好啦,其實我也沒有一直低頭啊。」我自覺跟一般認知的低頭族相比,我應該還不到重度症狀才是。
「喔……」總編輯沒有多說什麼,我們繼續聊了兩句關於網路相關的話題,出電梯後道別,往各自回家的路上前進。
之後幾天,這念頭不斷在我腦中盤旋,難道我真的有如此嚴重的「低頭」傾向?
難道我的肩膀酸痛不完全是因為這兩年多來大量使用我本來不常用的筆記型電腦,不完全是因為我買了 MacBook Air 之後變成天天背著好重好重裝有 MBA 和 iPad 和相機以及一本厚重小說的背包所導致後遺症,也不完全是因為 over thirty 的自然上班族現象?
我其實並不喜歡一直低著頭看手機。
或者該說,我本來並不排斥這個行為,因為做了科技相關媒體的編輯這些年,加上從大一開始使用宿網,你很難不變成一個重度資訊焦慮的使用者。本來就愛常常上網到處東看西看的人,既然有了能夠隨時上網的 3G 智慧手機,不一直吸收資訊不是很浪費的事情嗎?
現在想想,如果單單只有能夠隨時 3G 上網的智慧手機,所謂的低頭族現象依然是不會發生的--
假設你也跟我一樣有熱愛使用智慧手機的習慣,那你可以想想看你用智慧手機的情境是什麼?我猜不外乎是,Whatsapp/Line,Facebook 和玩遊戲。也就是說,如果沒有 Whatsapp/Line 這種免費的簡訊軟體,沒有臉書(國外可能要加入 Twitter)和多樣化到誇張的各式遊戲,智慧手機也不會變得如此吸引人到要時時低頭如同成熟的稻穗一般。
當然我們都知道,垂頭的稻穗會被比喻為有真才實料的人總是低頭謙遜,而低頭玩手機的人只會被冠上低頭族這種略帶貶意的代稱以及被罰錢而已。
2010 年年底我高中好友張大哥介紹我看一部很精采的影集名為「The Defenders」,故事的主角是兩名在賭城拉斯維加斯執業的刑事辯護律師,其中第二集就是這兩位時而搞笑時而認真的哼哈二將在幫一個因為被懷疑在開車中打電話而撞死路人的年輕媽媽辯護的故事。
你可想而知這種情況(打電話造成事故)不只是在影集中會發生,現實生活中也是常有之事,不然台灣和許多其他國家也不需要制定法律規定開車時不能手持使用行動電話(但可以用免持聽筒,不管是擴音、藍牙或是耳麥線)。但後來大家很快就發現,其實發送簡訊是比打電話更危險的事情,因為打電話時你的視線至少是還停留在車道路線上,但是傳簡訊/Whatsapp/Line?很明顯駕駛的視線一定會短暫分心到手機上,出事的機率自然高了許多。
那天我手上揣著我的 iPhone 走出電梯,在下雨天撐著雨傘送總編上車之後,我心中這個念頭一直不斷在發酵。
我想著,有一天,我應該要嘗試著一整週都不能用智慧手機,只能夠用一支一般的 feature phone,或許也沒有網路吃到飽,看看這樣外界過譽的 3C 達人,有沒有辦法在此時此地的 2012 年台北生存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