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那個期待明天的自己——專訪藍白拖

找回那個期待明天的自己——專訪藍白拖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2.04.2013

關於旅行這件事情,可能你已經聽過太多的「別人說」:別人說那山海壯麗無垠、別人說那沿途香豔刺激、別人說那路上處處驚險;但這都只是「別人說」。一切的一切如果沒有親身上路,說來,你也是不信的。

藍白拖的作品《給未來的旅行者》中,他用一種自我對話的誠懇筆觸,分享了許多上路前的旅人可能面對的情景──從產生旅行的念頭開始一直到路上可能遇見的種種,甚至是回過頭來檢視自我存在的時空,無論你是否曾經上路,都能夠在其中找到能讓你不住點頭的隻字片語。

近年來旅行成為一種流行,旅行文學成為一種主流,無論是攝影集、插圖繪本、實用資訊甚或是散文小說,都能夠讓人們從中尋索某些值得依偎的確幸並產生某種對於上路的渴望;然而回到真實的世界中,藍白拖用他的生命經驗告訴你,需要開啟一趟旅程並不需要太多的旅遊書,更不必倚賴前人的經驗,唯一卻也是最重要的事物則是要記得帶上真正的自己──帶上那個屬於原初、擁有好奇、懂得微笑並且期待擁抱的自己。

在這個「歲月如梭」的世代之中,人們往往不敢輕易駐足片刻,因為社會樹立了太多的標準與比較,讓我們被驅趕前往他人口中所謂的成功,也正因為這種氛圍盤根錯節,藍白拖發現時下的年輕人已然習慣被無以名狀的「恐懼」束縛。而每當有人起身反抗並嘗試去面對這樣的張惶不安時,社會往往會給我們兩種回應——要嘛是籠統地「去做就對了」、「踏出你的舒適圈」;要嘛就是用其他恫嚇式的反詰令你更加無措。然而,專訪的過程中,藍白拖提到過去分享會的親身經驗,他曾遇見許多來自不同背景的年輕朋友不約而同地提起了上路前的恐懼——那是一種拋下現有生活的恐懼,是一種擔心輸在起跑線上的恐懼,更是一種害怕讓他人失望的恐懼。

面對年輕人的惴惴不安,藍白拖試著用另一種思考模式跳脫這種情緒的泥淖:「無論你用任何的故事來包裝,本質都是一種害怕,有了害怕我們就本能地想要解決;但當你發現自己無法立即處理這份情緒後,就只會越陷越深。這種時候我會建議大家去思索你所喜愛的事物,只要去想起那些讓我們深深喜愛的事物,就可以讓自己充滿力量,這種力量會淡化你原有的恐懼,甚至會讓你有能力去重新詮釋這種恐懼。」

藍白拖進一步說明,上路前的旅人若要戰勝恐懼,必須要先擁有一種「喜歡自己的信心」,你先認識了自己、喜歡上自己,才會懂得喜歡別人,才會有能力喜歡社會,進而喜歡這個世界──在他用飽滿的力道說出這些話時,你能夠輕易地感受到他也曾是一個畏懼上路的旅人,然而由畏懼到擁抱,從擁抱到思索,再進一步思索到超越,這種曾經擁有的恐懼在他走過半個地球後卻顯得更加溫暖動人。

IMAGE

照片提供:藍白拖。

曾經在各處舉辦分享會的藍白拖很謙虛地說,每一次的分享會都是他學習與成長的機會,或許現代的年輕人很難以在社會之中找到正面的力量,但我們可以先從出走開始,可以先看看其他人是如何熱愛生命、如何熱愛這個世界,再回過頭來學習「喜愛」這件事情,當我們走了一整圈,也才更能夠找回原初的悸動,找回那種未經琢磨而圓潤誠摯的力量。如果你是一位曾經上路的人,你會逐漸明白這沿途的未知不安就如同一個個故事題材,故事本身是中性的事物,之所以有正負面的觀感,是由於說故事的人用不同的眼光詮釋它,而在旅行的過程中,你能夠學到的是重新認識自己,去思索更多單純的事物,也能丟掉許多不必要的形容詞與情緒,用更簡單直接的方式來訴說這個本無對錯高下的故事。

關於《給未來的旅行者》中所觸及的五十五個關於旅行的大小事,貫串的都是一種持續而正面的思索,這種思索並不是要讓你不斷地膨脹那極速失控的正面力量,而是透過旅途、透過與自我的對話來找回最原初而簡單的事物。

「旅行就像談戀愛,是一種追求的過程,是一種教育自己的過程,最重要的──是一種期待明天的生活態度。」藍白拖如是說。

【敬告七年級】大A x 藍白拖:給未來的旅行者(活動已結束)

#給未來的旅行者 #大A #藍白拖 #休閒 #旅遊 #旅行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葉展昀
撰稿葉展昀
攝影葉展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