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諦

神諦

作者程歆淳
日期09.05.2013

在深夜聽梵語特別寧靜,綿密的螺旋文字織就一條麻花弦,從我的心直達雲間,被月光輕輕挑動。

聽經文也無疑是堂皇的測驗,當字穿花撥霧,從遠方縹緲而來,每一吋思量也就上了弓索,只待一次擊發:蠢動的為佞邪,觸動的為善良。

彼時聽她說:「心不靜者越聽越躁,只因經文的力量邪魔難擋。」不是一開始就相信,但後來知道是真。

這些年越來越被神秘的物事吸引,似乎,它們在我生命裡的形象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浮出,與日俱顯,一尊尊神佛形象如同透明浮雕,你知道那些在空氣裡煉聚成型的斑斕之屬,雖眼不能見、手不能觸,亦無色無味,但真正的顯明原是超脫感官知覺的。

或許就在一個輕短的對視,或許是一段充滿機鋒的交談,一則隱喻一聲迴響,或者不過是藏匿於揚手頷首的一例暗示,都在時間的照看下蕩漾蹤跡,只可惜神龍嫻於藏頭匿尾,再者,人愚癡時刻為多,清明縱有,亦不過偶然,未盡的啟示,往往只得任憑疏忽。

讀張惠菁書,見她寫落髮居家修行,眾人多喳呼驚異,甚有慨嘆萬分,落髮本就意外,沒有意外的落髮就更令人意外、幾乎成了小小的地裂天崩,就知道外在確實是束縛的最大來源,(在控制飲食的時候總是想到佛家談論皮相,更加不能免俗地想到傅柯,向別人笑談果然我心存雜念。)

雖無法立下修行的職志之心,卻也寧願用聆聽接近世界多一些。然而怪誕的是,明知經文譯成什麼語言都無損其能量,我卻斷斷不能忍受中文,而只能接受梵唄,昨日在找經文時尋得新鮮資料,似乎真是我最後的心得了:

聽大悲咒,原來以為是梵唱,許久才發現竟是泰文版本,畢竟回應者的語言實在太陌生,藏文、蒙文、泰文甚或印度文,恐怕都太迢遙了。然而知道是泰文後,將其輸入咕狗翻譯,平常句式竟也詩意橫生——

「優秀的早晨,我聽冥想。浮動的感覺。」

 

作者簡介

台北人,謙沖與桀傲的二十七歲,政大中文系、政大新聞所畢業。

髮色很淺,近視很深。有金牛座該有的不該有的一切與一切之外的特性。愛過幾個人,恨比愛更加蓬勃,更近於搖擺。

閱讀小說散文與詩,有時也寫,但無關乎是小說家、散文家,更不是詩人。得過一些無關痛癢的獎。提幾個對我發生重要影響猶如核爆的創作者比如:顧城、黃宜君、蘇童與駱以軍。

如果我的生命必須被歸類,目前為止仍舊屬於一事無成那一欄。

部落格:南方流離

#程歆淳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程歆淳
攝影程歆淳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