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導演的幾道難題,之三:如何第一次前進國外影展就上手?(下) 

新導演的幾道難題,之三:如何第一次前進國外影展就上手?(下) 

作者孫志熙
日期22.06.2015

有別於練建宏專挑中小型影展、重視文化交流的報名策略,王希捷反其道而行,一方面是經濟考量──大影展多半包辦機票和食宿,而且若為前四級影展,台灣政府也會補助;另一方面,她說時苦笑了一下:「我就是建宏講的,對於報影展會懶惰、忘記的導演,而我又身兼製片,所以知道一路上已經漏掉很多影展,一定要報一個夠重要的,而且一定要得獎,省掉之後找影展報名的時間。在大影展會遇到很多其他國際影展的策展人跟選片人,要是你的片子好,只要被一個人看到,它就會開始旅行,產生自然流動的長尾經濟效應。如果你也不喜歡行政作業,就把作品做好,然後抱著直搗黃龍的心態,一級影展會要求一年內完成的片,四級影展就算拍完兩三年再送也都可以,所以要把優先次序鋪陳好。」這是因為《划船》吃過悶虧,它在釜山只入選觀摩單元而非競賽片,王希捷詢問影展單位得到的回應是,雖然全部人都很喜歡,但因為它已參加過坎城,所以無法被納入競賽。影展多半都有這種邏輯——只能選我當作世界首映,如果沒那麼尊重我,那就只能讓你進觀摩。

呼應練建宏先前告誡過的報名費問題,王希捷的經驗是美國影展為了賺錢,報名費普遍都非常貴,所以除非有策展人為了推廣亞洲電影而來邀請,否則她不會特別參加,歐洲影展相對便宜很多,她也認為好影展不會靠電影人賺錢,而是以放映好作品來吸引觀眾、創造經濟價值;至於影片主題,就她觀察實驗片會比劇情片容易入圍,因為影展鼓勵各種議題的表述,那無關乎 quality 或拍得好不好,而純粹是觀點夠不夠深刻,「我自己只拍劇情短片,這是為了訓練敘事能力將來能拍劇情長片,但劇情短片要在影展得獎非常困難,如果你的 Production Value 真的強到不行再去幻想就好。」

報展策略制訂好了,練建宏接著談到實際報名手續,「realport、FilmFreeway、click、Festhome、Withoutabox 這 5 個平台是全球大影展最常用的,點進去申請帳號,有了 ID 後就可以報名,一旦建檔,就能在使用同一報名系統的影展間通用,但便利性也意味著會有很多人報名,所以我比較喜歡丟 DVD,像翠貝卡跟愛丁堡影展都是,增加實際手續可以篩掉隨意在線上報名的人。」

在他跑過的中小型特色影展中,有 3 次美好經驗值得推薦,「印象最深的是在拉斯維加斯小鎮的 Dam Short Film Festival,它和美國很多影展一樣在傳統戲院放映,也有很多 After Party,每天辦在不同的咖啡廳或酒吧,PIZZA 隨便你吃,可樂隨便你喝,參加國際影展最棒的收穫就是可以認識很多人,它的報名件數已經開始超過一千部,逐漸壯大成中型影展,建議大家可以試試看;Dublin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and Music Festival 是在咖啡廳裡放映,看電影對他們來說是放鬆休閒,所以不算太正式的影展,除了短片放映外還有現場音樂演出;第三個是英國人在西班牙度假勝地馬貝拉辦的 Marbell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把一群英國投資客帶來住豪華飯店、放片給他們看,希望促成投資,跟台灣辦影展的方式差很多,他們直接在官網說『我們都很有錢,歡迎你們來認識我們!』After Party 也跟其他影展很不同,是拿高腳杯、穿西裝、坐圓桌,像國外婚禮一樣。」

台灣人在國際場合上的罩門,十之八九是不喜歡和陌生人聊天、愛和自己人混在一起,「平常也不約,為什麼一去國外影展就一定要一起吃飯?」王希捷疑惑道。

想扭轉這項弱勢需要相當的覺悟及準備,最基本如練建宏會先將 QA 的應對與單字查好、手機裡存進家鄉和寵物照片以利外交,或像王希捷在遇到官方社交場合時,便備妥中、英和當地共 3 種語言的簡單講演,她還提供一個找話題的撇步,就是盡量抽出時間去看片,如此和人聊起天來,能立刻知道彼此的程度、品味以及誠實與否,對判斷合作可能性很有幫助;以我自身經驗而言,若是去到釜山這個號稱全球 party 最多的影展,光是結黨跑趴就能跑出革命情感,尤其是當有人喝醉的時候。王希捷在此補充:「影展方提醒我要隨身帶 DVD,很多人也會帶平板電腦,如果聊得開心,對方會想直接看你的作品,我認識的認真的選片人一天可以看十幾部片,比如我今天遇到他、給他影片,下次見面他就已經看完而且能分析得頭頭是道,他們的專業度會讓我覺得如果準備不夠是很丟臉的事。我自己喜歡臨場發揮所以從不準備 QA,真的不用擔心英文好不好,因為你分享的是你的心靈和經驗,以誠意就可以傳達很多,對觀眾 QA 愈輕鬆愈做自己愈好。」

兩位主講人都同意,出國參展的目的是認識不同國家文化的電影人,拍一部片辛苦好久,這是很棒的充電機會,膽量也是訓練出來的,「所有影展上的人都非常慷慨大方,會主動問我想認識誰,影展雖然有幾千個,但其中流動的電影人就是那一群,在影展除了可以遇到各式各樣的人,還可能找到 soulmate。」

王希捷在杜拜影展認識一對新加坡的導演夫婦,當她在剪接上遇到嚴重瓶頸,他們便熱情邀她過去散心,給予很多支持,「當你知道朋友都那麼好,你也要超級努力把自己放上這個高度,明年才能再看見他們,像是一個良性競爭,看我們最後能一起走到哪個地步。拍片過程其實很孤單寂寞,在台灣不見得知道要找誰討論,可是你到影展一提出來,大家都心有戚戚焉,也會跟你說他們解決的方式、各地的資源,你會有很強力的支持網路。在台灣大家很怕批評,但我在影展遇到的人看到什麼就會告訴你,會有好多討論空間,讓人覺得做這部片很有意義。」

她還有一個頗深的感觸,那就是新導演在國外不會因沒沒無聞而被忽視,「當你很新很菜的時候,就算台灣有很多資源,但公部門不一定會讓你知道,因為他們不確定你是不是會冒出頭的那一個,但你一定要在沒錢沒名、什麼都不是的時候去體驗這樣的人情冷暖。」國際影展其實花很多心力培植新人,像柏林影展辦新銳營,也會認定某位新導演是自己培養的子弟兵;坎城「短片角落」則是媒合買方和發行商的超強平台,並邀請一流導演來開課,報名門檻不高,王希捷建議大家不要放棄這個機會,行前可以和文化部、影委會多加詢問,她也曾透過外交部和駐法新聞處聯繫,他們會協助介紹當地媒體,讓作品有更多機會曝光。

本次講談會設計這個主題,為的是將報展與參展過程開誠佈公,做為主辦方,很高興找到兩位願意慷慨分享的講者,「我們沒有人教,都是自己摸索,一開始去影展像個土包子,但還是很想來這邊跟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彼此幫助。」最後,兩位又異口同聲提醒,影展的基層工作人員往往是出國參展時最密切接觸的人,他們也都真心熱愛電影、充滿幹勁,並且很可能就是未來的選片人和策展人,所以請務必和善地對待他們。

 

【新導演的幾道難題】 

過去從媒體與出版工作開始,逐步窺見台灣電影產業的真實內裡,之後在此策劃了「於此與我的導演你」專欄,得以更直探進年輕創作者的心靈;深覺著 歷史上的輝煌已淡去,而嶄新的浪潮未到來,我們這一輩是破滅後急待重建的世代,好像卡在餘燼的末端尋找下一顆火種,正由於要面對的困境很相似,才必須有更 多的談話、更多的激盪,電影或者文化,終究得先凝聚眾人之志,才可能有不同局面被開創而出。

2015 年起,我與小路上藝文空間晶體影像製作聯合發起的「折射計劃」,旨在透過整年度的系列活動,聚合當代電影青年的能量,用以自力救濟、自立自強。本專欄將刊載每一場對談紀錄,台灣電影的難題太多,我們只能先幹再說。

 

孫志熙

曾任《CUE電影生活誌》、《SCOPE電影視野》主編。現從事專欄與文案寫作、短片推廣、獨立製片、跨國當代藝術組織台北組頭、地下電台主持人等,擁有多重身分與很多款名片。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文字孫志熙
攝影林佑恩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