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的「一」些地方(上)
以現代人世俗的標準來看,利比亞真的是個物質缺乏的地方,既沒有便利商店又沒有百貨公司,街道上的商店不太可能出現需要以外的東西,也就是一些人所謂鳥不生蛋的地方;但對知足常樂的當地人而言,美好的生活不需要包含精品百貨、高檔餐廳、或是令人流連忘返的遊樂園,有熱鬧的傳統市集和一覽無遺的自然風景就心滿意足了;而去過的外國人也都知道,利比亞儘管沒東西好買、沒地方好逛,她最值得懷念正是這種純樸、自然的生活體驗。
地圖上的利比亞就是一大片沙漠,只有北邊靠著地中海,城市裡也沒什麼大樓,但在這看似平庸無奇的外表之下,她還是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如當地人去打發時間、約會、遊玩的地方,或是適合觀光客開眼界的景點,不過因為利比亞其實沒有很重視觀光的發展,所以很難找到導覽手冊之類的東西,一切都要自己去探索(但最好還是找當地朋友指引)。當地人都會去的熱門地點下一篇再說,這篇先以觀光客的身份造訪利國西北部較為原始、自然的郊區。
「扎維亞」
的黎波里西邊約五十公里有個叫做扎維亞( Zawiyah )的地方,就是前陣子內戰最激烈的地區之一,我聽說那裡真的是沒有什麼,但當時友人堅持要帶去看看,所以就坐上車去了。到了之後發現,他真的沒有什麼, 只有空曠的海岸線跟無邊際的天空,但是看著空無一人的海邊,再看看藍到不行的天空,我決定下車擁抱大自然。
我不曉得可以用哪些別的辭句來形容那裡的感覺,天氣好到會一直微笑,白色沙灘跟藍色海水也好像一直在對我微笑,但是四周除了以前義大利殖民時期留下來的廠房之外,完全沒有任何其他的人或是車經過,我心中正納悶這裡到底是私人土地還是受到保護的國家公園區,怎會只有我們幾個人在這裡享受,友人指著前面的沙灘說:「你看那個東西,可能是南部國家上來的非法移民想要逃去歐洲用的。這地方都是偷渡去歐洲的人最常出發的地方,常常有警察躲著,所以都沒什麼人來,但是真的來了只要沒做什麼誇張行徑其實也不會怎樣,我就常來這,你看,這一大片就好像是我的私人海灘一樣,多好!」
往他指著的那個「東西」走去,發現真的是個疑似浮具的東西,幾根椰棗樹枝綁在一塊保麗龍上,看起來很難相信可以用來當浮具,但也想不到還可以拿來做什麼,也或許真的是當不了浮具所以在任務失敗之後被沖回岸邊;想著這麼怡人的環境不但沒什麼人來享受,還有人從這裡出發改變、甚至失去自己的命運,突然間,看著這片美麗景色的好心情變得有點沈重了。
從海邊往回走向車子時,我才注意到一路開來都站在路邊的巨大高壓電塔,只是我太專注於無人的海邊而忽視了它們的存在,跟周圍空曠的自然環境搭配起來真是蠻詭異的;然後,我看見了在海邊公路對面的一大塊空地,準確的說是一大片石礦場,整座石頭山正被大型機械以垂直水平的方式切割,崎嶇粗獷的表面變得平整無暇,跟裝潢師傅補土一樣,沿著馬路則是一堆又一堆不知道哪裡吹來的塑膠袋和飲料瓶罐,正被海邊的沙子隱藏住,我想再過不久沙灘可以延伸到馬路的另一邊,把原本是座山的地方也變成沒人會去的海岸景點。
上車之後朋友挑了另一條路回去,說是要給我看一個當地的特殊景觀,就在我期待著會出現什麼令人驚艷的美景的時候他說:「啊哈!就是這,你看看!厲害吧!」邊說邊轉進一條小路,出現在我眼前的是一排又一排的廢車,大概是濱江街那些回收廠全部加起來的好幾倍之多,奇怪的是,幾乎都是凹凹凸凸的新車,不過一想到利比亞人開車的技術和習慣,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這種壯觀場面出現了,名符其實的汽車公墓。
「凱克拉」
去過了海邊之後,我就一直想著往內陸走的話會是怎麼樣的景色,所以當來自凱克拉( Kikla )的朋友邀請去他老家看看時,我立刻答應出發。凱克拉是個迷你小鎮,甚至在 Google 地圖上找不到,比較有名的是他附近稍微大一點的城市耶佛仁( Yafran )。 這個小城本身似乎單純就是扮演著鄉下的角色, 從的黎波里大概一小時的車程(通常會因為大家都飆車而更快到達),一路上的景色都是土黃色沙子、點綴用的橄欖樹、藍色天空、和看似伸手可得的白皙雲朵,而太陽和雲朵的躲貓貓大戰導致沙丘上不斷地上演著變色的戲碼,我一直不停的拍照,等到那天晚上回到家之後發現,每張照片在螢幕上的縮圖看起來一模一樣,但是打開之後卻又是那麼的不同,這種感覺用言語形容會造成混淆,不如直接看照片。
在這一大片美麗的荒涼之中,也是有不少迷你型村落,每個村子就是一大家族,甚至有些人家裡還會有井,過著幾乎與外界隔離但是安逸自在的生活;而且從藏在山裡的洞穴可以看出,這些家族很早以前就在此地生活,朋友還特地帶到他家人以前住過的山洞(其實是一半山洞一半石磚屋的合體),看著只剩下石磚的空洞說:「現在都住真的房子裡了啦!」但環視整個山谷其實也沒有多少房子,而更重要的是整天下來看到的人可能不超過十位,他帶著點惆悵告訴我說人口外移是遲早的事,不然這裡只長些椰棗跟橄欖,也不知道有什麼其他的事可以作,真的不是什麼太有吸引力的地方。
後來再往熱鬧一點的地方就出現了比較像是我們所知道的公寓和住宅,但跟的黎波里市區內不少房子都一樣,有些牆面只有水泥、有些油漆漆一半、也有些只有空心磚,怎麼看都是還沒蓋完的房子,朋友笑著說:「全新的房子跟還沒蓋完或是比較破爛的房子相比,當然是全新的容易遭人覬覦,還搞不好被官員直接收走,不如讓他看起來不怎麼樣,比較安全一點,反正重點是裡面住的舒服,外面是給別人看的。」
在最後返回的黎波里的路上經過了另一個叫做米茲達( Mizdah )的小鎮,朋友說其實這附近一代的陶器都蠻有名的,因為當地的紅土土質適合拿來作陶器;路邊也有很多販賣陶器的攤販,於是本著觀光客的心態下車逛了一圈,最後抱著大大小小的各式陶器回到首都。
這趟行程,如同在利比亞的任何行程,處處都可以看到偉大的領袖、民主革命的先鋒、智謀雙全的將領格達費先生的畫像,從他年輕、到中年、一路到最近「稍微」比較年長了的都有,每次上街都像是在看他的人生繪本一般,底下這張圖裡面的文字大意是「永不消失的太陽」(還真是熱)。
「大萊譜提斯」
這地方真正的音譯應該是「萊譜提斯瑪格那」( Leptis Magna ),一座從古羅馬時代就存在的城市,有被納入聯合國世界遺產的一座古蹟,也就是真的適合觀光客去的地方。Leptis 是名字,Magna 意思就是「大」(邏輯可能有點像台灣有 Taipei 和 New Taipei ),利比亞人都簡稱為 Lebda。
這座城市最早是腓尼基
千多年建立的,後來隨著時代的轉變落入了羅馬人的手裡,又因為地理環境而成為很重要的貿易城市;西元初期有一位叫做 Septimius Severus 的人當上羅馬皇帝之後,因為他是出生在這城市,對於出生地恩寵有加,導致這座城市成為登峰造極的天龍城,積極的擴建並增加各種設施,還分成多種區域,每一區都有專屬的用途,如海港、市集、倉庫、商店、住宅等,還被喻為羅馬時代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這份美麗到現在其實還是看的出,在什麼都有可能很快就爛掉的利比亞真的非常難得,它甚至被公認是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古羅馬遺跡之一,大至整座戲院、小至浴池裡的馬賽克磚都還看得見,但最難得的可能是我去參觀的時候,我跟幾千年的古蹟就這麼融為一體,沒有任何防護牆或是參觀導覽線,這麼一座古城任由我到處遊走,也沒有其他觀光客(那天整個園區包含門口收票的不超過十人),一個人站在戶外劇場的台上、一個人在市集裡跑來跑去、一個人跳進積滿沙粒的浴池,同時間用好萊塢電影給我的認知想像著羅馬人開會或吵架的畫面,其實人多一點應該就可以邊上歷史課邊玩躲貓貓。
有不少考古團隊都想要到這裡作研究,因為這塊園區還有很多東西都還沒被挖出來,而利比亞當局自從 1952 年獨立以後,一直很努力的監督管理境內的古蹟,歷年至今有不少外國考古工作隊跟利國政府合作探勘與開挖古蹟, 只是這片廣大的土地上有太多的古蹟,很難完善的照顧到所有地方,導致看到一些半吊子的維護工程,如用紅磚補些洞或是用水泥銜接斷掉的石塊。這地方一方面因為沒有觀光客的蹂躪而得以保持原貌,但另一方面又可能因為沒有完善的維護措施而消失掉,令人為這些古蹟的前途感到憂心……
很明顯我不是什麼歷史古蹟專家,參觀這座古城冒出的很多「為什麼」都無法解釋,但整趟逛下來,無論是建築的氣勢、街道的規劃、乃至裝飾用
人在西元前一的雕刻細節,都還是可以感覺到羅馬人的厲害。這座城說大不大,花了一個早上大概的走過一遍,但仍然會想要再去一次,在強大帝國沒落的廢墟內細細的品味先人的智慧。
最後加映格達費玉照一張,底下寫的是「領袖!我們只敬愛你,只對你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