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聚焦】數位時代的藝文經驗變革(三)Google 線上博物館,展覽空間的轉移?

【本週聚焦】數位時代的藝文經驗變革(三)Google 線上博物館,展覽空間的轉移?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0.07.2015

對藝術愛好者來說,一天之內逛遍紐約、巴黎、倫敦和香港的重要展覽館,沈浸在不同文化脈絡下的創作氛圍,應該是浪漫到令人窒息的事吧?

別以為這不可能。現在,你只要透過一台電腦,再點開 Google 開發的藝術文化平台 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就能克服時差問題,在網路上一次逛完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甚至不用花錢買門票。

你可以把 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 視為大型「線上博物館」,裡面整合藝術、歷史、文化、地理等領域的資料,相關文物的高解析度照片、歷史影片、展館實際街景,會統一置於平台中的 Art Project 項目裡,開放給使用者檢索和瀏覽。

IMAGE

 (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首頁,會有經典藝術品輪播推薦

至今,這間線上博物館已經和超過七百間藝文機構合作,收藏六百多萬件文物和藝術品,且這個數字正不停地攀升中。去年底,Google 還宣稱要把藝術範疇拓展到街頭巷尾,將出動街景拍攝車,去捕捉街頭塗鴉和公共藝術。

其實各國博物館本來就積極思考「收藏品數位化」的可能,希望讓這些人類遺產得以攤在世人眼前,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因此,對他們來說,Google 非但不是來分食市場大餅,而是提供一臂之力,幫助他們提供更舒適、自在、方便的展覽服務。

IMAGE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館內街景圖)

藉由這項服務,使用者可以「收藏」全球各地喜歡的作品,創建自己的線上展覽;透過 Google 館內街景拍攝圖,在外地就能直接認識博物館的陳列和設計;再也不用硬擠到人群最前端、匆匆一撇經典名作,一幅畫想看多久、就看多久;若是對畫作的細節有所要求,只要放大 Google 拍攝的高解析度照片,連畫家藏進的簽名都能找得到。

最經典的例子,是 Google 的團隊花了四天時間,把 Marc Chagall 在巴黎歌劇院天花板、總面積達 220 平方公尺的作品拍攝成數位影像。完成後,竟然讓 Marc Chagall 的兒子發現,原來自己被老爸畫進作品裡──如果不是數位化後放大檢視,他一輩子都不會察覺。

IMAGE

 (Marc Chagall 在巴黎歌劇院天花板的畫作)

IMAGE

 (巴黎歌劇院:天花板相當高,若無放大檢視,很難看到細節)

除了事前的參觀和檢視,在踏進博物館之後,使用者也能用手機取代導覽機,直接在平台上查看展品背後的故事,並同步觀賞放在其他展館、相同創作者的作品。

許多人擔心,線上博物館是不是宣告實體展覽的滅絕?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 負責人 Amit Sood 接受《衛報》專訪時表示,三年前,博物館的確非常排斥數位科技的介入,擔心因此壓縮參觀展館的人流,會一味地表達恐懼和抵制。但近一年來,他們觀察到館方已經開始主動思考,如何運用科技技術推動展覽。「有館長和我說,數位化是明確的趨勢,他別無選擇地只能融入網路世界。」雖然,還是有很多智財權上的界定問題有待釐清,但至少博物館願意嘗試數位化,藉此找到和網路平台合作的方式。

另外,Google 在和館方簽訂展品數位化合作時,是採「精選」的概念,希望用一些好作品,吸引你願意前去博物館一探究竟。「你頻繁地在網路世界接觸藝術作品,會使你更希望親眼目睹真跡。聞聞畫作的氣息,感受它們在整座博物館裡的地位,這是數位化絕對無法取代的部分。」Amit Sood 推測,這或許就是去年博物館造訪量上升的原因。

對於藝術作品透過網路遍地開花,Amit Sood 還期待因此有藝術教育的功能,提升整體社會的美學素養,但他也坦承,Google 沒有為此做過多的努力,「這件事在未來有可能會改變,但至少目前為止,我們認為這是整個社會該自主修習的功課。」

目前看起來,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 為實體空間和虛擬世界的合作,做了一次很好的示範,也受到藝文界廣泛的好評,讓人們更相信,虛實兩者絕非彼此替代,而是相互支援,以帶給人們更好的生活體驗。

延伸閱讀:

【本週聚焦】數位時代的藝文經驗變革(一)將別人的作品截圖後販售,藝術家遭遇哪些爭議?

【本週聚焦】數位時代的藝文經驗變革(二)藝術作品展出,交由公民決定!

#科技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Layu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