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微創 ╳ BIOS|大師講堂電影職人篇──造型指導潘倫琳(下)
(接續上篇)
「以前我是演員或導演要什麼就給,盡量配合人家,但是碰到小棣老師和黃黎明老師之後,要一直去想,去設計新的東西說服他們。」和稻田工作室的第一次合作是《擁抱大白熊》,接著有《酷馬》,幾部片下來激發了她的想像力;張作驥則是另一位給予很大發揮空間的導演,在這樣合作方式下交出的成果,讓她能視之為自己的作品,並引以為傲。
造型工作的滿足感不僅來自自我實踐,更多的是來自演員的反饋,「當演員很滿意,甚至殺青時過來抱我、跟我說謝謝,或是說這個造型讓他更貼近角色,那是最有成就感的時候。」做造型最重要是幫演員加分,如果角色的服裝或整體造型適合他,表演就能更好、更進入狀態,她透露拍攝《白色巨塔》時留下的深刻印象:「戴立忍原本死都不噴定型液也不化妝,他覺得只要一化妝就像戴了面具,而且演醫生只要合身舒服就好,但我們設定是偶像劇,所以還是會偷偷幫他噴,後來他也可以接受了,因為做出來還是比較有架式。」她再舉和豬哥亮的合作經驗為例,老一輩藝人對服裝材質比較要求,也都習慣訂作才能完全合身。她在經驗中理解到,除了符合劇組設定的方向,更關鍵的工作在於讓演員適應這套服裝,必須以人為主,人穿衣服,不可本末倒置。
近來因工作之需經常出國採購,潘倫琳對各大城市好逛好買之地已如數家珍,「倫敦就是 SOHO 區;東京集中在新宿跟裏原宿;上海最時尚的是新天地,講求便宜就要去七浦路,那裡很像台灣的五分埔,港匯廣場也很好買;蘇州的印象城和北京的三里屯也是;東區後巷很多小店帶的東西很特別,可是最近自己太常跑韓國,清楚價位後就會傾向自己去買,首爾東大門、明洞那一區都很好逛,比較高檔的就要到新沙。」
最近由於接了西安的電視劇,需要很流行的時裝,中國又哈韓哈得嚴重,她便因此成了韓國通。就目前為止的合作經驗而言,他們相當尊重專業,幾乎是造型指導說了算,「很尊重我跟導演溝通出來的結果,東西定了就是定了,除非有超級大牌的演員會要求要穿什麼,如果連製作方和導演都控管不了,那就隨便他了,其他整部戲都會以造型師定的 tone 為主。反而是台灣會發生現場突然要更換的狀況,說真的那會打亂我們的作業,為什麼今天穿這套都是有前後連戲的安排,如果臨時換一件就會整個亂掉,大陸反而很尊重我們,不會去改。」
造型指導涵蓋的範圍包括髮型、化妝、服裝,而就在剛入行時,潘倫琳曾經一人包辦所有工作,現在回想起來直笑說自己太厲害,但幾檔戲後便發現除了吃不消,也還是需要組起專業團隊,team work 才是完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造型師生涯中,她曾為了加強髮型和彩妝至倫敦進修,「那時候我本來在想,要學這個會不會得去沙龍從頭做起?但當時學了幾個剪髮跟吹整的方式、髮流和髮質的研究,概念進步滿多的。」現在,隨著華語影視產業蓬勃發展而愈來愈忙碌的她,坦言只能利用出國時間吸收新知。這兩年接過中國較高製作預算的戲,讓她有資源出國採購,其實就算不出國,上海當地的資訊也都非常快速。她認為所謂最好的造型師,簡而言之是資源要非常豐富,想要什麼都能立刻到手,也許就和烹飪同理,有了好食材,廚藝才有發揮的餘地。
離開工作室前,潘倫琳為我們導覽了一遍這個空間裡存放的各式服裝,不同的戲與人物,還有與它們相關的一點故事,「可能因為我從事電影太久,做造型經常會設定角色個性,所以有時候會很習慣看到一個人就在想他適合什麼、缺乏什麼、加了什麼會更好。」工作室裡放眼望去,有多少套衣服,就有多少種面貌和心情,那麼多樣的人們,那麼多樣的人生,這些,正是電影能給我們最棒的贈予。
【in 微創 ╳ BIOS| 大師講堂電影職人篇】
近年介紹過不少新生代導演,顯現的是台灣電影青春朝氣的一面,然而新生的芽尖之下,都是仰賴無數從業人員築成枝幹,擔任強韌厚實的中堅,撐托起整座產業,該是時候令他們獲得多一些目光與關注。本系列專訪了十位術業有專攻的電影工作者,有的自片廠起步,有的是學院背景出身,資歷橫跨八〇年代至今,即使在攝製領域的職涯中他們慣於退居幕後,卻有許多經驗、故事值得以文字和影像記述,關於拍電影的種種,以及他們深愛電影的人生。
【孫志熙】
曾任《CUE電影生活誌》、《SCOPE電影視野》主編。現從事專欄與文案寫作、短片推廣、獨立製片、跨國當代藝術組織台北組頭、地下電台主持人等,擁有多重身分與很多款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