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紀錄片中至高無上的幸福(三):出版品.圖書館.山形影展的保存責任

追求紀錄片中至高無上的幸福(三):出版品.圖書館.山形影展的保存責任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0.11.2015

IMAGE

山形紀錄片圖書館(YAMAGATA Documentary Film Library)

除了影展現場的影片放映、專題討論以外,電影資料的出版與收藏亦是山形影展重要的任務之一。這重要任務可不是未來願景隨意說說而已,山形影展早在成立初始的階段,便設立了紀錄片圖書館(YAMAGATA Documentary Film Library),距離山形市中心約二十分鐘的車程,於 1993 年啟用,用以蒐集、保存山形影展歷年作品與各種影音、文字資料,並開放給所有民眾使用,每年只要繳交些許會費就可以參與圖書館舉辦的所有活動。除了資料檢閱以外,影像圖書館還設有電影院,每雙數週五的晚上固定舉辦紀錄片放映,不僅讓館藏的資源得以活用,也讓觀眾能夠有更多不同於院線電影與電視的選擇。成立至今已逾二十年,累積了上萬部的紀錄片與各類紀錄片相關的研究資料。對山形影展而言,影展的任務不僅僅是在活動期間放映電影、衝票房而已,除了那短短幾天以外,更重要的是平日持續的資料積累與研究,並且讓這些資料回歸大眾。紀錄片圖書館,絕對是山形影展帶給山形縣民的重要資產,對想要了解這二十多年紀錄片脈動的研究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寶庫。

出版品,也是山形影展的一大特色。不同於台灣目前許多影展的做法,山形影展並不大量印製免費供觀眾索取的節目手冊,它免費提供給觀眾索取的,是一大張雙面全彩印刷的節目時刻表與單元簡介,基本上是功能用取向,薄薄一張紙,摺疊起來放進包包隨身攜帶查閱時刻相當方便。若想要更進一步了解影片的資料,則可以上官網瀏覽或購買影展特刊(Official Catalog)。特刊是 A4 大小雙色印刷,有著當屆影展所有的節目介紹,以及相關的講座資訊,除此之外還有影片的版權資料。

一開始其實對於這樣的規劃相當不習慣,但實際使用過後,發現這才是最符合資訊分眾化、從使用者經驗出發的做法。對許多觀眾而言,也許影展期間只看幾部電影,山形影展一共放映一百多部片,若像台灣的影展這樣做成影展手冊,勢必是厚厚一本,既不方便隨手拿著閱覽,又不方便查閱,對只看幾部影片的觀眾而言是種資源的超載與浪費,帶回家後很可能就堆在一旁等待回收。但對於有興趣多加了解的觀眾來說,花點小錢購買特刊,其實更像是種承諾與認同,使用者付費。

IMAGE

放映廳外都會有販售山形影展各式出版物的攤位。

除了當屆的影片介紹以外,山形影展還會針對影展的不同主題單元,出版專書(Special Event Catalog),比如這次的「Latinoamérica—The Time and the People: Memories, Passion, Work and Life」單元,就出版了一本集結拉美社會運動電影討論專文的書。而這些專書也是單本單本在影展現場販售,讓想要深入了解某個主題的觀眾選購。這種資訊的分層與分眾化,長遠來看,讓山形影展的資料積累是可以跳脫以舉辦年份為單位的。以台灣的影展為例,影展的相關出版品與手冊多是以屆為單位,屬於綜合型、報告型的,雖然可以清楚地看到時間的軌跡,但是若要針對某一主題卻可能略嫌不足與分散(不過,台北電影節今年做了不錯的嘗試,將今年的焦點城市單元出版為《葡萄牙電影》一書)。

以我在山形影展購買的出版物為例,從 1993 年到 1997 年連著三屆都策劃了「日本紀錄片十年」的單元,從六零年代開始談到八零年代以後的日本紀錄片,而這些散落在不同屆數的單元,因著影展出版了專書,使得這些具有歷史脈絡連貫性的單元得以跨越屆數,並置在一起討論。這樣的出版規劃,不僅有助於影展自身的資料庫累積——畢竟規劃一次影展主題,其實就等同做了一次專題研究,那樣也便利後進研究者檢索資料。這讓我想到山形紀錄片圖書館的設置,也正是建立在「資料研究、累積、保存是影展的重要任務」這樣的價值觀之上執行,而非只是將眼界放在當屆的影展,電影放映完畢,活動結束之後就沒有後續的資料需要整理彙編(不是只有結案報告、成果報告就好)。其實這牽涉到人們是如何看待「影展」這件事,以及影展所肩負的任務與責任。

IMAGE

影展現場免費索取的《Daily Bulletin》

如同許多影展一樣,山形影展在影展期間也會發行免費的「影展報」——《Daily Bulletin》,這是一份只有 A3 對折大小,黑白印刷,簡單排版的小報,上頭刊登影展重要活動的新聞稿、當屆導演專訪,以及活動資訊推薦,多數的文章是英、日文對照。令人驚訝的是,這影展報全部是由志工合力完成,包括採訪、撰稿、翻譯、排版、送印,然後交到觀眾手上,一天一刊的出刊速度,內容上並不打折扣,據曾旁聽影人專訪的友人提到,負責訪談的編輯問問題非常專業,事前都會做足功課將導演的作品看得透徹,問的問題也都直指議題核心。由此可見,《Daily Bulletin》的訴求不在於華麗視覺性的排版,對山形影展而言這是一份必須即時送到觀眾手上的扎實小報,內容品質與雙語的要求勝過其他。而顧念篇幅有限,《Daily Bulletin》上的影人專訪通常是摘錄,詳細的內容則都可在影展官網上免費讀到。

談到山形影展的出版物,就不得不談及《Documentary Box》,這是一份不定時出版的刊物。從 1992 年至 2007 年共出版了 28 期,收錄有關紀錄片討論、紀錄片工作者專訪、產業發展趨勢等專題文章。但可惜,這份刊物於 2007 年十月發行完第二十八期後就此停刊,其原因不明,但若檢視山形市政府提供給山形影展的經費從 1997 年的一百二十萬美金,到 2005 年只剩下七十六萬美金來看,《Documentary Box》的停止發行,很可能是經費被刪減的犧牲品。

圖片:由山形影展志工手工繪製的市區主題地圖。一共有六款,包括「七日町篇」、「和菓子日本庭園散步篇」、「山形爬山篇」、「溫泉篇」、「土產篇」和「餐廳美食地圖」

經費來源,是所有影展至關緊要的問題,畢竟沒有錢,什麼事情都難以推動。2007 年,山形影展發生了關鍵性變革,來自山形市政府的經費大幅縮水。在此之前,山形影展幾乎是由政府出資,少部分是企業機構贊助,票房收入和出版品販售僅能涵蓋支出的 7%。來自市政府的補助從九零年代便逐漸下降,影展意識到,若要能夠永續而自主運作,勢必得改變過度仰賴政府補助的情況,山形影展必須來個體質大改造。於是,2007 年山形影展正式轉為非營利組織(NPO)。時任山形影展主席的宮澤啓(Miyazawa Hiraku)便在〈Why Did YIDFF Become an NPO? 〉一文中提到,「轉換成 NPO 之後,有助於山形影展在其對社會的貢獻與責任上,更能維持其主體性。從實際層面來看,NPO 不需要具備固定資本,且山形市政府也承諾在影展轉型的階段提供財務上的支持。」

自此之後,山形影展便轉型為 NPO 運作。然而,來自官方的經費依然未在山形影展中缺席,只是轉由例如國際交流基金會或是歌德學院這樣的非政府組織提供。山形市政府的角色轉為影展的協同主辦,影展不再是附屬於山形市政府底下的文化活動,影展因而有較高的自主權,朝自己的目標邁進。

 

延伸閱讀:

#山形 #紀錄片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Bricoleur
攝影Bricoleur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