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怪物與服從的人——評阿比查邦《華麗之墓》
泰國語彙中構成星期的每一日都代表著一個顏色,時間與色彩彼此交融,誇張點說時間就是視覺中心的異構體,就如同《華麗之墓》片中催眠燈管可以帶著夢中的戰士們安穩地走進另一道時間尺度一樣。《華麗之墓》整部片的拍攝都在阿比查邦導演(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故鄉孔敬(ขอนแก่น)進行。關於孔敬這座城市,在歷史上就有著多重的意義,它曾是瀾滄王國的屬地,而在十九世紀末它因為泰國的入侵才從而併入了泰國領地。在越戰時期因為美軍對當時第三世界共產勢力的戰事,孔敬在 1961 年到 1975 年間又是 B52 轟炸機常經過的農業地域,作為泰國與北方國家的戰爭緩衝地。而在近幾年的顏色革命,孔敬因為貧富差距以及近年來高度開發造成的農業產業衝擊,也是紅衫軍反皇派勢力的來源。這錯綜複雜的歷史動力,透過電影畫面從推土機開挖醫院地處的校園用地,開始了這座泰國第二大城,孔敬的故事。
《華麗之墓》這個故事,講述了仍帶有寮國習俗的孔敬母系社會對於戰爭種種的狂想與幻境。故事起於主角,家庭主婦阿珍,在醫院當義工照顧罹患嗜睡症的士兵。藉由孔敬本身的歷史氛圍,高速社會發展造成社會福利漏洞的現象,在電影鏡頭中這些現實被轉換成為了那些士兵們深睡病床的場景。除了兩個移動鏡頭,在這部片中其餘的畫面都以固定鏡頭呈現著夢境一般的畫面。在過去的訪談中,阿比查邦曾特別提到催眠燈管色彩變動的靈感來自於 MIT 以光啟動細胞記憶的概念,雖然與神經科學上以光線啟動特定迴路的概念有所偏差,但這個概念除了在病院中使用,在大賣場中變動的色光也在記憶政治層次上隱約成為對於日常政治的提醒。
這部片中的醫院場景由舊校舍所改建,是雙重社會建制的隱喻。電影敘事中,這座校舍位處於古代皇宮的腹地裡頭,但又諷刺地是個偏僻地區的簡易診所,無法處理成人的病,罹患寄生蟲症狀的病患始終得轉去大醫院,甚至連員工上廁所都得跑到野地方便。在電影中有一幕如上課場景般安慰家屬,「講著我們的問題就是想太多」,推廣冥想、鍛鍊精神的課程,消極而苟且的生活態度在片中是種生存之道,就如同移動鏡頭之一的場景,將阿珍帶回到了如廢墟的學校,踏過了上面寫著「紀律良好之人為人類最優秀者」的紙條。在這一幕裡頭用著手機跟第二任老公講著「我是這裡唯一醒著的人」,阿珍想起了童年作業裡湖中的水怪,這水怪已在電影開頭現了身,在水面之間,象徵著自由卻不容易被察覺牠的存在,而湖岸上的人們卻困守在岸上,得生硬地演練像是仔細排演的行動藝術,交錯易位受到各種權力機制的滲透。
《華麗之墓》另一個移動鏡頭則是在看完電影後,阿珍搭乘電扶梯回到醫院的場景。這個畫面是阿珍電影散場後,阿義再次暈倒被攙扶回醫院的畫面,隨後阿珍慢慢隨電扶梯下行帶動了鏡頭移動。在電影院場景中蒙太奇手法的畫面,演示著女性妖魔化的除妖故事。這一景是柏拉圖的洞穴寓言,彷彿再次提醒觀眾我們只能生活在洞穴之中,經驗知識的蒙蔽、感官能力的有限,讓人不能察覺到國族文化工業的控制,這裡再次諷刺了泰國的政局。影像的威力壓倒現實如何反撲、反抗,是這部片夢與醒的永恆對抗。
這部片也幾近性啟蒙一般地,訴說著母性力量的傳遞,包括寮國公主的顯靈、靈媒阿金充滿觸覺特性的默劇手法展示阿義筆記中的古代陵墓,透過默演,觀眾隨著阿金的身體走進古代陵墓。這個完全違背視覺邏輯,由觸覺帶動的世界揭露古代不可見而詭異的暴力結構。在影片中,男性所扮演的角色,如士兵、阿珍第二任美國丈夫、受照顧的阿義,多是社會中關於戰爭、爭奪的角色。女性的角色如寮國公主、阿珍,在片中扮演著母系社會彈性支援的角色,但也在化妝品公開展售會上的一席話中透露,女性角色在伊森地區(泰國東北)的歧視與尷尬,終究不一定是化妝品塗抹外表就可以藏得住伊森泰國化的過去。
唯一的原鄉在這部片中全然是夢幻。在服從的人類世界之外,真正能感受到稻田、水車那充沛生命的能量,真正的自由,是在電影前三十分鐘第一次出現在湖中怪異形體的水怪,或是最後一個從水面往天空望去、如畫面中浮現巨大草履蟲般的形象,一種野性、不受文明爭奪控制的自由。
《華麗之墓》最後朗讀的一首詩,再次提及了充滿觸覺形象的手心:
這裡有一面巨大的磚牆
如同
綻放的花蕾一般
它一路延伸至蒼穹
為了吞噬掉太陽
很高,很高
陰森而又恐怖
它使自己
看起來純潔而又完美
它裝出
一副溫順的模樣 就像孩童稚嫩的手心
在消失之前
牆體膨脹
變形
就好像它知道 當它墜落時
它會奉上一幅令世人驚奇的景象。
生命的交流在於真正的接觸而非看不看見之間,就像阿金倒了飲料在阿珍傷殘的身體,深刻親吻後才產生了跨主體的瞭解。這部片中不存在著共享(communion)的絕對共同體,死亡、犧牲皆如嗜睡的士兵只是一種消極服從的病症。真正的解藥不在於詮釋,而是在這部片中,由女人們演出的彼此了解與解謬,如儂曦(Jean-Luc Nancy)想說的,共同生活在一種將臨的共通體,不是絕對宿命的共同體。透過阿珍身體傷口產生的時空,對比泰國極權政體的障眼法,就像這首詩,手可以造牆產生讓世界成為洞穴寓言,但太陽的溫熱是否只能如此認識?又或許我們的手所激起的性慾、感知早就告訴我們世界的面貌呢?
附帶一提,《華麗之墓》中充滿了恐龍的塑像,是孔敬做為泰國自然史挖出恐龍化石的著名地區。這幾年孔敬的發展,逐步讓郊區仕紳化,大量中產階級遷往郊區,城中也開始產生變化,縈繞電影場景的自然史是否也是社會制度的一種障眼法呢?但阿義想要開間做台式月餅小店的願望,卻又如此真實。挖土機、跨國婚姻的巨大廣告、溝渠旁的流浪漢,電影虛構場景挪動的素材,唯有瞪大再瞪大眼睛凝視,回想著電影一開始 2015 年軍隊駐紮進入紅衫軍大本營的孔敬,泰國前首相英叻(Yingluck Chinnawat)及其兄長塔辛的政治據點背後的草根民眾為了和諧,抗議行動被平息,電影敘事之外的世界正求憤怒的回顏,走出獨裁的政治困境。
【專欄簡介】
藝術作品不會主動地揭開它的深刻,本專欄將提供台灣當代戲劇、視覺藝術展演的介紹與論述。由「關係藝術」的理論,這勢必帶著藝術作品與文學之間的認知差距,但也希望藉由這些差距,討論作品的文化脈絡及其美學觀點,提供讀者進一步的討論空間。
【印卡】
七年級詩人,《秘密讀者》編委,詩歌作品散見於《自由時報》、《字花》、《衛生紙》、《創世紀》等刊物,曾被收錄於合集《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著有詩集《Rorschach Inkb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