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智、荒誕與複雜的人性:金馬影展精選六部莎士比亞電影
金馬影展即將邁入第五十三屆,逢莎士比亞逝世 400 週年,將播映精彩的莎士比亞片單。從電影出現至今,已有無數創作者曾將莎劇搬上大螢幕,不管是忠於原劇本的演繹還是大膽的改編作品,莎劇可說是每個導演不可抗拒的誘惑,而經典角色諸如哈姆雷特、理查三世更是演員渴望的挑戰。本屆影展從眾多莎劇改編電影中挑選六部,分別改編自不同原著劇本、出自不同年代,各有其經典與創新之處,以下就來介紹片單。
《王子復仇記》(Hamlet, 1948)
身為英國早期最重要的電影工作者之一,勞倫斯・奧立佛(Laurence Olivier)改編、演出多齣莎劇,包括 1944 年首次嘗試的《亨利五世》與 1983 年創作生涯後期的《李爾王》,本次影展將播映的是 1948 年的《王子復仇記》(Hamlet, 1948)集合編導演一身的奧立佛除了參與劇本改編、導演以外,也擔綱男主角。
開頭宛如浮在空中的獨白這樣說:「這是個悲劇,關於一個無法下決定的人。」(This is a tragedy about a man that could not make up his mind.)這句開場白說明了奧立佛眼中的年輕丹麥王子──一個無法在復仇與原諒之間做選擇,最後不幸將屬於自己的悲劇帶給身邊的人。
儘管刪減了許多台詞,但片中運用影像呈現不同於舞台劇的畫面,成功使觀眾深入角色的內心。例如父親的亡魂在霧中現身之際,鏡頭轉回哈姆雷特,他似乎正陷入一陣暈眩,而焦點不斷轉換的鏡頭讓觀眾直接感受到這股暈眩,接著身著戰甲的父親出現,我們如同這位主角一般震驚,而奧立佛也運用大量特寫鏡頭呈現人物在獨處時細微的心思變化,雖然這部電影不是影史上第一次改編《哈姆雷特》,卻因拍攝技巧的突出使之成為經典。
《殉情記》(Romeo and Juliet, 1968)
莎士比亞的悲劇作品中,最常被改編成電影的還有《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在眾多版本中,觀眾最熟悉的大概是 1996 年巴茲魯曼導演、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與克萊兒丹妮絲演出的時裝版,充滿當代大眾文化符碼,深獲年輕觀眾喜愛。不過,本屆金馬影展的觀眾將看見的是柴菲萊利(Franco Zeffirelli)在 1968 年的版本《殉情記》(Romeo and Juliet, 1968)。
《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時空背景設在 14 世紀的義大利城市維洛納,不顧雙方家族仇恨陷入苦戀的男女主角在劇本中的年紀只有大約 13 歲,差不多是當時人們的適婚年齡。現代電影改編傾向以表演呈現兩人熱戀中的瘋狂與純真,但以符合現代社會戀愛年齡的演員飾演主角,原因也包括擔心年輕演員無法掌握角色複雜的情緒轉折。不過柴菲萊利大膽選擇了當時僅 15 歲、16 歲的男女主角,意圖真實重現莎士比亞筆下的愛情故事。
喜愛《殉情記》的觀眾大概不會忘記兩位年輕主角與神父的一場戲。神父答應兩人證婚,並要求他們在此之前不與對方見面,導演安排了靈活的走位讓奶媽與神父盡力阻隔急欲親吻對方的主角們,製造舞台劇效果的幽默氛圍,同時展現了青春之愛的熱情,而年輕演員自然流露的莽撞與天真使之更有說服力。除了選角以外,服裝、場景、打鬥場面和舞會都費盡心思。當年上映時被歐美各大媒體譽為《羅密歐與茱麗葉》最成功的改編,也創下影史上莎劇電影最成功的票房成績。
《都是男人惹的禍》(Much Ado About Nothing,1993)
除了悲劇作品,莎士比亞的喜劇也充滿智慧的靈光,他擅長使用機智的對話使讀者與角色一同掉入陷阱;或以複雜的劇情讓角色在一陣混亂中白忙一場,不管過程如何荒誕離奇,最終都在皆大歡喜中發現自身的錯誤與人性的美好。
出生於愛爾蘭的演員、導演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Branagh)在現身大螢幕之前,經歷了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的專業舞台劇訓練,甚至創辦自己的劇團,進入電影工作後也將多齣莎劇搬上大螢幕。其中最受觀眾喜愛的作品就是 1993 年的《都是男人惹的禍》(或《無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1993)。
在莎士比亞的時代,Nothing 一字的發音與 Noting 類似,而後者有謠言、以訛傳訛之意,這齣喜劇中讓高傲的戀人表白的是謠言;讓相愛的戀人產生誤會的也是謠言,雖是歡喜收場,卻帶有警世意味。由布萊納自己出演男主角,當時他與飾演女主角的艾瑪・湯普森(Emma Thompson)還是夫妻,兩人之間真切的情感流動為此劇增色不少。
兩人在劇中伶牙俐齒地攻擊對方的人格,不斷否定婚姻的價值,卻在王子佩德羅的計謀下承認對彼此的感情。這場愛情的「戰爭」還包括信任的考驗,凱特貝琴薩的螢幕處女作就獻給了這部片,飾演莊園主人唯一的女兒,並與其中一位由王子所帶領的海軍士兵陷入熱戀。但因為王子同父異母的弟弟刻意攪局,使得兩人互相誤會,最終謠言止於智者,眾人舉辦瘋狂的舞會慶祝兩對新人的婚禮。
布萊納的改編在各個層面上都十分忠於原著,雖然由丹佐華盛頓飾演 18 世紀的義大利王子這樣的選角曾經引起爭議,但其精湛的演出化解了大部份觀眾的質疑,整體而言算是十分成功的作品。
《理查三世》(Richard III, 1995)
上述莎劇改編都是將原劇中的時空背景完整搬上螢幕,頂多依拍攝需要做台詞、角色的增刪,不過李察・朗肯(Richard Loncraine)1995 年改編《理查三世》的作品則十分大膽,將故事背景從 14 世紀的英格蘭拉到法西斯主義橫行的當代英國,且幾乎原汁原味的呈現台詞與角色,卻無違和之感。
找來實力派演員伊恩・麥克連演出性格黑暗的理查三世,由安妮特・班寧飾演與之角力的伊麗莎白皇后,其他精彩卡司如克莉絲汀・史考特・湯瑪斯、小勞勃道尼和飾演哈利波特系列中麥教授的瑪姬・史密斯。
導演讓理查三世穿上一身軍服,成為握有實質國家權力的軍人,台詞中所描述的「缺陷」由駝背與左手殘疾來表現,鏡頭幾乎總是跟著理查三世移動,觀眾就像躲在他的身後,看他如何一步步奪得王位又失勢,有時他的目光似乎被鏡頭後的什麼吸引,接著找到焦點並竊竊私語的說出台詞,那訴說的對象就是觀眾,直到最後一幕的死亡場景,他將手伸向敵人,說:「讓我們一起進入混沌,如果不是天堂,就地獄吧!」(let us to't pell-mell, If not to heaven, then hand in hand to hell.)帶著幾乎像是計謀得逞的笑容,依然透過鏡頭看著觀眾,理查三世結束了他的一生。
導演透過這些設計,成功地讓理查三世成為觀眾最親密的朋友,憎惡他的同時卻無法不憐憫他。也透過重新詮釋的劇本揭示國家暴力的恐怖,與極權主義如何由少數人操作,最終導致大規模的悲劇,20 年後的今天還是十分發人深省。
《夜半鐘聲》(Chimes at Midnight, 1965)
影史經典《大國民》的導演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對莎士比亞的劇作也十分喜愛,尤其鍾愛一位出現在許多劇本中的喜劇角色:法斯塔夫爵士(Sir John Falstaff)。法斯塔夫爵士首次出現是在劇本《亨利四世》上半部中,劇中將他的形象塑造為肥胖臃腫、嗜飲酒、行為不端的人物,並時常出現在霍爾王子(Prince Hal)、也就是將來的亨利五世身邊,意圖使之誤入歧途。在《溫莎的風流夫人》(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中,他則是計畫同時追求兩位婦人卻反被設計的丑角。
有人說威爾斯之所以會對法斯塔夫這麼有興趣,是因為他聯想到自己嗜賭的父親,也有人認為倒比較像威爾斯自己的形象。在 1965 年,威爾斯創作、拍攝、演出了以法斯塔夫為中心的電影《夜半鐘聲》(Chimes at Midnight),將不同劇本中的法斯塔夫串在一起,主要從《亨利四世》上下部汲取台詞,勾勒其與霍爾王子的友情。
威爾斯說這部電影的主題是關於友情的背叛,片中已經長大成人的霍爾王子還是天天與法斯塔夫在他著名的「野豬頭小旅館」( Boar's Head Inn)飲酒作樂,父王亨利四世對其十分失望,否定年輕王子選擇朋友的眼光,表達唯有遠離法斯塔夫,霍爾王子才可能步上正途。觀眾將見到王子如何被迫在自己的身份與友情之間做選擇,最後王子選擇了國家,揮別與法斯塔夫的舊日生活,在父親臨終前獲得信任,登基成為亨利五世。法斯塔夫則失落地回到住處,最後安詳辭世。
不過法斯塔夫在莎士比亞的筆下從來都不是一位惡人,他遵循著自己的本性過活,無視世間的繁文縟節,劇本中將他的死亡描述為「蘇格拉底式的」,劇作家似乎試圖說明,此位瘋狂人物不過是一個「說實話」的人。而由威爾斯本人飾演的法斯塔夫在片中變得立體起來,悲劇與喜劇的元素在他身上同時獲得精彩的展現。
《天使的對話》(The Angelic Conversation, 1985)
本次片單中還有一部與其他片子性質不同的作品,即導演德瑞克・賈曼( Derek Jarman )在 1985 年的作品《天使的對話》(The Angelic Conversation)。實驗性質極強,本片沒有流暢的劇情與影像,有時甚至只有照片,而不熟悉莎士比亞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此片與他的關聯。找來重量級演員茱蒂・丹契,以深具感染力的聲線緩緩讀出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搭配以男同志之間的情感為主調的影像設計,賈曼所呈現的是滔滔絮語的愛意與來自外界的傷害。
「做為你的奴隸,除了不斷等待你的慾望再次來到,我還能怎麼辦呢?」(Being your slave, what should I do but tend upon the hours and times of your desire?),配合著茱蒂丹契的聲線與在空間中迴響的音樂,我們看見美好的軀體、愛人的纏綿,這一切彷彿一個美好的春夢,不過在鼓聲空響中,我們也看見翻覆的汽車正冒著火星與濃煙。賈曼說:「我所創造的是如夢的世界,但要進入這世界,就得在殘酷的真實世界中付出代價。」美好與殘酷在十四行詩的吟誦與閃現的影像中交織在一起,而這就是賈曼所謂「天使的對話」。
以上就是本屆金馬影展將播映的莎士比亞片單,不管對莎劇是否喜愛,改編電影本身可說是十分精彩。而對熟悉莎劇的人來說,風格、主題迥異的六部作品更能開啟文本外的對話,台詞與電影選擇之議題的互文與潛台詞永遠解讀不完,經得起一看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