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科的生存之道(一):
朱家安的哲普之路
台灣社會,或多或少的輕人文、重理工。當朋友說起自己唸的是哲學,你心裡大概只會覺得勇氣可嘉,卻難以想像他的未來規劃;如果和長輩說自己想要深耕文學、鑽研寫作,就得一併收下各種吃不飽、穿不暖的擔憂。
難道,人文學科的知識基礎真的難以轉化為生活所需、工作所用?
從這三個人的生活經驗來看,你會知道:不盡然。朱家安讀的是哲學,還一路唸了碩士和博士班,他創辦了「哲學哲學雞蛋糕」部落格,致力於哲學普及化,並以此維生;朱宥勳在寫小說之外,嘗試了各種維持作家生計的方法,讓自己平均月薪高過 22K;宋世祥在美國取得人類學博士學位後,回台灣擔綱教授,卻試著引導人類學走出學院之外,和社會接上軌道,持續摸索新的盈利模式。他們都用自己的生命經驗,試圖為人文學科找出生存之道。
「2007 年開始寫哲學哲學雞蛋糕部落格,只是想讓別人知道哲學系在幹嘛。」朱家安回想當初進入大學的自己,「如果有親戚問我大學讀什麼,有個部落格,就可以叫他們自己去看。」但親戚的詢問是少數,真正從這個研討哲學的部落格受惠的其實是高中生。朱家安說,高中生在入學前少有機會了解哲學系的內涵,以及各哲學系的不同。「哲學系有責任藉由提供資訊來降低高中生選填志願時冒的風險。而且哲學系不是熱門科系,還不主動提供高中生相關資訊,怎麼撐得下去?」於是,他持續在部落格撰寫讀到和聽到的哲學思辨課題,至今累積超過 1000 篇文章。
隨著閱讀和社會經歷更豐富,朱家安慢慢意識到,「哲學理解事情和表達的方法,有助於討論抽象的道德議題,可以幫助提升公共討論的品質。」換句話說,哲學可以是民主意識的推手,當所有公民都具備良好的討論能力,就能增加公共溝通效率。「當決策做得好,政府就可以花更少的時間做更多對的事。」這個目標,成為朱家安致力於哲學普及化的最大動力。
轉化哲學的學科形象
剖析過去哲學不受歡迎的因素,不脫「過於抽象」、「不夠實用」,「我希望可以把哲學的形象變得有趣、酷、值得追求。」他坦言,哲學是一門沒有興趣就很難學好的學科,與其填塞一堆知識理論,不如先從各種角度來勾起大眾對於哲學的興趣,吸引大家自己來學。
首先,朱家安會盡可能把部落格和專欄文章寫到大多數人都看得懂,並適當埋入時事和有趣的哏,讓哲學能「跟上時代」。他不執著於爭辯哲學家理論和立場的對錯,而是藉由介紹這些理論知識,讓讀者體會哲學家思考的樂趣。「哲學家之間很少有共識,但你在討論這些立場合不合理的過程,會用到許多思考工具,這些工具之後就能用在哲學以外的事情。」
10 月,他在 Readmoo 專欄發表〈人類滅亡比李天柱的歧視言論嚴重嗎?〉,搭上李天柱在金鐘獎受訪提及的同志相關言論,在文章裡論證其對同志的看法是否具備邏輯合理性,也就是仔細拆解每句話成立的前提,從中思考這些論點有沒有漏洞。釐清一件事情的定義和成立條件,是部分哲學家時常在做的事,但他沒有「掉書袋」,而是實際操作給大眾看。當讀者逐漸體會到把事情講清楚是什麼感覺,之後與他人溝通時,就會比較有警覺,回頭思考這句話資訊夠充分嗎?是不是雙方理解有誤會?還需要哪些例子來補充說明?增進雙方溝通的品質。「把定義找清楚的過程,是哲學帶給人們最珍貴的禮物。」
而在專用插畫發聲的媒體 illuTimes,朱家安則和插畫家 Summerise 合作介紹哲學家。專欄第一篇介紹蘇格拉底,其中一段文字是這樣的:「蘇格拉底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啊?即便在現代哲學學者的心裡,也不時出現這樣的問題。然而,大家普遍可以接受的蘇格拉底形象,大致上是這樣: 長得醜。愛發問。」幽默輕鬆的開場,帶出蘇格拉底發問的習慣是哲學主要的思考方式之一,並透過蘇格拉底和雅典將軍討論何謂勇敢的故事,帶領讀者體會「提問」和「思考」的方式。瞬間,哲學變得更貼近我們的生活。
除了寫文章,朱家安還會主辦一個月一次的雞蛋糕哲學講座,主要是介紹自己讀到的書和有趣的議題,依然維持「哲學很酷」的定位,並獲得一點微薄的門票收入。「一開始,和道德哲學有關的主題比較容易推廣,但知識論、形上學的主題就很困難。現在卻會有許多人來報名這些過去冷門的講座!大家慢慢明白,那些令人感興趣的思考方式就是哲學。」市場的改變,讓他相信這幾年哲學的確有較為普及,就連每年寒暑假舉辦的簡單哲學營都能在課程公佈前就報名額滿。這個專門辦給成年人的營隊,主打不玩大地遊戲,而是規劃大量的討論時間,滿足外界討論哲學議題的渴望。
借用社群力量,擴大哲普論述的產量
朱家安以推廣哲學維生,不免俗會提到個人生存的議題。他攤開自己的收入來源,最大宗是受邀演講的費用以及稿費。但他也坦言,若要複製這樣的工作,必須要有具備穩定商業模式的組織作為後盾。若純粹討論「哲普工作者本身需要怎樣的能力」,他認為,想靠推廣哲學過活,產出必須大到足以養活自己,要能夠一面維持生活品質和內容品質,一面增加產出,是哲學普及工作者最大的挑戰。
「哲學普及的文章不好寫,可能要讀過非常多論文再下筆,以避免出錯。」他在時間有限的時候,會調配手上各類稿件的「哲學密度」,有些文章要介紹較難的哲學理論,哲學密度必須高,相對地,其他順應時事的評論,內容邏輯必須明白清楚,但哲學密度就不需要這麼高,可以及早完工。
個人產出有限,朱家安近兩年已經從「我」進化到「我們」,打起團隊戰。為了讓更多人有產出哲學普及文章的能力,他和清大哲學碩士洪偉在沃草的支持下成立「烙哲學」社群,凝聚一群哲學研究生擔任寫手,每個人把文章初稿放在社群中供其他成員檢視,協助找出錯誤和加強論證,再由沃草提供編輯諮詢和美編,最後刊載於 udn 鳴人堂的「沃草烙哲學」專欄。「沃草提供編輯資源,社群幫助寫手優化論述,鳴人堂提供後期編輯、發表平台和稿費。」這個模式經營了兩年,每個月產出 4 篇文章,已經算是有效產出的作法。朱家安相信,社群協作有助於增加哲學系學生的寫作自覺,寫出人人都看得懂的哲學論述。
下一步,朱家安打算開發對公共討論更有直接幫助的產品:訓練群眾批判思考的方法。「市面上常見的批判思考教科書的效果,通常會介紹各種思考謬誤,期待你明白謬誤後就比較不會犯錯。但通常你讀完之後,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知道該怎麼應用。」他說,批判思考或許就是需要下功夫練習,不斷地閱讀論述、精煉摘要、反覆循環之後,才容易找出現實生活的思考盲點,無論如何,他相信哲學思考可以教、可以學,但做法就有待持續摸索,他希望開發一套具體的操作和練習方法,直接將哲學思考實務化,滿足最初提升公共討論品質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