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美國,火車裡 62 場出神的表演——談《站站絕美》
美國有三次鐵路修建的時期,1850-1858年間、1866-1873 年間以及 1885 到 1892 年間,這三次的修建使得鐵路逐步涵蓋了美國全國。鐵路的出現使得美國農業人口移動隨著鐵路的路線擴散,也重塑了美國各地區的交通聯絡方式。當時鐵路作為新興的交通工具曾經也是許多文學作品中的風景,例如馬克吐溫的第一部小說《鍍金時代》就是此刻成書的。鐵路作為現代主義現代感的來源之一,曾經在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初產生了藝術作品對於速度感的重新理解,同時也成為當時重要的現代化景觀之一。
不過在近一百五十年過後,藝術家 Doug Aitken 拍攝的《站站絕美》無疑是一部透過藝術視線回顧鐵路空間與鐵路史的展覽紀錄片。從東岸到西岸的旅行過程,24 天內,火車被當作了移動的彈性畫廊,在美國 4000 英哩的路途中,上演了 62 組音樂樂團與藝術家的表演。相較於如今國內飛機的快速,這 24 天的慢,反而有著對時代的擬諧或是懷舊吧。
《站站絕美》(station to station)典出大衛鮑伊的歌曲。曾經在歌詞中大衛鮑伊詠唱著「我們,在此,一個奇妙的時刻,這就是這些東西」,而這首歌中的火車站站接駁的意象,在這一部片中更歡樂了一些。這個紀錄片背後的整個活動企劃藝術家是 Doug Aitken 從 2013 年 9 月開始執行的行動計畫。九個老式火車車廂,帶著一群藝術家、樂團表演與演出著各種節目,以鐵路方式橫越整個美國。三星期的過程中,62 組接力表演像是過去美國的馬戲團文化、經過紐約到舊金山的十個車站在各地演出,重現了舊式火車交通與當時藝術文化間思辨的關係。
不過這一部紀錄片更像是 62 組演出的集錦,每個表演皆剪輯一分鐘,展現每個表演者在人、事、時、地間的邂逅。這種非常線性的剪裁策略中,使得這部片像是影像式的展覽手冊回顧。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旅程,觀眾可以看到每個火車站發生了一系列事件也可以看到每一組表演的特色如何鑲嵌在美國的風土之中。這些事件使得群眾參與藝術家所細心打造、難以預知的種種時刻、陌生化了原本的交通樞紐地點,不僅僅車廂是藝術展演的空間、鐵軌、車站及其周圍都被不同的藝術家納進了他們作品的生成之中。
《站站絕美》中邀請了不少著名的音樂家,其中包括 Patti Smith,Beck 或 Ariel Pink,從他們的部分影片中,不乏可以發現鐵路的時空感如何與許多音樂人接受靈感的想像契合。如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即使鐵路不再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但鐵路的速度感與時空轉換依舊是機械媒介造成邊界打破的重要形象,有如出神狀態。《站站絕美》中傑克森・布朗談到了他年幼時在聖塔菲鐵路的記憶,談起當時美國正是西進的年代,那時想要改變人生的人彷彿只要跳上火車就可以獲得新生。這段訪談將美國西進的精神中自我改造與音樂、鐵路的隱密連結留下了最好的註解。
從影像風格來談《站站絕美》,就得從 Doug Aitken 從九〇年代利用多螢幕創作的生涯談起。1997 年他的《鑽石海》(Diamond Sea)利用投影機、跟懸吊的螢幕打造了空間中不時黯淡又明亮,引人注意的視覺刺激。他將南非地圖對納米比亞空白點的好奇,轉譯成為了對鑽石工業的批判。影像中他把當時的帶刺鐵網、傳輸帶的自動採礦場拍攝下來,同時將影像焦點連綿至神秘禁區中黑色野馬的生命史。在這部片中,每一個活動固定的時間剪輯是他長期的藝術行動,今年來更有所謂半分鐘的一百件事的錄像作品產生。同時棋盤式螢幕的電影語言在這部片中都可以看到 Doug Aitken 長期以來對於多重螢幕、影像光影與場所效果的美學考量。
《站站絕美》帶著觀眾從紐約一路享受美國當代音樂與藝術的偶發事件。美國的當代曠野與都會重新被藝術家的行動、歌聲、作品等藝術重新層層疊加覆蓋。當代人類移動的本質,以及不可預測的偶發事件的關係躲藏在這一部片背後,在電影院中所有的觀眾也將走進另一節錄像的車廂,影像不會等你而你終將被影像的速度所浸淫,成為影像鐵路旅客的其中一員。
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七月主題─城市浪遊指南
《站站絕美》放映場次:7/1(六)16:20│7/8(六)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