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遺落影像,操演電影的魂魄再生:《電影:轉世化身》

拾起遺落影像,操演電影的魂魄再生:《電影:轉世化身》

作者謝以萱
日期17.11.2017

動態影像獨立策展團隊「另一種影像記事」持續嘗試透過放映活動與展覽,討論美術館與電影院之間的影像閱讀經驗。今年 7 月先是在「白方塊」(White Cube,意指美術館空間)台南蕭壠文化園區舉辦「每部影片都是一道謎語:黑盒子與白方塊的動態影像」展覽;作為延續與再度探索,11 月底時流轉至「黑盒子」(Black Box,意指電影院空間),在光點台北推出「每部影片都是一道謎語:暗箱裡的鬼魂 」影展,引領觀眾進入電影院空間,策劃一系列扣緊電影或動態影像精神本質的放映。

本文將聚焦在此次挑選的《電影:轉世化身》短片選輯共八部作品——這些電影魂魄的承繼者,正透過不同的物質介質,以一脈相承的精神與影像幻術,操演著電影的前世今生。

《台灣錄影帶俱樂部》(Taiwan Video Club)劇照

《台灣錄影帶俱樂部》(Taiwan Video Club),可視為「每部影片都是一道謎語」展覽中對於台灣 MTV 盜版錄影帶時代的持續探索。此為定居紐約的電影作者林嘉莉(Lana LIN)於 1999 年完成的作品,鏡頭貼近當年影迷們是如何以各種形式——側錄的錄影帶、文字筆記、反覆觀看多次進而成為自己的記憶,保存那些迷人的影像。而在林嘉莉的作品中,這些物質性的,關乎影像的記憶載體穿插著口述回憶,再一次地經過動態影像的承接與轉載,形塑出另一部關於電影記憶的電影;穿越時代,在銀幕上原音原影重現,透過存在於不同世代的影音媒介,一次又一次地借屍還魂,轉世化身。

《海港城》(Harbour City)劇照

Simon Liu(廖沛毅)的《海港城》(Harbour City),是這位出生香港,但成長階段便遠赴英國和美國的新生代實驗電影創作者對香港這座城市的記憶速寫。雙屏影像併置,彼此交疊,色彩時而對比時而相近,一邊影像來自香港的老魚市場,另一邊則交錯著英國街道,港式茶餐廳的杯盤交錯,呼應著另一邊的英式午茶;屬於私密的家庭記憶與殖民歷史的城市記憶交融,時而互換,斑駁難辨,在膠卷重複印製之下,影格中的細節隨著隔代損差而消逝,正如同對香港這座老城的記憶與情感,隨著世代流轉而轉化,化作一格格隨時間延展的視覺圖騰,象徵、隱喻、詮釋,勾勒屬於這老派海港城市雜揉當代都會的躁動,更多的乃是 Simon Liu 對雙城/雙文化反覆在雙眼視域內來回跳動的遐想與注視,具象了橫跨兩種文化經驗的心理狀態。

說到這種「橫跨文化」的狀態,雷驤導演、杜可風攝影的《克麗絲汀(她的電影)》更直接了當地透過影片中謎樣女子的身份認同展開探問。這部由《影響雜誌社》擔任製片的作品,雖寫明是雷驤導演,但後來在訪談中他提到本片導演其實是杜可風,掛名雷驤其實是其外籍身份無法角逐當年金穗獎的權宜之計。而知曉這層緣由後,對於片中操著流利法語、中文帶有口音的女子自白便延伸了影像之外的聯想;

「哦!我一直飄在中間。我是個外國人,但是看起來又像個中國人」
「那你就是一座橋了!」

橋與海洋的意象,持續在影片中出現;男子的聲音與女子的看似相互對話,但又似各自呢喃;這部《克麗絲汀(她的電影)》是關於她,亦或是關於創作者自己?

1980 年,雷驤、張照堂、杜可風等人拍攝了《映像之旅》一系列新聞雜誌類的電視紀錄片,而《克麗絲汀(她的電影)》相較於同時期的報導式作品,則詩意抒情許多,作品亦透出當時一幫年輕人如何運用手邊可得的攝影器材,在資源有限、想像無限的情況下,以土法煉鋼的方式揣摩個人認知到的「電影語言」,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作品。

《獻給自己的作品》劇照

設立於 1978 年的「實驗電影金穗獎」(而後改名為金穗獎,增設實驗片獎項)見證了台灣實驗電影近四十年來的發展,獲得台北電影獎獨立創作類最佳實驗片和金穗獎最佳實驗錄影帶的《獻給自己的作品》(1999),是導演林泰州透過膠卷呈現自己、紀錄自己、將當下的自我狀態留存下來的作品;

「若拍電影會將人的靈魂帶走,那當它投影在螢幕上,是不是讓靈魂再現?」

投影,傳達死亡的意象,閃爍打燈搭配燃燒畫面,呈現內在風景,藉由五個不同的階段與技巧——詩意的書寫、老攝影照片、動畫與音效加以敘事;電影作為另一種敘事媒介,它在《獻給自己的作品》中串連不同的表現形式,同時將創作者生命經驗的自我剖述與經過光學處理效果化的膠卷化為感官經驗。

《(男孩)轉世》劇照

吳俊輝的《(男孩)轉世》則是一部在膠卷物質性本身發掘、探索的實驗電影,他選用從電影工作室垃圾桶撿來的「拾得影像」(found footage),將不同規格的底片重組、拼貼、染色、使之脫離已經固化的既有顯影,透過乾燥花瓣的拼貼,以回應美國實驗電影作者史坦.布拉克基(Stan Brakhage)的逝世,他去世的消息引發了吳俊輝對其經典作品《蛾影》的觀影記憶。拼貼的花瓣交疊在底片既有的男孩影像上,透過放映讓「棄置」的男孩得以重生,而乾燥花瓣作為一種死而後生,永久保存花朵美麗的手法,與膠卷封存、放映重生的意象貼合,共同在銀幕上翩翩起舞,回返轉生。

 

《甕城》(Dream Enclosure)劇照

中國實驗電影先驅丁昕,承繼了戰後美國實驗電影傳統,在抽象模糊、激進閃動的畫面中,挑戰著光與視覺的極限,將可見的世界,幻化成刺激感官神經的轉瞬,卻又在電影的時間軸上清晰的存在,搭配具有神秘主義意味的聲音效果,在《甕城》(Dream Enclosure)中,白衣女孩在無名曠野中閃回奔跑,似乎逃不出一種迴圈、一種宿命,執著反覆,不重複不休。對丁昕來說,視覺藝術的表現從來不只是關乎視覺上可視的,他更關乎那無可描述的、不可視的,或某種與宗教性神秘、精神分析式途徑相關的。而這樣的創作關懷,與選擇拍攝的工具、選擇使用的媒介、拍攝的方式、拍攝的時間地點、拍攝的人事物有著密切的、精神式的關聯。

《城中河》(River in Castle)劇照

而《城中河》(River in Castle)是他以「拾得影像」(found footage)製作完成的電影。那膠卷被遺棄在克羅埃西亞的一個小實驗室中,經過重新沖洗之後,畫面中的古堡與身著華服的男女,隨著影格的推進而跳動;滾滾河水循著影格傾洩而下,被禁錮的靈魂如何能掙脫重獲自由?原本固著的膠卷隨著在其上的加工而解構、改變其物質性,原有的關聯性因而轉化、釋放。丁昕的影像不在於將時光封存,也不在於創造永恆,他的影像獨立於時間的邏輯之外,透過精細的加工手法將時間與被攝的內容組織起來。

《來自黑暗的影片》(The Picture From Darkness)劇照

《來自黑暗的影片》(The Picture From Darkness)為日本實驗電影創作者牧野貴(Makino Takashi)向英國導演德瑞克・賈曼(Derek Jarman)致敬的影像詩,他找來其代表作《藍》(Blue,1993)的配樂 Simon Fisher Turner 操刀,呼應《藍》這部全片沒有別的,只有那覆滿銀幕的深邃神秘的藍色,由聲軌牽引影格推進的經典之作,光聽聲軌,就是一部電影。牧野貴的《來自黑暗的影片》從一片暗夜出發,白色的光點漫天飛舞,一顆從黑影引導至深藍夜色的鏡頭,賈曼的《藍》彷彿在銀幕上轉世還魂。由藍到黑,隨著聲響變換刺激著感官神經,眼前的畫面似乎比可視的更豐沛,分辨不出影像雜訊與腦海中靠著自身想像而迸發的繽紛,一團團持續湧出的光點與聲響,如浪潮一般,一波波地刺激著。從賈曼生前最後一部作品《藍》之中,裂生幻化出絢爛、斑斕的影像。

《電影:轉世化身》

11. 25(六)14:00 - 16:00

【每部影片都是一道謎語:暗箱裡的鬼魂 】
時間:11. 24-11. 26
地點:光點台北
活動頁購票

【另一種影像記事】
由四位台灣人於 2015 年組成的動態影像策展團隊,關注電影與動態影像的形式,討論影像的種種可能。2016 年起開始不定期策劃放映與展覽實體活動,靈活策劃與訂定主題,不斷在台灣探索影像在黑盒子與白方塊之間的可能,同時嘗試非傳統展映的可能性,希望藉此與全臺各地觀眾產生對話與連結。

#美術館 #另一種影像記事 #實驗電影 #影像 #文化 #攝影 #電影 #藝術 #金穗獎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謝以萱
圖片提供另一種影像記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