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選書|
你說,班托的素描簿,為何是植物圖鑑

一月選書|
你說,班托的素描簿,為何是植物圖鑑

作者BIOS 選書
日期31.01.2017

旅途中所有的照面,都去透澈地感受

◎文學《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

書名的提問句「寮國到底有什麼?」來自村上春樹在前往寮國的轉機中繼站——河內,一位越南人向他問道「為什麼要去寮國呢?」的潛台詞,而寮國這個作為主詞的國家名,似乎也可以代換為本書十篇行旅書寫中,七個國家裡的任何一個國家。這十篇遊記原先散見於數本雜誌,寫他在旅途中的見聞與收藏,除了日本和寮國,美國、希臘、義大利、芬蘭、冰島都是村上作為「異地人觀光凝視」的踩點,而後集結成這本《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

「一定會有什麼」這樣如煙似霧的朦朧說法,是村上對於旅遊「非動身不可」的必然因素,但他卻又不過於展現預設的立場,不若那些意圖使人怦然到不寫實的旅遊指南,村上「必然的獲得」都茂發於「不必然的無心插柳」。他在冰島入秋的淡季自駕遊於荒野郊外,在返還市中心的渡輪上瞧見孩子們野放海鸚的善舉,他透澈地感受旅途中所有偶然的照面,他的腳步閒散而留心於細節,如他寫雜文時一貫「微小而確實」的寫作氣息。

作者: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7. 01. 17

 

伯格與莎賓斯諾的交會

◎藝術《班托的素描簿》

約翰・伯格作為英國當代備受推崇的藝評家,麥田出版一向不遺餘力地引介伯格的思想給台灣讀者,包括《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及《觀看的世界》(The Sense of Sight)這兩本重要的文論集等近十部著作。這本《班托的素描簿》曾於 2010 年首度推出中文譯本,並於去年重新再版。

對伯格來說,素描是一種「被召喚」的行為,他「必須」把「那個什麼」畫下來,他是這麼想的,一位波蘭朋友贈與他一本素描簿,而他在那本素描簿中所勾勒的速寫,彙整於本書中,包含他與政治思想家馬訶士(Subcomandante Marcos)的相知,以及他與七朵生長在牆縫的鳶尾花的相惜。

而與伯格隨寫、隨想錯雜的,是斯賓諾莎(Baruch Spinoza)《知性改進論》(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Understanding)和《倫理學》(Ethics)兩部著作的斷片援引,班托為斯賓諾莎的小名,亦是本書定名的緣起。伯格精妙地借用斯賓諾莎的視點,挪移來詮釋、解讀在自身繪畫中無形的不可見之處,讓兩者產生效應、有所鏈結。

作者: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16. 12. 03

 

在異鄉對於異地吃食文化投以熱烈關注

◎飲食《魚翅與花椒:英國妹子的中國菜歷險》

扶霞.鄧洛普目前有五本關於中國料理的著作,《魚翅與花椒》僅是其中一本,和《舌尖上的中國》的總導演陳曉卿所書寫的《至味在人間》相較之下,兩人皆是對於中國菜有所著墨的作者,然理性與感性各執一詞,鄧洛普講究菜色的道地烹飪工法,而陳曉卿參透料理其中的人情味。

鄧洛普的中國菜歷險起始於稀奇古怪、讓人聞風喪膽的粵菜,卻著床發展於口味安穩適宜的川菜。鄧洛普於九〇年代曾留學四川,四川因為先天地理因素使然,味麻的花椒,是當地家常料理不可或缺的辛香料,如在書中第一道出現的小吃「鍋魁」,一種麵皮夾肉餡,似饃、似餡餅的攤販美食,即以花椒入味。至於魚翅則是高級餐館裡上好的北京菜。《魚翅與花椒》一個珍饈佳餚、一個垂手可得,藉以表露鄧洛普對於大江南北料理的見多識廣。

而他如是旅居異鄉、對於異地飲食的定神凝視,自然讓他遭受想當然爾的文化衝擊,他自身在中西文化爭鋒下的固守或妥協,是本書最值得悉心體會的玩味之處。

作者: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著,鍾沛君/譯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7. 01. 05

 

追憶與補遺,日本時代以降不復存在的建築美學

◎文化《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

本書雖題名為《紙上明治村》,然其中蒐羅的史料卻不僅限於台灣在日本時代所竣工的建築,亦涵蓋漢文化的閩、粵式宅院。然這些樓房多為木造結構,有幸免於祝融之肆,卻不見得能避得掉政權更迭下破舊立新的思維,不堪天災、人禍的雙雙摧殘,為數眾多的建築早已不復存在,作者凌宗魁牽掛著在戰後長時間以來,不受到重視的文化資產保存,而起心動念與繪者鄭培哲合作,企圖再現這些乘載著歷史印痕的建築。

這些建築物以「使用用途」作為編輯依據,《紙上明治村》全書劃分為八個章節,包括住宅、商店百貨、車站⋯⋯從常民生活週遭的日用建設著力,除了建築本體的追憶與補遺,舊時代的市井樂趣亦能有所玩賞。透過作者與繪者的齊心戮力,儘管這些文化資產早已被時代巨輪攆了又毀,卻能在今日擁有再一次受到注目的可能,過往「和、洋」、「閩、洋」揉和的建築美學,餘韻猶存於紙上。

作者:凌宗魁/著,鄭培哲/繪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6. 11. 30

 

肉身獻祭予時延藝術的 Marina Abramović

◎藝術《疼痛是一道我穿越了的牆: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自傳》

「恐懼的展示與解放」,這樣的意識貫徹著瑪莉娜所有的作品,如其早期的《節奏》系列,他在《節奏〇》(Rhythm 0)中以六小時的時間長度,任由觀者以任何擺放在藝廊內的物件——口紅,拍立得相機,或者一把手槍——於他的肉身行使任何行為,那成為他迄今最讓自己曝露於危險的極端表演,甚至差一點獻祭於作品之中。

《藝術家在現場》在 2010 年於紐約 MOMA 展出,在瑪莉娜與觀者無聲的互視之下,望眼欲穿的欣喜與痛楚成為彼此的共感,這也成為瑪莉娜近年來最受關注的時延美學(durational aesthetics)的藝術作品。

而創作這些作品後面的思想與進程,都能夠在這本《疼痛是一道我穿越了的牆》中看見瑪莉娜的親身自述。從陰影的線性延展往反方向掃視,會看見正熾烈勃發的光源,正如「疼痛與愛是相生相滅」的道理一樣。瑪莉娜的創作緣起都是發始於愛的,《藝術家在現場》是愛的表態,《節奏〇》是突變成恐懼的變體。

在離開了展覽或者文字的現場之後,生活繼續往下過,而藝術「等同於」生活,這是瑪莉娜告訴我們的。

作者: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著,蘇文君/譯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17. 01. 03

 

「私我」與「世界」如何安放,攝影家的捫心叩問

◎攝影《為何是植物圖鑑:中平卓馬映像論集》

中平卓馬這位「變成相機的男人」終其一生都在攝影的領地上,進行著「實踐」與實踐的「自我否定」,他初期的攝影風格執念於「私我」涉入於「世界」的混沌感,「粗糙、搖晃」大多數人用這兩個曖昧的形容詞來詮釋,而在其首本攝影集《為了該有的語言》中,亦能窺見中平殘留於影像中的「詩與意象」的自我投射。

此後全盤推翻。

《為何是植物圖鑑》乃中平卓馬攝影生涯中具有關鍵性的轉捩點,是劃分其過去「私寫真」與未來的一道山稜線。「為何是植物圖鑑?」這個提問,中平卓馬在這本映像論集內自己給出了答覆,因植物界於動物與礦物間,在光譜上座落於「中性」,如「圖鑑」般的攝影是不帶情緒的機械式紀錄,一如其在「循環:日期、場所、行為」中的創作實踐。

王志弘作為將中平卓馬的出版物引介給台灣讀者的推手,《為何是植物圖艦》是其所擔綱選書與設計的「Source 書系」中,第二本中平卓馬的著作,其一為中平與篠山紀信共著的《決鬥寫真論》,但在日文原版的出版順序是顛置的,倘若在閱讀這本《為何是植物圖鑑》之前,對於中平卓馬的生平先有概覽,能更徹底地參透這位傳奇攝影家。

作者:中平卓馬(NAKAHIRA Takuma)/著,吳繼文/譯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7. 01. 05

#選書 #文學 #文化 #飲食 #攝影 #藝術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曾榆皓
圖片提供時報出版、麥田出版、貓頭鷹、遠足文化、網路與書出版、臉譜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