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特有種|以「天空的院子」讓家鄉走向世界:何培鈞在竹山的地方創生

島嶼特有種|以「天空的院子」讓家鄉走向世界:何培鈞在竹山的地方創生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4.09.2018

早年被稱作「前山第一城」的竹山,可是當年要穿越中央山脈去到後山花東地區的重要據點。鎮民善用環境資源,農業與工藝業興盛,小鎮繁華一時,劇院銀樓林立,政商繁盛。只是隨著台灣的經濟產業移轉,又經歷九二一地震浩劫,日漸沒落蕭條。然而這十幾年來,竹山的年輕人相繼回到家鄉,與土地再次連結,勇於勾勒夢想,樂於分享彼此協助。竹山當年的鼎盛氣息褪去,但鎮民不願屈服於時代洪流、另尋出路的傲骨志節反而清晰,舊年風華逐漸換上嶄新的氣象。而這場成功地方創生的出發點,來自「天空的院子」創辦人何培鈞。

從十三年前確定要回到小鎮,何培鈞和竹山就分不開了。當他創辦的民宿「天空的院子」因馬修連恩到訪帶來大量人潮,他更進一步想著如何讓這些來客和竹山發展更深入的關係。諸多從點到面的經營,讓竹山從一般沒落小鎮發揮自我特色,成為地方創生的「特有種」。何培鈞這種不只為自己好、而是為了整個社群好的概念,也在蘇格蘭吉拉島上發生關鍵效用。整座吉拉島只有 200 個居民,只有一條路,所有人以一心經營共同的未來,只想做出好的威士忌。竹山與吉拉島,地方雖小,但只要擁有向心力,一樣能成就不凡。受吉拉威士忌之邀,何培鈞分享他與竹山的故事,延伸社群與地方創生的可能。

One Community:重建讓人們交會的場所

車子從高鐵站開上福爾摩沙高速公路,一早的清朗終結今年遲到的雨季。南投方向的天空,薄紗般的雲層裡透微量陽光,隱身在藍天接續著的連綿山稜線裡,是今天的目的地竹山鎮。鑲嵌在台灣中央山脈西側山麓,竹山不如近年都市開發的大城市,但街道蜿蜒且有機形成的區域邏輯,反而是小鎮第一眼令人著迷的地方。

我們很快找到目的地:台西客運站。經過一樓各式竹編用品展列、走上二樓以竹片編織包覆的餐飲空間,這裡的改建由由何培鈞領軍,讓早已退下轉運功能的空間,重新置入足以代表竹山小鎮的工藝文化,他引用在地農業資源,延續古早客運站生命。何培鈞興奮地告訴我們,接下來在一樓的月台與候車室空間,將會讓竹山的小農帶著蔬果收成進駐,透過規劃,民眾直接跟小農採買的水果,可以在售票口改裝的料理台現打成果汁,並且用年輕人返鄉創業的竹製容器承裝,讓理想變成新創的產業,竹山的居民也能找回地方價值。曾經人流進出的轉運站,現在成為小鎮居民和來客深度相遇的場所。何培鈞這些努力,都來自深造社群的初心。

中學時,何培鈞隨著家人自南投水里移居竹山。十九歲那年,如常的竹林探險途中,偶然遇見遺世般的合院古厝,綠林環繞卻逐漸凋零破敗的老屋,那畫面當時一頭撞進何培鈞的心頭。但不只是深山雲霧間古厝迷人的姿態,家鄉土地上的百般美好正在流失的失落感,也迎面襲來。大學畢業後,他放棄進入研究所深造的機會,服完兵役後立即回到當初遇見的古厝,展開修復老宅作業,以「天空的院子」民宿為起點,重新讓無形的地方文化有所附著。

從民宿一個單點開始,何培鈞將周遭檳榔園搖身一變成為空中草原,接著整建馬路邊的鐵皮屋成可以喝休憩賞山景的咖啡廳。過程中他發覺,因為當地新馬路完工,小朋友走路上學的途徑就從古道古橋變成柏油路,荒廢的古道就在當地人的記憶裡逐漸消失。於是他利用民宿與咖啡廳的盈餘提出修古道的預算,找來當地有搭竹橋技術的居民參與修復,而這條居民合力恢復的路徑,因為眾人參與而有了深層連結,如此一來,更結實地串連大鞍聚落的在地與觀光資源成為一條軸線,至今已經邁入編織竹山小鎮的地方創生網絡,成為一個面狀的展開,一步一步踏上夢想實踐的路,讓竹山穿越重山被世人看見。

面對挑戰與質疑,堅持就是一種不凡

口中不斷描述著理想的何培鈞,其實是位再務實不過的人。回到竹山小鎮後一邊找出讓地方能重新活絡的方法,一方面也把經驗打包,整合這些年來累積的食宿學經驗,一一系統化並且訴諸方法論,結合文創、旅創、農創等議題擴大影響力,鼓勵有興趣的年輕人加入。目前一週要接待許多來自各地對地方創生議題有興趣的訪客,何培鈞總是聲音宏亮的為大家解說,不藏私分享,他讓所有為土地付出的人都成為 One Community,齊心打造更美好的島嶼未來。

在市區閒置的鐵皮屋裡,何培鈞開辦「光點小聚」,利用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晚上,集合來自各地關心地方的年輕人,帶著心中初萌芽的夢想,與大家交換分享想法。返鄉經營民宿的成功經驗,慢慢吸引很多人來取經,何培鈞面對這些熱血的年輕人,也自詡提供更謹慎更務實的建議。他笑說要是三四年前,他一定是叫大家不用想那麼多了,直接做就是了,但現在看多了年輕人在圓夢路上遇到挫折,容易自我放棄轉而產生憤怒感,對整體社會環境並沒有幫助,於是他念頭一轉,提醒大家必須審慎思考,首先除了盤點手上的籌碼,也多加思考如何踏出接下來的每一步。他更積極地建議年輕人自問,「願意付出多少,承諾多少?」如果還有很多不確定的時候,那就是準備不夠。

 

他的人生裡挑了很多不容易的事情做。當年父親重病是在民宿正在籌備整修時,面臨抉擇的關卡,他選擇一邊照顧父親,一邊修老房子,「如果選擇放棄,那會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遺憾。」他說當時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更認真的照顧父親,更認真的把房子修好,想辦法更認真的對自己負責,狠狠抽掉悲傷與徬徨,堅定且樂觀的面對。

現在回想起來,還好有過這些挑戰的磨練,「人生有過一兩次這樣的挑戰,你一定會對自己更認識,韌性也會出來,信心會逐漸建立。」這些來時路,或許就是至今旁人不看好,但他還能生存下來的原因,「選擇困難的事情做!」難的事情讓人累積能力,也訓練抗壓性,勇氣也能慢慢地運用出來。不因為感到舒適而停留,挫折才是不斷持續下去的養分,紮實的歷練讓何培鈞能帶著竹山走出台灣,讓理想緩緩地推進。

守護土地,是最珍貴的力量

這些年來竹山小鎮在何培鈞眼裡,的確有一股潛沉力量正在崛起。他笑著說,表面上竹山跟台灣各地的鄉鎮一樣,台灣常民美學依舊充斥小鎮裡外,只是在日夜翻飛之際,他感受到深藏在台灣島嶼深處,還有年輕人積極作夢,願意返鄉創業,把理想跟夢帶回家鄉實踐,如此的態度是很珍貴,也會讓人感動的。

唯有家鄉,會讓你豪不猶豫的珍惜,願意守護。竹山的年輕人如同吉拉島上世世代代的島民,勤奮嚴格地要求自己,按部就班抽芽茁壯,不僅為自己的理想,也為整個社群付出。他認為「每個人的壯大,就代表地方的壯大」,遠離都市的小鎮裡這群奮起的年輕人,非常值得尊敬,為了做出對家鄉有貢獻的事情而存在著,沒有比懷有這樣的夢想而且願意實踐更美好的事情了。

【特有種!島嶼特調】

當吉拉來到台灣,兩座島嶼的故事碰撞出更多複雜滋味。栩栩如真創態團隊知名調酒師 Joseph Huang 黃中岳以四位職人為核心,完美揉合「吉拉單一麥蘇格蘭威士忌 Signature 系列」細緻溫順風味,創作出給島嶼的四杯特調。【撲火】魚群撲火的一瞬金光,體現島民拒絕簡單的硬頸精神;【傲節】一心一念,傲骨如竹節,綻放島嶼再造不凡的創生力量;【如飴】將糖蔥入酒,詮釋每一顆堅持理想,再苦也甘之如飴的初心;【凝思】堅守舊時代的燦爛風華,凝聚島嶼記憶中的溫潤之美。可以品嚐的島嶼故事,獻給同樣拒絕簡單堅持不凡的你。更多活動資訊請上 Jura 吉拉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粉絲專頁查詢。
 
|時間|
2018. 09. 14-10. 14

|店家資訊|
Jumi Tavern|02 2775 5209|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 345 巷 4 弄 39 號
Le Kief 菱玖洋服|02 2752 5009|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 308 巷 36 號
摩得僖閣 Mod Sequel|02 2737 2955|台北市大安區樂利路 11 巷 7 號 
Motown Taipei|02 2722 3230|台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 434 號

#竹山 #天空的院子 #吉拉島 #JURA #南投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專題統籌楊安
採訪陳昭恩
撰稿陳昭恩
攝影蔡詩凡
責任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