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1999,讓絕望的觀眾回到電影院的男人:嘎林.努戈羅和

印尼,1999,讓絕望的觀眾回到電影院的男人:嘎林.努戈羅和

作者
日期21.06.2019

[ 文|艾基.伊曼賈亞 ]

嘎林.努戈羅和(Garin NUGROHO)不只是創作多產、亮眼的印尼導演,也是國際影展盛事中最知名的印尼電影製作人。當國際學者、影展策展人和影評人討論印尼電影時,嘎林時常是他們談話的焦點。嘎林.努戈羅和 1961 年出生於印尼日惹,是印尼電影界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創新、具突破性的行動與成就,在電影美學、技術與敘事上有著長足的實驗與探索。更重要的是,嘎林是第一批勇於打破「新秩序時期」(New Order era,1966-1998)專制規範的人。

IMAGE

《無畏,詩人之歌》(A Poet: Unconcealed Poetry)

IMAGE

《無畏,詩人之歌》(A Poet: Unconcealed Poetry)

據筆者所知,嘎林也是第一位有專書討論的印尼導演。《And the Moon Dances: The Films of Garin》(2004)是前新加坡影展策展人暨資深影評人謝福龍(Philip Cheah)編纂的文集,書名取自嘎林的第三部劇情長片《And the Moon Dances》(1995),該片榮獲1996年柏林影展新電影論壇(Forum of New Cinema)單元的費比西影評人獎。同年,釜山影展策劃了一個特別企劃「嘎林與下一個世代:印尼電影的新可能性」(Garin and the Next Generation: New Possibility of Indonesian Cinema)。

嘎林.努戈羅和不只劇情片備受國際影壇肯定,他也曾拍攝數部紀錄片,以《Indonesia at the Margins: Political Documentaries and Essay Films, 1991-2002》系列發行,其中一些由在澳洲蒙納許大學任教的印尼電影學者大衛.哈南(David Hanan)剪接。

曾經於金馬影展放映之印尼導演莫莉.蘇亞(Mouly Surya)入圍坎城導演雙週單元的作品《瑪莉娜之殺人四幕》(Marlina the Murderer in Four Acts,2017),故事靈感即來自嘎林的第二部劇情片《A Letters for an Angel》(1994),此為印尼新世代創作者向嘎林致敬之作,而嘎林亦擔任該片的編劇。

只要談及印尼電影,免不了提起嘎林.努戈羅和的名字。2008 年,他擔任柏林影展論壇單元的評審團主席(他有數部作品曾在此單元放映),當時筆者在柏林影展親眼見到世界各地許多電影製作人(尤其來自東南亞區域的影人)向嘎林致意;影展期間,嘎林也接受法國《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雜誌專訪。在其他場合,筆者也目睹過類似的敬意,包括 2008 年的鹿特丹影展;2018 年,嘎林在倫敦的劇場演出《Setan Jawa》(2017)時,筆者曾陪同嘎林在黃金新聞時段接受 BBC 採訪。

IMAGE

《被蒙蔽的青春》(The Blindfold)

挑戰性的嘗試與突破

1990 年代,大多導演由於金融危機而停止拍片,當時電影界幾乎成了 B 級電影的天下,少數導演與影片例外,例如描寫印尼工人運動史的《Marsinah》(1995);而嘎林亦持續拍攝電影。1990 年,嘎林推出了他的首部劇情長片《Love on a Slice of Bread》。本片是印尼的第一部公路電影,於 1991 年榮獲堪稱是印尼奧斯卡獎的芝特拉電影獎(Citra Awards),包括最佳影片等六項獎項;1993 年,嘎林以本片獲得由韓國舉辦的亞太電影節最佳新銳導演獎,當時他 33 歲。

嘎林拍攝第一部電影時,拒絕遵守獨裁者蘇哈托在「新秩序時期」設立的「實習政策」(Internship Policy),依據實習政策,電影工作者必須在副導演的職位待上一段時間,才能成為專業導演。嘎林是最早一批不遵守此規定的電影製作人。起初,該法規是為了防止共產主義滲透到印尼,後來這套峻法卻套用到所有的日常活動。然而,嘎林無視迂腐陳規,他跳過實習程序,違抗此規則,之後許多年輕的電影製作人也隨之違抗此規範自行拍攝電影。因而當時許多電影是以數位格式拍攝。

蘇哈托的新秩序垮臺之後,嘎林的電影《Leaf on a Pillow》(1998)是改革階段初期的幾部票房鉅片之一,他與當時年輕一代的印尼電影創作者製作的一些電影,一同開啟了印尼電影工業的新時代。例如 Mira Lesmana 導演的《Kuldesak》(1998)、利利.里沙(Riri Riza)的《Sherina’s Adventure》(1999)──兩人分別為印尼電影《天虹戰隊小學》(The Rainbow Troops,2012)的監製與導演;多位導演合拍的《Jelangkung》(2001)和Rudy Soedjarwo的《愛情怎麼了》(What’s Up with Love,2002)。在那經濟動盪的年間,觀眾對劇院播放的劣質剝削、廉價電影興致缺缺,幸而嘎林的電影《Leaf on a Pillow》讓國內觀眾回到電影院,讓印尼電影最後重新贏回觀眾的信心。《Leaf on a Pillow》以新寫實主義的手法拍攝,於1999 年坎城影展入圍一種注目單元,並獲得東京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其另一部電影《Serambi》(2006)是和年輕導演共同執導的短片集,同樣入圍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

藝術探索

有趣的是,嘎林的電影作品樣貌和帶給觀眾的感受似乎從不重複。他總是嘗試拍攝不同類型的電影。他持續嘗試不同手法與風格,強調印尼多樣文化中豐富的文化和傳統,同時設法闡釋印尼的特質。他電影裡的故事獨特,敘事風格與創作手法獨樹一格,擅長結合印尼豐厚的傳統以及現代的議題與觀點,使他的作品總令人感到別出心裁。

2006 年完成的作品《爪哇安魂曲》(Opera Jawa)是其藝術成就最高的作品,此為嘎林應美國劇場導演彼得.謝勒(Peter Sellers)之邀,為紀念莫札特 250 歲冥誕的藝術節(New Crowned Hope Festival)拍攝的影片。該企劃的其他電影包括蔡明亮的《黑眼圈》(2006)和泰國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戀愛症候群》(Syndromes and a Century,2006)。在《爪哇安魂曲》片中,嘎林融合了印尼甘美朗民俗音樂與爪哇的歌劇與舞蹈,利用這些元素重新詮釋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故事。為了拍攝本片,嘎林邀集甘美朗大師拉哈育.蘇邦加(Rahayu Supanggah),以及曾任百老匯音樂劇《獅子王》舞蹈顧問與瑪丹娜御用編舞者的世界頂尖編舞家艾可.蘇布利陽托(Eko Suprianto)。

IMAGE

《爪哇安魂曲》(Opera Jawa)

IMAGE

《爪哇安魂曲》(Opera Jawa)

嘎林的另一大藝術成就是其 2017 年的劇場作品《Setan Jawa》,這是一齣由默片投影搭配現場演奏的甘美朗音樂的劇場表演,融合瓜哇藝術與德國表現主義的傳統,尤其是經典的穆瑙吸血鬼電影《不死殭屍—恐慄交響曲》(Nosferatu,1922)。嘎林在《Setan Jawa》作品中再度與甘美朗大師拉哈育.蘇邦加合作,於歐洲與澳洲的幾間大型表演廳演出。

嘎林亦採取新寫實主義的敘事手法,例如 1998 年的劇情長片《Leaf on a Pillow》、2000年的《無畏,詩人之歌》(A Poet: Unconcealed Poetry)和《Of Love and Eggs》(2004)。他也樂於嘗試新科技,《無畏,詩人之歌》以數位影片格式拍攝,在當時是率先應用數位電影製作的幾位導演之一。這種新的技術規格,讓嘎林得以拍攝超過十分鐘的長鏡頭。他近年的作品《來自爪哇的女人》(A Woman from Java,2016)則使用一鏡到底的鏡頭拍攝。

此外,嘎林也拍攝紀錄片。2008 年的《Teak Leaves at the Temples》融合在寺廟演奏的自由爵士音樂、當地傳說故事與地方社群的表演,包括五山(Lima Gunung)農人藝術家社群。從某種質變的角度來看,自由爵士樂的和爪哇文化的精神有些意想不到的相似之處。

政治發聲

嘎林也是社會、文化、政治行動家,曾撰寫諸多文章與書籍,其電影作品傳遞了他強烈的政治訊息。例如 2002 年的作品《親吻你的淚痕》(Bird Man Tale)描述了巴布亞衝突,並在《無畏,詩人之歌》描述了亞齊衝突和1965年印尼政府針對共產黨人、華裔人士、左派份子大規模屠殺與逮捕的九三〇事件(在紀錄片《殺人一舉》和《沉默一瞬》中亦曾處理過此題材)。嘎林針對文化上的不寬容與宗教恐怖主義的社會現象,拍攝了《被蒙蔽的青春》(The Blindfold,2014),講述強硬派可能對中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帶來思想上的影響。

IMAGE

《親吻你的淚痕》(Bird Man Tale)

IMAGE

《親吻你的淚痕》(Bird Man Tale)

而 2015 年這部在 Netflix 平台上播映的《一國之師:佐格羅阿米諾多》(Guru Bangsa Tjokroaminoto)傳記電影,則以印尼的民族英雄佐格羅.阿米諾多(Oemar Said Tjokroaminoto)為主角,他是伊斯蘭聯盟的領導人之一,影片勾勒出仍為荷屬殖民地的印尼在其1920年代國族主義興起之時,其社會的氛圍。嘎林並在電影中試圖探問當代印尼的意義。在最新的作品《我身記憶》(Memories of My Bodies,2018)中,嘎林以印尼著名編舞家里安多(Rianto)的生命故事為譜,講述「凌雅」舞者朱納的故事。而這部電影因為觸及 LGBT 相關性別議題,而引發某些印尼宗教社群的抗議。

小軼事

有意思的是,嘎林雖然享譽國際,但他在印尼從未獲頒最佳導演獎。直到 2018 年印尼《時代》雜誌(Tempo)舉辦的時代影展,才讓嘎林獲得此榮耀,《我身記憶》獲選為最佳影片。筆者當時是評審團的一員,我想我們做出了恰當的決定。
 
此外,嘎林在 2005 年共同創辦了日惹奈派克亞洲電影節(Jogja-NETPAC Asian Film Festival,JAFF),這是和觀眾一同歡慶電影文化的電影活動,來自印尼和東南亞各地的觀眾都熱情活躍,積極參與。

IMAGE

《我身記憶》(Memories of My Body)

IMAGE

《我身記憶》(Memories of My Body)

編按:本文原刊載於 2019 年台北電影節專刊,原文標題為〈嘎林.努戈羅和的電影創作世界〉,經 BIOS monthly 編輯檯編修特別合作刊登。

【艾基.伊曼賈亞(Ekky Imanjaya)】
任職於印尼雅加達建國大學電影系。

【台北電影節】
時間|2019.06.27-07.13
官網粉絲專頁購票

#台北電影節 #印尼 #電影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資料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責任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