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器官,都是你身上的謎樣知識體:《皮囊之下》
「下雨前的味道」有專門的英文單字;闌尾可以儲存益菌;腸子沒有觸覺神經;消化道內的神經元數目跟一隻貓頭部的神經元數目一樣多;人的肺部不到一公斤,但將肺泡鋪開,可以覆蓋一整座網球場。
這些關於身體的冷知識,出自衛爾康收藏館的《皮囊之下》。
《皮囊之下》收錄了十五篇關於人體器官的書寫,由十五位英文寫作者接力完成。他們挖掘身體的私我經驗、諮詢專業醫療機構,展開一段段揉雜個人抒情與知性科普的旅程。集體創作的形式,也使這本書脫離單一視角的私人書寫,呈現出英語文化下,人們的共同經驗。
書中大量引用《聖經》、莎士比亞文本,透過追溯器官的語源,探究它們在語言裡的意義流變——在烏爾都語裡,「肝」比「心」更具有人性核心的意義:作者的母親以「我的肝臟被撕裂」表達心碎、「你讓我的肝冷了」表達心涼。不禁讓人聯想起中文成語「肝腸寸斷」、台語裡的「心肝內」……。在這些案例裡,我們看見身體在一個文化裡是如何被看待,以及身體如何反過來,成為形塑文化的重要元素。
「我們可能不了解怎麼死去,但是我們的身體會帶領我們經歷一切。我們知道的比我們認為的要來得多。『我們』其實不需要知道就可以知道。」——奈歐蜜.埃德曼〈腸子(Intestines)〉
不同文化對身體有著不同的解讀,但人與身體間關係往往親密而疏離。當我們發現自己長久居住的體內竟然存有如此多的未知,那種失去掌握的陌生感會令人格外衝擊。當身體不再忠誠、理所當然的不再理所當然,我們才將開始學習與身體相處、思索器官的意義。在〈膽囊〉的篇章裡,幫作者進行膽囊切除的醫師表示「膽囊其實可有可無」,甚至主張,太空人在離開地球前應該先割除膽囊,避免在外太空時罹患膽結石。
同理,也有女性在中年選擇切除乳房、摘去子宮,免去未來罹癌的可能。曾經象徵了豐饒與魅力的性徵,在年華老去後都成累贅。「乳房現在對我一點用處也沒有。」作者的女性朋友帶著悲傷的微笑告訴作者。「我是我的身體嗎?可是又有多少部分是我想要或需要的呢?」作者因此留下疑問。
「有一些東西是只有在出錯時我們才會想起它們的存在。」——威廉.范恩斯〈腸子(Bowel)〉
與身體對話之際,豐富的醫學知識也成了創作者新大陸般的隱喻素材。〈闌尾〉一文的作者將世俗眼光下的殘留器官視為儲存益菌的諾亞方舟、文明世界裡的悲劇英雄;詩人將詩比擬為呼吸體系,在〈肺〉裡分析不同詩人的音格與韻格;〈耳朵〉一文則將《哈姆雷特》中國王猝死的謊言,與當代的假新聞議題對照:「耳朵相當乏味、醜陋和平凡,同時卻又精細、漂亮和複雜。」這句話似乎能用來形容任何人體器官。當筆尖劃開肌膚,探進皮囊之下,袒露在你面前的,不只是器官,更是繁複的系統、謎樣的知識體,勾連著無盡想像。
仔細想來,隱喻所召喚的其實正是那份「熟悉而陌生」的情感,試圖帶領日常的我們走上探究意義的旅程。每則隱喻,都是一次既有認知的失效,讓人重新審視事物的存在。《皮囊之下》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劃開世界的表皮,我們與這些器官展開辯證與對話,在傾軋裡和解,在困惑裡睿智,在病痛裡茁壯。
|BIOS 評鑑|
深入淺出 ✭✭✭✭
內容精實 ✭✭✭✭
題材創新 ✭✭✭
《皮囊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