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帥,要用心找——藏在食衣住行育樂裡的那些台味

台灣的帥,要用心找——藏在食衣住行育樂裡的那些台味

作者BIOS 文化創意顧問
日期24.02.2020

全球在地化浪潮下,台灣創作者繼受源於西方的美學觀念與技法教育,更進一步面向本土,吸納在地元素,將關懷意識轉化為創作題材,追求更具體的行動實踐。這種面向本土的創作關懷跨越出身與世代之別,也帶動近年各領域重視美學扎根與觀念普及化的趨勢。 一個完整的文化創意生態系除了創作者—產業界—媒體圈的相互連結,如何支持這個生態系長期運作,有賴孕育基礎的厚實,其中最關鍵環節即是美學觀念的向下扎根,與在地認同、環境認同結合,奠定未來發展的基礎。

2019 BIOS 年會【毛細台灣】,第三場活動以「在地認同與美學扎根的實踐與挑戰」為題,先前刊載的上篇記錄文策院董事長丁曉菁開場期許,以及邱承漢X高耀威、顏伯駿X吳孝儒兩組創意人的思考,本文為下篇,可以看見張鐵志X詹朴、方序中X馮宇、張逸聖XSoacXAyo 等三組台灣傑出創作者/策展人齊聚對談,分享各領域文化美學在地紮根的實踐與挑戰。

文字到圖像,思想到創作——閱讀文化如何影響當代台灣美學

張鐵志和詹朴都是以喜好閱讀著稱的創作者。張鐵志的閱讀非常雜食,書籍之外,也會根據當下關注的議題,蒐羅不同的文本和素材。例如蘋果日報以《民主之春》為題,向美麗島雜誌致敬製作的特刊,就是他最近特別留心的讀物。過去在學期間,他的研究就是台灣民主,「從政治和社經發展去理解台灣文創,是非常重要脈絡。」

張鐵志_詹朴

張鐵志(文化趨勢觀察家)(中)X詹朴(旅英時裝設計師)(左)

不過也因為是媒體人,他熱愛雜誌、追求深度專題,「週末不就是應該好好去讀一篇 5000 字的文章?」《金融時報》週末版裡長達三頁的書評、以及與新聞不同的專題報導,都是他用來理解西方世界從文化到生活層面的變化。另外,他跟著所屬雜誌製作的主題,持續轉移關注方向,最新的好奇在 AI 與科技。

現實的狀況是,隨著社群媒體將人們的注意力切分成碎片,重大議題可以得到的關注機會似乎正在下降。「名氣大的媒體都充滿焦慮,認為年輕人只想看貓狗,也拚命做輕薄短小的稿子、有眼球的標題,但我一直懷疑這件事的本質真的該如此嗎?」

近年如《端傳媒》與《報導者》這類強調深度報導的媒體開始活躍,張鐵志觀察到即使是篇幅較長的文章,只要是好的議題和內容,依然有人分享,而那些追求短暫流量的文字,的確促進瀏覽,但卻難以擴散。「大家還是渴望好內容,搞不好紙本弄得愈薄、愈沒人想看,要有好的企劃、照片,才能構築強大的穿透力。」

現在他的閱讀動力奠基在渴望了解台灣與世界發生的事,所以他關注搖滾樂書寫、華文文學、西方經典文學、電影、設計、藝術、城市、建築。近期推薦的書單有《百年降生》,由台灣新生代作家共同爬梳 1900 年到 2000 年的台灣文學故事,一方面能理解台灣文學的過去,另一方面這些作家的文字都十分精彩。「這兩年有很棒的寫作者重新書寫台灣的文學和歷史,回到歷史去理解文化是一個新的趨勢。」西方也有類似的趨勢,《想想20世紀》是由前輩史學大師東尼.賈德與後輩 2013 年漢娜.鄂蘭獎得主提摩希.史奈德之間的兩代歷史學者對話,觀看這些直面歷史的思辨,對於理解當前生活的世界具備很大的啟發。

詹朴雖然是服裝設計師,但他的工作不只是做衣服。他的創作分成兩部分:一部份是打版、鑽研版型款式、開發布料和製程,調整服裝和人體的關係;另一個部分,就是構思和想像每一季服裝的主題故事,而閱讀就是想像主題故事的必經之路。

APUJAN

APUJAN

他的日常閱讀並不侷限在服裝相關,喜歡看古典文學、漫畫,甚至是電影設定集,凝聚成創作的養分。「《星際大戰》有龐大的世界觀,從電影設定集可以看出,無論鏡頭有沒有帶到,整個故事的任一片段都合理成立。」

每一次的主題故事構思,就像是要建構出一套世界觀,有可能的時代、發生的場域,他會以文字記錄下來,之後大肆搜羅相關書單,按照這個書單購買好幾份讀物,一一打包寄送給時裝秀相關的夥伴,如髮型設計、音樂設計、視覺設計等,「可能他們都沒有看完,但是可以初步了解品牌這一季想傳達的事情。」

有了這些故事當作基底,不管當季要推出幾套服裝,都有無限延伸的可能。他的設計裡都會潛藏關於故事主題的思考,以及由書單轉譯而來的密碼。雖然不一定都能被消費者察覺,卻是他創作不可或缺的樂趣。「如果有人發現這些元素的隱喻,我會很開心,但衣服好穿、好看還是最重要的事。」

節慶煙火下的璀璨與寂靜——觀察與反思台灣美感教育環境

馮宇之前為了替台灣美感教育盡一份力,與美感細胞合作了體制外的提案「美感教科書」,引起不小迴響,之後也有機會參與改造康軒版的國語課本。

他說,以前課本裡的插畫畫風不一,這次與插畫家合作連續性的故事,裡面還有互動橋段,像是一隻陸續出現的小黑鳥,出現幾隻就代表了進行到第幾課,希望透過這些埋藏的密碼,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另外也同步考慮色弱、色盲孩童面對配色差異太大的插畫,容易看不清楚,而採用通用設計的顏色去搭配。

但受限於教育主管機關特別追求圖樣的正確性,例如動物的四肢、昆蟲的顏色,都必須依循自然生態裡真實的樣貌去執行,前前後後磨合了兩年半,該如何在這樣的限制底下,保持插畫創作的想像力,會是在做美感教育專案的挑戰。他抱持正向的心態,「雖然現在相對保守,但教育是百年大計,我們不用走得太快,一點一點的改變,可以滴水穿石。」

除了面向孩童的美感提升計畫,馮宇也從公部門專案著手,試圖為公共美學盡一份心力。他接到台北市環保局的邀請,希望重塑舊衣回收箱的樣貌、改變市容。台北市舊衣回收的機制,是由公益團體申請認領舊衣回收箱,認領到的團體可以將該回收箱的衣服賣掉變現,挹注團體的營運。因此,每個舊衣回收箱隸屬於不同團體,他們也沒有額外的經費改造既有的箱體。馮宇必須在不增加預算的形式,想出一套簡單就能提升舊衣回收箱的辨識度,提升市容的同時降低誤丟垃圾的機率。

他們沿用現有的舊衣回收箱體,讓公益團體統一烤漆成灰色,再製作可回收與不可回收項目的圖示,以及回收可減少的碳排放量和水量資訊的貼紙,交給公益團體自行輸出後貼於外箱,「所有設計都是發包給個別團體,必須做到任何人負責改變箱體都不會出錯,改造完也不會過於突兀。」改造後,的確大幅降低誤丟垃圾的發生率,淺顯易懂的環境數據也增進民眾對舊衣回收的理解。

談起台灣的美感教育,和全世界比起來到底差在哪?馮宇的看法是,設計絕不能只做自己看得懂的事情,這個「自己」包含同溫層,也包含台灣人。「做給自己看,就只有內需市場、會比較辛苦。」能夠根據不同的受眾調整溝通的方法,才是設計師真正的力量。

方序中_馮宇

方序中(究方社創意總監)(左)X馮宇(IF OFFICE 創意總監暨創辦人)(右)

方序中在開講前先介紹自己,「我沒有正規學過設計,從小只是喜歡畫畫和聽故事,長大後也喜歡用故事來溝通,用天馬行空的方式去傳達我想呈現的畫面。」他和馮宇一樣是「美感教科書」設計的一員,因為是體制外的實驗,他們希望多一點想像、用更實驗的方式,嘗試刺破教育的安全保護層。

他挑了自己不擅長的數學課本來設計,「我就像是小朋友的學長,了解他們學習時的困難。」比如他常因為忘記帶量測工具被處罰,乾脆直接把工具設計在課本裡面;在數學題目的設計,也透過字體顏色的變化,暗示小朋友問題的重點,鼓勵他們自己解題,而不是死背公式,透過多彩的顏色和互動形式,減低小朋友討厭數學的可能。

除了教科書,設計也帶著方序中靠近自己熱愛的電影,有機會在金馬獎上說故事。每次做視覺提案,他都像是去和對方聊電影,兜合雙方對於電影相關畫面的想像。「設計師要有勇氣,敢許願,就會有人敢聽。」他在金馬54以香港大導演王家衛二十年前榮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的《春光乍洩》為靈感設計海報,並由王家衛親自挑選其中兩款定案,也和 DOSOMETHING STUDIO 王宗欣、吳仲倫實際走訪,拍攝台灣經典電影場景,製成前導影片。

「你看的那部電影已經過去五年、十年,現在走近,是一種時光的感動,感受台灣還有這麼多地方,充滿著記憶。」或許人們總說要讓文創帶動觀光,但在他的心裡,觀光更像是真實存在的地方如何透過故事和當代產生連結,這才是關鍵。

最近兩年,方序中和文化總會合作「Taiwan Plus」,要用一個好故事,把台灣的音樂、品牌、文化創意帶到日本。第一年去的時候,方序中和張鐵志曾接受日本媒體採訪,被問及台灣給人的印象有廟宇、台北101、珍珠奶茶和小吃,可是台灣的美感究竟是什麼?這個提問促使方序中去思考,台灣的美感似乎帶著一股野性,和日本相比更為奔放、熱情,才能激發對方的好奇。

於是第二年他邀請不同的設計師為海報做設計,再組合起來,「台灣新的樣態,不是我一個設計師說了算,而是大家對這件事的綜合感受。」在現場的日本設計師也提到,Taiwan Plus 突破了他對台灣的想像,是一個好的起點讓日本人來認識台灣。

「如果我們延續安全的作法,不會被記得、不會被討論,有時候的勇敢,可以創造出新的機會。」

這個觀念不只出現在 Taiwan Plus,幾乎可以貫串方序中的所有案子。2019 年台灣設計展在屏東,他打破「只有設計師會看」的思考,而是用設計重新整理當地既有的素材,讓在地住民看見原來他們日常所販售的水果,可以經由這些包裝帶來加值,「更多人能接觸設計、認識設計,最後才能和設計產生關係。」

美的台灣味——從音樂、小吃、到日常生活裡的美學行動實踐

Soac 和 Ayo 今年都出版了與台灣味相關的書,關於台味,幾乎是不可迴避的話題。什麼才叫台味,又該去哪裡才找得到?

迪拉_Soac_Ayo

張逸聖(顏社主理人)(左)XSoac(新生代飲食工作者)(中)XAyo(新生代飲食工作者)(右)

Ayo 認為,提倡台灣味,其實就是台灣人對於自我以及鄉土文化的認同。他在 2019 年參加了基隆潮藝術節,希望用料理呈現出家鄉基隆的滋味,他選用基隆著名的咖哩沙茶炒麵來做變形,「這個口味我從小吃到大,但我不知道它為什麼而誕生。」為此他開始蒐集資料,才發現咖哩跟沙茶之所以傳入基隆,跟廣州汕頭移民文化以及跑船造船等產業高度相關。「看見這些故事彷彿挖到了寶一樣,會想要好好保護、珍惜,從學習傳統家常菜色的過程裡,重新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

如果你想要挖掘和實踐台味,Ayo 會鼓勵你在台灣旅行,「台灣不大,但我們去的地方不多,認識也不夠。」他回想起以前小時候去花東認識原住民部落,有了認識的機會,才談得上理解。

Soac 的起點是西式料理,而去年出了一本書後彷彿出現轉折,每個訪問都會問到台味是什麼。「台灣味的定義始終不明確,」或許他心裡的台味是台中肉圓,可是對很多人來說並不是,讓 Soac 反而開始思考,定義、標籤、分界,真的這麼重要嗎?但見到大家鬧哄哄的討論還是很令人開心,這就像是一個正在逐步定調的過程,例如永心鳳茶等品牌,嘗試界定台灣味的美學。「日本味其實從照片的素雅感就能一眼辨識,但台灣味缺乏類似的視覺語言,只有相對抽象的描述,像是熱情跟狂野。」因此他期待接下來能從視覺開始,賦予台灣味一種食物的美學風格。

不過,談到為什麼年輕廚師多數以西式料理為起點,他認為或許與工作的商業價值有關。一個廚師做蝦米炒米粉和義大利麵,社會環境和廠商可能多數只想為後者買單。如果要讓台灣味發揮更大的價值,必須找到在商業世界的意義,讓每個品牌感受到「做台菜很潮」:

「台菜需要時間找到帥點。我如果舉辦一個披薩派對,大家很容易覺得帥,但要是邀人來包肉圓,帥度銳減。」現在他在飲食提案上,多採用台菜的基底加上西式元素或烹調方式,或者拿一道西餐,在裡面加入台灣調味料,試圖給予台味嶄新的體驗。

張逸聖(迪拉)從音樂圈的角度來談台味,他認為這是一個集體發明的過程,台灣菜就是台灣人的集體創作。「西學中用、從歷史脈絡找尋台味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要說台灣麥當勞裡有台灣味,也很難說不對吧!」

傳統酒樓菜、手路菜的確可能曾出現在台灣風味裡,但早就不存在於多數人的記憶,一些現成的味覺記憶,反而更像是台灣的特色。貓下去老闆陳陸寬曾教他,如果能將「現存記憶」運用得當,生活中就處處是台味。「這一代台灣人有共同熟悉的味道,比如美乃滋、梅粉、草莓加工品,我們真正對家鄉的記憶是這些小聰明的集合,各種台灣特有的蒜醬、辣醬重新組合,外國人也會覺得很炫。」

回到音樂圈,也有一股追尋台灣味的風潮,如 Leo王、李英宏,採用台語來創作,「政府在這幾年扶植了獨立音樂這個『大熊貓產業』,看起來需要保育、難以自己延續生命,但久了也成為外交的禮物,可以拿到國際上與人一拚。」他相信,如果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覺得很酷、很台的事情,集合起來就等於台味的定義。

#台味 #美感教科書 #BIOS文化創意顧問 #毛細台灣 #迪拉 #究方社 #IF OFFICE #金馬54 #不務正業男子 Ayo #馮宇 #顏社 #詹朴 #張鐵志 #方序中 #索艾克 Soac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Sana
攝影王晨熙
責任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