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吧|回到女王與鐵娘子相會的瞬間:《王冠》劇情細節盤點

追劇吧|回到女王與鐵娘子相會的瞬間:《王冠》劇情細節盤點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0.12.2020

二戰爆發前夕,一頂天降王冠改變英國王室,也改寫了英國現代史。如今伊莉莎白二世女王頭戴王冠,已走過六十八載。王冠是重負,也是恩賜。她沉靜自持,始終以身踐行。

觀賞《王冠》(The Crown),就像沉浸在厚重的歷史裡,見證那些不可逆的過去如何形塑現世,身在其中的在位者又如何在家國矛盾中重新定義何為君王。

從王室私史到英國戰後史

1936 年,「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宣佈退位,王冠由其弟約克公爵接下,史稱喬治六世,也讓本是姪女的十歲伊莉莎白一夕成為王位第一繼承人。1952 年,因父親喬治六世早崩,年僅二十七歲的伊莉莎白在隔年加冕,統治至今。她也成為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王,當今世界最年長的君主。

女王的成長史,就是英國的戰後史。這齣精彩絕倫的傑作顯然深諳此義。《王冠》以兼備戲劇感與歷史性、平穩又不失緊湊的筆法,鋪敘了女王自登基以來的王室私史,也記述戰後英國乃至世界的時代大事。

王冠_The Crown_Netflix

試想,這世上有多少國家能以這樣的方式書寫歷史:在君主政體下,當王室成了國家興衰笑淚的恆久參與者,無疑也是定錨歷史的絕佳座標。於是,從倫敦煙霧事件、蘇伊士運河危機到甘迺迪遇刺案、普羅富莫醜聞,再從艾伯凡礦災、人類首度登月、福克蘭戰爭到南非種族隔離問題,不論是天災人禍或國際要聞,皆精心散落劇中,與王室日常絕妙交織。

當然,隨著女王與首相的頂級「宮鬥」與王儲婚事醜聞在第四季相繼登場,《王冠》作為英倫正劇也不免被眾人攤在窺探獵奇的鎂光燈下。

「我無法理解這些人到底有什麼可取之處,他們沒深度、沒文化、不優雅,甚至與理想相去甚遠,只是粗野、勢利又無禮。」

或許有人會引用第四季第二集柴契爾夫人與丈夫的對話,以訕笑童話的虛華不實,抨擊君主制的腐朽過時,但我還是更願意複述第二季第八集美國第一夫人賈桂琳形容女王的這番話:「妳處事的方式,妳面對壓力之法,妳所做出的個人犧牲,更不用提妳的泰然自若與莊重尊嚴,讓同為女人的我備受啟發。」

王冠_The Crown_Netflix

第四季:從王冠之重到童話崩塌

為了托襯黛安娜王妃的籠中鳥困局與柴契爾夫人的鐵娘子性情,《王冠》第四季雖竭力鞏固人物的豐貌,還是難免將王室成員推向自私粗鄙的扁平極端。本季即數度運用黛妃和柴契爾夫人的凝視視角,以對王室成員逐一巡禮的慢動作鏡頭,呈現黛妃被繁文縟節圍困,或是展現王室的耽於玩樂,極具諷刺性,但也極度刻意。

誠然,隨著時代迫近,因為知道黛妃終將香消玉殞,觀劇時的平靜也漸漸潛移成對悲劇宿命的焦慮。但是簡單劃一的歷史評判從來不是本劇的真貌。為了避免佚失故事的複雜性,且讓我們先回顧一下《王冠》推展至今的脈絡。

《王冠》第一季,以愛德華八世退位與伊莉莎白的童年為回溯的大背景,講述承接天命的年輕女王與年邁首相邱吉爾交手斡旋、相扶相生的故事。撕裂為人與君主的雙重身分,女王在一次次沉痛抉擇中學習君權之道,最終無可奈何地,以對姊妹誓言的背離,正式踏上孤絕的君主之路。女王對君權的掙扎辯證,與不服老的邱吉爾對權力的貪戀難棄,互成對照。

到了第二季,在動盪時局下,女王持續探索君主身分的邊際,認知「君主無法仁慈」的冷酷本質,卻也挑戰「君主必然沉悶古板」的既定印象,更廣納建言,務求王室更近民心。而在婚姻岌岌可危的飄搖期,她與菲利普親王也終以對君權的共同認知,實現愛的平衡。當然以此犧牲的,是查爾斯王儲在菲利普全權把控下所經歷的缺愛童年。

王冠_The Crown_Netflix

王冠_The Crown_Netflix

來到第三季,雖然隨著時代演進,人們對王權的質疑未減,但相較對外在危機的疲於應付,王室成員所面臨的挑戰也漸漸轉向對個人心靈的求索。例如在本季中,女王既遭逢了對首相的錯看和皇室員工的背叛,也罕見地緬懷了自己無緣過上的飼馬人生;菲利普親王在母親過世後,遭遇失去信仰的危機;而女王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則迷失在婚姻的荒途,並在生死交關之際,讓我們見到難得的姊妹窩心時刻。

如果說第一季的核心是王冠之重,第二季是守護君權,第三季是心靈內觀,那麼第四季又是什麼?童話殞落是最輕易的解答,但別忘了,這一切戲劇化的衝突之所以成立,都是奠基在對人物既往的熟知上。

縱然我無意為查爾斯辯護,甚至恨不得手撕他和卡蜜拉這對世紀渣男渣女,但我依舊能理解他在第三季第六集自比英國西南的威爾斯、長久以來自我表達飽受壓抑的個人困境。同樣,雖然難以苟同菲利普的教育理念,但他走出缺席父親陰影,在戈登斯敦捱過艱苦歲月、重獲新生的過去,在第二季第九集也有充份描繪。由此,本季首集因蒙巴頓伯爵驟逝而引爆的那場略顯直白的父子對峙,方能成立。

同理,若非知悉女王過往與年邁男首相們的互動,也不會意識到本季開篇女王與首位同齡女首相柴契爾夫人的會面有多麼非比尋常——女王興致盎然地與柴契爾夫人分享她對閣員人選的猜測,這般旗鼓相當的明快氣氛還是頭一遭。而倘若不知道女王曾在第三季因未能及時在礦災撫慰民心留下遺憾,也不會對本季第八集女王堅持在制裁南非的議題中逾越憲政,批評柴契爾夫人缺乏同情心更有所感。

王冠_The Crown_Netflix

除此之外,女王在本季中對教子失敗的自責,以及對親密感的疏離,也能回溯到她在礦災事件中對個人情緒表達失能的自白,和她在第一季對母親教育失格的抗議。而女王與菲利普親王對查爾斯與黛安娜婚姻問題的次次迴避,固然間接導向最終的悲劇,但也絕非源自他們身為父母或君王的盲目傲慢。觀眾若追溯女王的成長軌跡,便能知曉,「無為而治」是君權制度賦予女王的權責必然,而她與丈夫對婚姻的理解,終歸是以自身為憑依。

多線並陳,象徵參照

《王冠》的一大成功,在於如何能將平板的王室日常與例行公事拍出驚心動魄的節奏。比如本季第三集,一場查爾斯的求婚戲,藉由多方對話的串連剪輯,也達致流暢輕盈的爽快。而多條敘事線的交叉並陳,更往往賦予鏡頭諷刺弔詭的多義性。如第一集,先是呈現在時局變遷背景下,王室成員各懷心思在異地度假,下一秒則是蒙巴頓伯爵遇刺的爆炸震撼。

在本季中,《王冠》也依舊擅長在同一集中埋置象徵性的參照。比如第二集,相繼造訪巴摩拉城堡的柴契爾夫人和黛安娜王妃形成鮮明對比,一雙外出鞋拉開兩人與王室的親疏距離,而一頭神祕的雄鹿,也成了貫穿始末的關鍵引子。又如第四集,乍看寫的是柴契爾夫人焦心尋子的脆弱,和在母親陰影下的交往障礙,實際上寫的卻是女王在育兒問題上的挫折,以及王室成員在尊貴光環下不快樂的內裡。

王冠_The Crown_Netflix

王冠_The Crown_Netflix

當然,還有第八集,女王在 1947 年生日當天的廣播演說與柴契爾夫人的求學經歷,也被高明地穿插並置。到了本季末,女王在授予柴契爾夫人功績勳章時所說的話,毫無疑問是對兩人關係的最佳註解:

「在我們共事的這段期間,人們傾向將焦點放在我們之間的諸多歧異,而忽略了我們的諸多共通點:我們出生在同一世代、我們都是基督徒、我們的工作倫理、我們的責任感,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對這個所深愛的國家的奉獻。」

身為觀眾,我們不得不佩服,編劇對細膩情感的把握何其之好。在第六集,僅以一場查爾斯和黛安娜的爭執戲,即寫出他們的深層渴望。當查爾斯脫口說出「我愛你」,劍拔弩張的氣氛即刻扭轉,軟化下來的兩人在瞬間達到內在共鳴:原來他們都渴望被青睞、被鼓勵。我們更由此確知,黛安娜在這段飽受折磨的婚姻裡,所渴求的不過是查爾斯發乎心底的愛。

歷史的廣博賦予了《王冠》深沉底蘊,熟練的編劇技法與生動的鏡頭語言,則讓這齣嚴肅優雅的歷史劇集有了毫不乏味的氣質。而有時,我們仍然難以辨清,那些令人戰慄的歷史輪迴究竟是敘事使然,還是家族宿命。就像第一代有愛德華八世為愛退位,第二代便有瑪格麗特公主的熾烈愛情。第三代有查爾斯王儲的真愛執念,第四代便有哈利王子的追愛出走。

女王的形與神

然而比起較真歷史虛實與人物真假,或許最重要的,還是回歸到這齣劇於我們個人的意義。

高中時代的我,曾手捧伊莉莎白二世傳記,興致勃勃手繪王室族譜。臨上大學時,津津有味地準時收看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的世紀婚禮。邁入社會,人生頭一次走進溫莎城堡,興奮難抑。疫情亂世,在地球彼端收看女王的公開講話,依然心受鼓舞。

王冠_The Crown_Netflix

這是我與《王冠》的私密連結。我對英國王室興趣的原初,不是對王子公主的浪漫懷想,而是對那位犧牲青春自由、承接王位之重的年輕女子的成長投射。那時的她,就是我對大人的想像——自信、從容、有擔當。而今,當我看著書中人終於躍於螢幕之上,明白了女王一路走來的堅毅膽識,才是讓我如此醉心這齣劇集的原因——「女王」不是綺麗的童話,而是我的精神信仰。

最後,附上現實中女王和菲利普親王的合照,兩位絕對是這一百年英國王室的顏值巔峰啊,不接受反駁(逃)。

王冠_The Crown_Netflix

#追劇吧 #影集 #王冠 #英國 #女王 #Netflix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婉兒 Cari
設計郝御翔
責任編輯曾勻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