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水與攝影大哥 EP3|他說,我不要拍那種美美的照片 feat. 豚

水水與攝影大哥 EP3|他說,我不要拍那種美美的照片 feat. 豚

作者汪正翔
日期02.11.2021

模特|豚(@chienchien_ch
攝影|汪正翔
展覽|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羅智信個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計畫緣起,請參考前篇

01. 水水的自拍術

水水看展的計畫進行到第三輯,我發現有一個難以克服的問題就是,一旦藝術與網美這兩個主題放在一起,就會讓人覺得是對網美的一種歧視。這裡面又有兩個狀況,狀況一是如果藝術的部份談得很多,網美的形象與言論就會像是一種陪襯,或著是硬要進行一種藝術的討論,好像這樣才能賦予網美及自拍活動價值。但是如果專注在網美自拍的文化,又不免讓人覺得這是對於網美的刻板印象。有些網美就會反應,其實他們平常也是會看展,也喜愛藝術。

更讓人頭疼的是,當攝影師是一位男性,從男性的角度去拍攝女性網美在藝術展覽當中的自拍,整個權力問題又更加敏感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設想了各種可能的方案,譬如讓網美遙控相機自拍,或是讓網美在展場的自拍成為像是數位產品發表會的網美照片一樣,是一種對於產品的開箱,但還是覺得怪怪的。結果編輯台忽然拋出了一個想法,為什麼不找一位生理男水水呢?說不定會產生不一樣的感覺。

汪正翔,水水看展,豚,羅智信

 

 

汪正翔,水水看展,豚,羅智信

於是在拍攝當天,我就看到豚小跑步過來,我照例跟他解釋了這個計劃,豚說:「可是我平常滿反對展場自拍的,因為我自己是設計師,我覺得應該要專心地看作品。」事實上豚從一踏進展場當中就開始掃視那些在展場拍照的人。「你看那邊那一對情侶,如果他們要拍照,他們根本不要來展場啊。」

豚的話一言驚醒夢中人。展場拍照其實不是問題,有些展覽就是設計好給觀眾來拍照的,所以現場光線會比較明亮,甚至會有設計好的拍照看板,我們先不管那個東西藝術不藝術,至少在那種展場之中,拍照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有些展場,特別是當代藝術的展覽,常常看起來暗暗的,要在這裡拍出美照,就像是要去夜店吃到飽一樣,也不是不可以,但明明可以去其他更適合的地方進行。

02. 在羅智信的展場拍照(並思考創作)

〈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展覽簡介是這樣寫的:「⋯⋯藝術家藉由大型沉浸式空間裝置,運用影像、聲響、氣味、物件等多重元素的交疊,引領觀者進入一個『壞掉的夜店』場域,在沒有明確方向與時間的遊走過程,思索人與物質交會之下可能產生的感知情境。」

當我要拍攝豚的時候,他特別地強調「我不要拍攝那種美美的照片」。於是他像是一個醉倒的人橫臥在展場當中的座椅一樣。我是不知道他是不是特別要搭配這個展覽,但是看起來真的就像一個在夜店之中喝茫掉的人。我覺得這個扮演非常有趣。因為這整個空間像是一個夜店的副本,但是大多數來這裡人行為舉止都非常的清醒。清醒地看作品,或是清醒地在展場拍照。所以究竟哪一種反應是比較「正常」呢?當代的藝術家可能都會把這個答案交給觀眾,我們不都說藝術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所以在展場幹什麼好像也沒有關係。

IMAGE
IMAGE

汪正翔,水水看展,豚,羅智信

汪正翔,水水看展,豚,羅智信

但是當代藝術畢竟製造了一個類現實的處境,這讓觀眾時時會去比對這個處境跟現實之間的關係。譬如豚在展場當中搜尋著現實的碎片,他說洗手台的水漬做得非常地到位。然後有一個定時打開的窗戶,小豚也非常地激賞。「這就很像那些在夜店的人一直玩到早上,然後看見了天光。」

也有一些地方是小豚覺得不夠「準」的。譬如他覺得整個展場看起來太乾淨,而且沒有夜店或是同志酒吧當中那一種放鬆的氣氛。小豚在這裡提出一個總結。「我覺得藝術家要不就是讓展場非常逼真,要不就是完全把它簡化,然後去談藝術自己想談的抽象的問題,現在有一點點夾在中間。」

汪正翔,水水看展,豚,羅智信

這裡有一個真的一點都不輕鬆的問題,那就是藝術當中的手段跟目的的關係。我發現對於小豚這樣設計背景的人,還有一些具有設計背景的藝術家,他們對於手段與目的關係會要求更清晰。但是這個標準也適用於藝術嗎?

這裡我們可以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往藝術裡尋求解釋,那我猜想這個作品可能與杜象的馬桶有一種對話的關係,如果馬桶作為一個非藝術之物在當年可以成為作品,那當代的「非藝術之物」是什麼?我們要如何使用這個非藝術之物,並且取消其實際的目的?在這裡手段跟目的的關係是荒謬的,因為藝術的目標就是反藝術。但是另一個方向是社會或某個學科的議題,從這個觀點,我猜想他在討論生物基因的問題,因為夜店的小便斗裡面感覺有各種體液的匯流。這裡藝術與議題之間就有著目的與手段的關係。

汪正翔,水水看展,豚,羅智信

汪正翔,水水看展,豚,羅智信

汪正翔,水水看展,豚,羅智信

但不管我們設想的主題是什麼,我與豚都覺得作品到主題之間似乎有一個距離。用豚的話來講,沒有辦法在看到作品的第一時間就受到震撼。「為什麼不更坦蕩直接一點呢?」小豚微微失望地這樣說,悻悻然地心情走出了展場,然後在展場的入口,豚拿起了展覽的自述。他看到作者寫了一段文字,大意是夜店裡的人喝下金黃色的液體,然後變成金黃色液體,人就成為了一個濾器。小豚忽然大喊,天啊,我想得太淺了。我也覺得有點慚愧。因為我們好像理解這個作品了,在這個半虛半實的展場當中,人不再是主體。而沒有比這個突然的醒悟更當代的事了——所謂當代藝術,不正是一種建立在語境而非實體之上的藝術嗎。但也不是說展場當中的一切都因為這段文字得到解釋,而是對我而言,文字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作品,有點像是觀念藝術喜歡玩的套套邏輯,不管展場之中有什麼樣的設置,這段文字在我腦中就已經成為了作品。

回到豚一直關心的問題,我們為什麼還要來到展場?如果作品在腦中已經發生,如果自拍在家裡就可以完成,如果喝下去跟尿出來的都是金黃色的液體。我用這個問句作為網美看展計劃的一個結語。

汪正翔,水水看展,豚,羅智信

#攝影 #展覽 #台北市立美術館 #羅智信 #汪正翔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汪正翔
攝影汪正翔
封面攝影與側拍潘怡帆 Crystal Pan
執行編輯吳浩瑋
責任編輯溫若涵、潘怡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