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是我們共創的時代記憶——專訪 KKBOX ╳  JL DESIGN,用數據構築風雲榜的聲音群像

聆聽,是我們共創的時代記憶——專訪 KKBOX ╳ JL DESIGN,用數據構築風雲榜的聲音群像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9.12.2021

整個訪問過程,KKBOX 總經理黃嘉宏始終掛在嘴邊的詞:「數據」。

說起數據總讓人感到冰冷,似乎人的行為在轉化為數字疊加相互後便失去了溫度。然而對黃嘉宏來說,數據不僅止於流量為王、用收聽次數定論歌曲成敗的制式思考,更是可以讓平台充滿人味、找到 KKBOX「獨特聲音」的利器。

黃嘉宏提到 Podcast 節目《耳邊風》,主持人馬世芳經常在節目中介紹歌手的創作歷程,或是一首歌誕生的故事——他以前常聽的音樂是什麼、誰的音樂啟發了他的創作⋯⋯既然聽眾對歌手創作的脈絡這麼有興趣,那未來,何不讓數據本身化為記錄的筆,一路寫下每個人音樂人生的編年史?

想像這樣一個故事:有個正在玩音樂的大學生,一直以來都用 KKBOX 聽音樂,也把自己的創作放到 KKBOX 上。沒想到有一天歌曲爆紅,他從素人變成一個創作者,也因為他自始至終都是使用同一個帳號,所以聽眾們可以回過頭翻找他的收聽歷程,在數據中拼湊創作的發生。

「你就可以讓大家知道,我雖然是一個 indie band 的主唱,但我就是喜歡聽芭樂歌。」

數據之前人無等差,創作者走下神壇,將最真實的樣貌展列在聽眾面前。而當下一個歌迷跟循著這樣的創作歷程得到啟發時,創意便可以持續地發生,無有窮盡。

音樂風雲榜:歌手與歌迷的一期一會

已經邁入第 17 屆的 KKBOX 音樂風雲榜,是數據最有力的體現。平時平台上就有「即時榜」「日榜」「週榜」,體現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等聽眾的樣貌,並根據每年平台上的年度累積點聽次數,頒發十大風雲歌手,邀請得獎歌手登上風雲榜舞台。

在 PTT 韓星板上曾有鄉民發問,為何 Super Junior 的粉絲總會團結起來,衝刺歌曲在 KKBOX 上的排行。而文章下方不少粉絲解答,之所以大力聆聽,只是希望自己支持的歌手能夠因此登上風雲榜舞台,經年累月下來,儼然成為粉絲與偶像的一期一會。

IMAGE

KKBOX 總經理黃嘉宏 

IMAGE

第 17 屆音樂風雲榜統籌賴筱茜

IMAGE

第 2 屆 Podcast 風雲榜統籌鄭偉銘

第 17 屆音樂風雲榜的統籌賴筱茜是這麼看待在風雲榜上,歌手與聽眾的雙向互動:「對於用戶來講,他可以因為自己的聆聽行為、因為這一整年的付出,有機會到現場去支持他所喜歡的歌手。那對於歌手來講,他在風雲榜這個舞台可以很好地用他的表演和 talking,去好好感謝歌迷。」

聽眾參與性也成了 KKBOX 獨一無二的平台體驗,既然收聽行為能夠轉化為實際的現場表演,粉絲的每一次播放都搭乘一座通往風雲榜的橋樑,即使是其他平台的用戶,為了讓喜歡的歌手登上風雲榜舞台,也願意在 KKBOX 上出一份心力。

未來,KKBOX 希望數據不只讓聽眾單向看見歌手的創作軌跡,也想讓歌手看見聽眾,每一張清晰的臉目。黃嘉宏表示,雖說粉絲的愛無法被數字量化,但收聽一次與收聽五十次總是存在差別,而這樣的差別對創作者來說,顯然更為直觀有力。

他以演唱會搶票為例,總會發生許多一路陪伴的鐵粉,在重要關頭卻敗在手速不如人的案例:「很常聽到這種描述——你每張 CD 我都有、你所到之處我都跟隨著你。」將聽眾齊頭式地放在同樣的起跑點,雖然公平,卻難免有所缺漏,同時創作者也難以保證,最終進場的究竟是終極鐵粉,又或者只是一群超級金手指。

當行為沒有被透過某種形式展現時,創作者永遠不會知道聽眾與自己之間的關係是什麼;而因為有了點聽數據做為支持,歌迷的行動得以直觀地被創作者看見:「你的行為已經赤裸裸地攤在那邊了,你就是在我的表演上,最能夠跟我有互動的人,所以我應該直接邀請你來參加我的表演。」

IMAGE

吳卓源於第 16 屆風雲榜演出,這是她首次成為「年度風雲歌手」。(圖片提供:KKBOX)

 

IMAGE

每一年風雲榜都嘗試突破,圖為第 16 屆風雲榜擴大舉辦為「2021 催下去音樂節」,連續兩天有表演、市集、戶外舞台。(圖片提供:KKBOX)

「表演者在台上的時候,他可以很清楚知道台下就是誰,這些人今年花了兩三百個小時在聽他的歌,他可以直接在台上 shout out:我知道台下有你,你就是今年聽我的歌最多次的人,感謝你。」

黃嘉宏分析:「就跟現在很多人訂 Netflix,也訂 Disney+ 也訂 MOD,你可以都訂。因為每個不同的產品、每個不同的品牌給你的價值是不一樣的,你就會去選擇不一樣的方式,來支持你所要支持的產品跟結果。」透過數據,他們最終想要凝聚的還是獨一無二的關係。

Podcast 風雲榜:不只是風雲榜

在台灣的媒體編年史上,2020 年大概會被記載為「台灣 Podcast 元年」,這一年 Podcast 創作者風起雲湧,節目數量爆發式成長。KKBOX 在這股熱潮中看見了「聲音」的可能性,並開始反思平台的定位:人聲和音樂一樣,都能在某個時刻啟發靈感、療癒人心。因此在去年 KKBOX 正式推出 Podcast 服務,從單純的音樂串流平台,進化為更加全面的聲音社群品牌。

也由於收聽 Podcast 的語言門檻相對較高,相較音樂更多了一份在地性,作為本土的聲音平台,KKBOX 懷抱對在地創作者及推動產業有著一份責任的自覺,在去年就舉辦了第一屆的 Podcast 風雲榜,和音樂風雲榜有著同樣的遊戲規則:根據平台的收聽數據選出十個「年度風雲Podcast」節目,並透過頒獎典禮實際鼓勵這些創作者。

因為在乎每一種聲音之於聽眾的力量,所以不只音樂,Podcast 創作者同樣需要被鼓勵。

根據今年 Podcast 風雲榜統籌鄭偉銘的觀察,Podcast 領域還是以素人創作者居多,包括人稱「三本柱」的《百靈果NEWS》、《Gooaye 股癌》、《台灣通勤第一品牌》,原先都是以素人身份開始經營。他從中覺察到獎項的珍貴意義:「這些素人默默地在經營這些節目、做這些東西的時候,能夠有一個認證肯定,對他們來講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們一直想要讓 Podcast 風雲榜成為一個認證,不只是認證你的流量,更是讓所有業界的人都來認證,這是我們年度最想推薦的節目。」在數據總結的「年度 TOP 100」之外,Podcast 風雲榜也另外設立了「年度最佳節目」、「年度最佳主持人」和「年度最佳新進節目」三個票選獎項,參照奧斯卡式的業界評選投票,讓平台上的 Podcast 主持人們,在兩輪投票之後選出得獎者。

「如果全部以流量來看,說不定還是會有一些遺珠之憾,但是我們覺得你認真做出節目、製作精良的節目內容,那真的值得被推薦。當我們業界的人一起票選出來,那個認證感、口碑性和合理性,會非常受到注目。」

IMAGE

2021 PODCAST 風雲榜頒獎典禮。(圖片提供:KKBOX)

IMAGE

2021 PODCAST 風雲榜頒獎典禮。(圖片提供:KKBOX)

第一屆的票選結果,由獨立媒體《報導者》製播的《The Real Story》囊括「年度最佳節目」和「年度最佳新進節目」兩項大獎,而「年度最佳主持人獎」則由「鬼島之音 Ghost Island Media」拿下。主持人李菁琪代表鬼島之音團隊領獎時,感謝所有 Podcast 創作者們讓這個世代得以百花齊放。

而 KKBOX 堅實地做為一方土地,孕育這片滿滿盛開的花海。

延伸閱讀
IMAGE
事前提供給他的訪綱打滿了筆記,說是給自己看的。十年記者生涯,從來不是每件事都能充份準備之後才開始。他是認了。做 Podcast 也是。

我們要讓你可以營利為生

雖說百花齊放,更多的卻是風吹雨打後花謝落土,攤開後台數據,撐不到十集就草草停更的節目比比皆是。單打獨鬥的個體戶創作者們,從企劃錄音剪輯到社群互動,通通得由自己一手包辦,而且只能趕在下班後的業餘時間完成。如此用愛發電,往往在還沒得到充足的回饋時,熱情就已燃燒殆盡。

而少數能撐過二十集的 Podcaster 們,在規劃節目長期目標時又得面臨「觸及」和「獲利」的兩難抉擇:若開啟付費訂閱模式,無可避免會限縮節目受眾的人數或收聽次數;而若想保持節目的開放性,又難以從中得到穩定的利潤或實質回饋。

於是在今年的 Podcast 風雲榜中,KKBOX 史無前例地為 Podcaster 們舉辦了業務媒合活動,當創作者來到現場時,帶走的不僅僅是獎牌和餐盒,更是真正能和廣告業務彼此互動、了解的珍貴機會。

新興的 Podcast 市場中,創作者和廣告商隔岸觀望,一邊是對 Podcast 產業不熟悉的業主,另一方面則是對商業合作陌生的素人創作者。「其實有非常多的廣告商,他們對於 Podcast 圈還是一片迷霧——聽是有在聽啦、但要怎麼合作呢?數字的依據是什麼呢?到底是誰在聽你的節目、男女比例和年齡分佈是如何?如果我的產品下在你的節目,那是合理的嗎?」

IMAGE

「有些 Podcaster 也會想說,我到底要怎麼報價?我這樣報會嚇走廣告商,還是報太少我自己虧到?」

KKBOX 藉由 Podcast 風雲榜的業務媒合活動,創造了創作者和廣告商得以透過數據認識彼此的機會,目標精準,各取所需。Podcaster 們從中獲得實質的利潤回饋,原先業餘的興趣可以轉換為正職工作,單打獨鬥的創作型態有機會發展成專業的團隊分工,有了更多專業角色的加入,Podcast 節目才能不只停留在一時的熱潮,邁向更為成熟的產業模式。

自己也是個 Podcaster 的鄭偉銘說起這些規劃時格外讓人信服,產業推手又斜槓創作者的他觀察到節目永續經營的關鍵動力,並且將之放入 Podcast 風雲榜的理想目標:「我們既想要認證你做得真的很好,也要讓你可以營利為生。」

「我們」的想像

談到第 17 屆 KKBOX 風雲榜的主題「Our Voice #就是我們」,賴筱茜首先丟出一個靈魂拷問:「風雲榜經年累月會聽到一種聲音,大家看到舞台上的表演者會說,這是誰、我不認識!甚至會有卡司一年不如一年的評價出現。但是這件事情讓我覺得很困惑——如果這些都是大家聽出來的聲音,那為什麼會有這樣子認知的斷裂?」

這些「我們的聲音」,本該是由聽眾在平台上的點聽,音樂人及 Podcast 創作者三方共同創造的結果,但最終這個建構了風雲榜的「我們」,究竟是不是每個人心中的「我們」?如何讓聽眾看見自己也身在共創風雲榜的過程之中,於是成了 KKBOX 團隊最大的挑戰。

為此,KKBOX 找來了曾操刀兩屆金馬獎、四屆金曲獎的 JL 創作主視覺。面對邀約,JL 創意總監蔡卓翰說,「我們希望不只是做一個漂亮的視覺而已。」

IMAGE

JL 創意總監蔡卓翰(右)、副創意總監魏良恩(左)

而整個主視覺的誕生,恰好也是 KKBOX 與 JL 雙邊共創的火花——由 KKBOX 提供一連串不同年齡、性別、身份和場合的數據和歌單,JL 將這些數據實際化為聆聽聲音的人物,出現在畫面各處。視覺裡的這些人,就是每一個「我們」,擁有飽滿的立體模樣。

JL 用提問作為創意思考的起點,「大數據背後代表的是什麼?它代表的是一種互動、是每一個聆聽音樂的人,他們就是這些大數據的產出者。所以我們才會選擇一個一個聽音樂的人,把這些此刻正在聽音樂的我們組成起來。」

IMAGE

第 17 屆音樂風雲榜主視覺。(圖片提供:JL)

有在午休時偷閒聽音樂的上班族、有在音樂中追逐節奏的跑者、有在青春裡看見時光流動的高中生,有拎著 chill 的心情慵懶走向洗衣店的少女⋯⋯副創意總監魏良恩更提醒:四種人物形象之外,畫面邊緣有留白,這是為了讓每個人填上自己的空間——人們持續創作,數據持續轉動,聆聽永遠是現在進行式。

於是整個視覺也像是一個邀請:若你也想在「我們」之中找到自己的樣子,歡迎加入。

KKBOX 大宇宙

最終的主視覺成品充滿了解構和重組、破壞與重複,第一眼衝擊,第二眼感受到其中的力道——以鄭偉銘的話來說就是,「這很潮欸!」

蔡卓翰接續提到:「這些生活不同的樣子可能滿亂的,但是後來我們嘗試下去,覺得它很像台灣。因為我覺得 KKBOX 就是一個源自台灣的音樂串流平台,其實它很有台灣的樣子,是一種拼貼重組,可是卻很有生猛的力量。」

IMAGE

第 2 屆 Podcast 風雲榜主視覺。(圖片提供:JL)
 

他們有意把台灣的日常暗藏在設計之中。魏良恩舉例:「比如今年台灣面對疫情升溫,前所未有地出現了大量的實聯制 QR code,於是我們把風雲榜網站的 QR code 也塞進畫面中。」就像街上門前無處不在的掃碼實聯制,不僅符合時代的脈動,同時也是個順理成章的驚喜彩蛋。

又或者他們為每一個人物設定飽滿的內心小劇場,衣衫拘謹的上班族卻穿著搖滾樂團的長襪,手機殼上的 X JAPAN 洩漏社畜人生背面的叛逆與瘋狂,彷彿鄰座同事的上班日常。

一顆顆精心擺放的彩蛋是 JL 的巧思,同時也是野心的延展。每一個元素打開,都可以另外自成一種可能,讓設計成為有機的動態循環。

此時黃嘉宏在一旁語出驚人:「其實這個視覺裡面有非常多可以被拆解出來,講成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那它是不是一個小說宇宙觀?其實你去看每一個歌單的拆解,它可以延伸成一個影集、一個電影,它可以延展出非常多東西。」

聽起來像是一個 KKBOX 大宇宙?

也許在明年的主視覺,苦悶的上班族辭職解放搖滾魂、高中生進了大學成了聽團仔……當下的每一步都留有未來的線索,屬於當代的聲音隨時加入,就像已經十七歲的 KKBOX 和風雲榜,可以在原有的地基之上,已經準備好發展出品牌的嶄新生命。

 

第 17 屆 KKBOX 音樂風雲榜
時間|2022.02.26
地點|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索票活動相關資訊,請見官網。將於 2022.01.06(四)14:00 開放索票,座位有限,敬請把握。

#KKBOX #podcast #演唱會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陳劭任
攝影李盈靜
視覺統籌潘怡帆 Crystal Pan
責任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