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一跳,長大還在做這怪東西──專訪張徐展✮奇怪寶貝馴獸師✮也是張喜展

嚇一跳,長大還在做這怪東西──專訪張徐展✮奇怪寶貝馴獸師✮也是張喜展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0.08.2023

寫 E-mail 給張徐展,會得到一封署名「張喜展」的回信。

不只信箱,臉書和 YouTube 上的他也都叫張喜展。一度有朋友誤會,私下問他是否真的改名,張喜展只好發臉書澄清,略帶崩潰:「"張喜展"是我的網路ID啊啊啊啊!!!!!」

張喜展

爸媽和住在萬華的姑姑們一直都習慣叫他張喜展,台灣國語,張喜展張喜展,從小喊到大。張徐展和姊姊有事沒事就愛學爸媽的台灣國語,包括叫自己張喜展。況且張徐展其實姓張徐,單名展,別人叫他徐展他聽起來奇怪,叫他展也彆扭,乾脆就叫張喜展,一勞永逸。

張徐展是新莊新興糊紙店的第四代,打從曾祖父張根乞在台北大龍峒創立茂興齋糊紙店開始,整個家族已經跟紙紮生活 120 年了。

喪葬迎神的世界,本就少有喜感。

IMAGE

前陣子羅景壬拍的一支勞動節形象短片,出身紙紮之家的孩子在學校被同學說,「你爸就是做死人骨頭的啦!」張徐展立刻在裡頭看見自己。

2015 年的第一次個展《自卑的蝙蝠》,展覽空間吊掛著紙紮偶,滿室的蝙蝠巢穴是他小時候的房間,店裡滯銷的、還沒交貨的紙紮品,就掛在睡床之上,每晚與他對望。

展覽簡介裡張徐展為自卑寫下註腳:「是對於家族文化生存困頓而悲頌的黑色童話。」那幾年糊紙店因為傳統工藝式微,一度三個月接不到一張訂單,但父親身上又揹著糊紙店的百年榮光,只能一再苦撐。在家族的困境之外,張徐展沒寫出來的是,那些蝙蝠裡也有一隻因為紙紮而曾經自卑的自己。

喜感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磨練出來的。在被同年紀的小朋友問「你們家做紙人的?」那些時刻,張徐展和姊姊從不閃避,只會笑著回,「對啊,你需要我們可以便宜打折賣給你。」

但張徐展又說,那不是反擊、不是賭氣,只是覺得每個故事都該有個喜劇收場。

家族和他的喜劇轉捩點在 2016 年。那時,來自法國的策展人 Patricio Sarmiento 偶然發現了糊紙店,幾個紙紮人偶和靈厝於是隨著爸爸姊姊到了羅浮宮,又回到台灣的報紙上。接著《彼岸之嫁》《同學麥娜絲》相繼找上門訂製劇中用的靈厝,新興糊紙店在國際和本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他連要為自己自卑也找不到理由。

「我原本做《自卑的蝙蝠》是要道別——跟這個作品、跟這個行業做道別,想要留個紀念。但後來那種悲觀開始有了轉變的契機,因為紙紮已經重新被看待。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四代的葬儀紙紮技藝,在張徐展這一輩走向世界了。他和姊姊時常受訪,從新興糊紙店的歷史到張徐展自己的創作,都廣受注目。他不是不會說那些「大的詞」——不管是採訪或映後座談,他可以不空拍地大談影像理論和手作細節,但觀眾的注意力,總忍不住被他自成一格的說話 tempo 吸走,還夾帶大量諧音哏和語氣助詞。

從美術館到電影院,觀眾散場時往往印象深刻的是:藝術家講話真 khiang 真好笑。

IMAGE

奇怪寶貝訓練師

不當導演或藝術家的時候,張徐展叫自己奇怪寶貝馴獸師。

奇怪寶貝重在奇怪,《熱帶複眼》裡不斷變形的鼠鹿、《Si So Mi》裡跳著死亡之舞的老鼠,都比尋常的可愛動物多了一分獵奇。「我不太喜歡一般對動物的那種想像,就是很刻板的可愛、融化[註]。我覺得大家對動物有種過度的刻板印象。」

張徐展人生中第一次遇見的奇怪寶貝,是一隻即將溺水的老鼠。

「印象深刻對死亡擦身的記憶,是烙印在童年回憶裡那陽光灑落的中午,一桶裝9分滿的水,以及浸在籠子裡尋求脫逃的老鼠。」——《Si So Mi》影片簡介

後來那隻將死的老鼠繼續繁殖。糊紙店旁是佔據一整條馬路的傳統市場,而市場裡最多的是老鼠。活的死的,扁掉的或肚破腸流的老鼠,最終組成了《Si So Mi》中的西索米大樂隊。

拍攝之前,張徐展認真地為老鼠們畫了舞蹈分解動作,就連死亡也獨具喜感——伸手是溺死的掙扎、抬腿是踩中捕鼠器;左顧右看是為了過馬路閃車、四肢僵直是誤食老鼠藥。而破肚而出的紅色腸子掛在老鼠脖子上,喜氣而招搖。

IMAGE
IMAGE

糊紙店的店面就在一樓,過客不只有老鼠,還有各種奇形怪狀的流浪動物。「我印象很深刻,有一隻馬爾濟斯斷了一隻腿,就用跳的跳到我們家。我從小看的動物都是不完全的。

後來那隻跳跳馬爾濟斯被媽媽好心收留,但不久後又自己跳著離家出走。陪伴他們比較久的是另一隻流浪狗,名叫小黃,幾年之前過世了。

有幾次小黃得皮膚病,媽媽聽朋友推薦把藥水搽在小黃身上,狗狗全身變成紫色,不可愛,看起來很怪異。後來小黃老了,走路時後腳沒力,只能用前腳拖著下半身前進,拖到半路來不及尿失禁,就會安靜地看著旁邊的人。

有時候張徐展想對牠表示親近,也趴在地上,學小黃拖著身體的動作,給狗看。

「但是那時候我最驚訝的是——哇原來動物會老喔,跟人一樣。牠跟我們刻板印象的可愛貓狗不一樣,牠也有牠自己生命歷程的變化;牠會覺得開心,或者是牠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

那些不完全的奇怪寶貝,最後都成了他創作裡的主角,而對張徐展來說,這些髒的臭的爛的,就是生活的樣子。「你看迪士尼公主旁邊,就會有蝴蝶有小精靈,有很多可愛的動物陪她。可是我生活的地方——你知道新北市就是沒有蝴蝶、沒有小仙子,根本就沒有啊!

沒有蝴蝶,只有肉攤上到處飛的蒼蠅和偶爾在各處爬的蛆蟲,最後蒼蠅飛進《熱帶複眼》,成為一雙旁觀的眼睛,而白蛆則爬成《Si So Mi》裡的一列紙條蟲。他印象深刻的是,當《Si So Mi》去到歐洲展覽時,一個觀眾看著展場角落扁掉的老鼠,笑了。

他才發現原來新北市的死老鼠,法國人也看得懂。

「因為它不是符號化的台灣、它是一種生命經驗的台灣。然後這種生命經驗其實在跨國展覽的時候,它的語言更強烈——尤其我又先把傳統紙紮的符號拔掉,但這個生活觀察還是可以穿透到各個國家,創造共感的經驗。所以我才意識到,我只要觀察自己平常的生活,然後把那些東西變成創作,那這個東西就會是很獨一無二的。反而不用去模仿別人在做的東西,而是直接從內在挖掘就好了。」

IMAGE

別人也聽得懂的話

幾個月前張徐展開始找英文家教學英文,為了在國外展覽時,至少能把話講好。

第一堂英文課,學的是專有名詞正名,他才知道以前自己常用拿來指稱紙紮的 joss paper,其實指的是紙錢,而紙紮的正確說法是 paper offering,紙藝提供。

用錯的語言說話,沒有人聽得懂。

過去接受《鏡新聞》訪問時他說,「愈在地愈國際,它其實中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說,我們如何去用大家都懂的語言,去講我們自己背後的事情,把那種文化隔閡打破。」後來他找到那個所謂大家都懂的語言,是民間文學中的母題(motif)。

《熱帶複眼》裡,披著動物外皮的小人一步三變,鼠鹿狐狸老鼠輪番切換,分別截取自不同地區的民間故事變體:以印尼的鼠鹿過河故事為本體,類似的故事,在日本是兔子與鱷魚、在中國則是老鼠與水牛。不同文化的觀眾,都能在動物變形中看出世界共通的寓意,卻也能在其中指認出自己的身世符碼。

說了一個故事,全世界的人都能聽懂,卻也能各自聽見不同的訊息——張徐展對母題深深著迷。

最早感興趣,是在拍《Si So Mi》的時候。他在研究台灣喪葬文化途中,偶然發現傳統喪禮中的西索米西樂隊,名稱來自悼亡樂曲開頭的三個音符:Si、So、Mi。再循線往上追查,原曲原是來自德國的歌曲〈Ach, wie ist's möglich dann〉,1938 年被好萊塢愛情電影《Three Comrades》反覆使用,音樂於是成了浪漫愛情的代名詞,後來台灣有了自己的翻唱版本〈我怎能離開你〉,鄧麗君、蔡琴和費玉清都曾翻唱過。

關於愛情的主題曲,飄洋過海到了台灣,卻成了喪禮上送走亡者的熱鬧配樂。「在台灣這些外來文化會被在地化,而且它的象徵意義會轉變,我覺得這個反差很有意思——所以我開始想說,我可不可以找一些台灣有的東西,它在國外也有,只是它被重新詮釋不同樣子,才會有整個『複眼宇宙』的概念,在美術館長出整座《複眼叢林》。」

遇上鼠鹿過河的故事後不久,張徐展前往印尼日惹參與駐村計劃。來到故事的原產地,他在書店市集裡買了鼠鹿的故事書,也和當地的年輕人交流民間故事的保存現狀,那些觀察都被他寫在駐村報告裡:

「事實上這樣著名的⺠間故事,到了當地,才發現原來就連⽇惹當地的年輕⼈也不⾒得能夠完全的說出細節,雖然細問後,仍還是記得有⼀個著名的⿏⿅過河故事,⼝說的描述⼤致是『⿏⿅透過聰明機智,欺騙鱷⿂然後腳踩著鱷⿂過河』,但總體發現如同台灣的⺠間故事⼀樣,這些記憶會在當地⼈中成為潛移默化的價值觀,但運⽤在實際⽣活的層⾯則上不算太多。」

IMAGE

《熱帶複眼》劇照

 

IMAGE
IMAGE

而《熱帶複眼》之所以融匯了鼠鹿過河在各個文化地區不同的變形,也和那一趟駐村有關。「因為我去印尼駐村,所以作品也一定要跟印尼有關——可是我又不想要跟一個跟我無關的地方有關,所以我想說,我要跟台灣也有關,就慢慢從那個文本連結連結、擴大擴大。」

一開始做《熱帶複眼》的時候,某天工作室飛裡來一隻蒼蠅,到處碰壁,找不到可以飛出去的出口。對張徐展來說,母題就是那個突破文化界線的窗口,裝上共同的語言之後,陌生的故事於是有了交流的可能。

不只是紙紮這件事

後來那隻蒼蠅一路飛到金馬獎。去年《熱帶複眼》拿下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張徐展在頒獎台上有感而發:「我覺得台灣動畫不只是可以做給小朋友看的卡通,它一定也可以是非常有趣的藝術電影。」

說出這句話的當下,他心裡想的是那些景仰已久的動畫大師——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他不久前才在薩格勒布動畫影展上和偶像相見歡;斯凡克梅耶(Jan Švankmajer),同一趟歐洲旅行裡,他不畏艱苦地扛回一大張大師的原畫。

儘管心裡有那些大而重的名字,但回到最初被影像啟蒙的瞬間,還是一部給小朋友看的卡通:《神奇寶貝》

IMAGE

IMAGE

「小時候看的時候,會覺得原來可以用影像來做這些事情,很喜歡蒙太奇所創造出來的效果。」

然而當時的張徐展還不懂得做影像,只知道做紙紮。小時候全家人一起待在客廳做家庭手工,從紙紮靈厝到金童玉女,流水線一氣呵成而且缺一不可。難得有空閒的時候,他喜歡躲回房間繼續做自己的小手工,用黏土和剩下的糊紙材料,做成卡通裡那些嚮往已久的角色玩偶,精緻度堪比工廠出產的玩具。

「那些我媽不給我買的玩具,我就用黏土來做給自己,滿足一種沒有辦法拿到的渴望。」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長大之後開始對拍片感興趣,他先把紙紮放在一邊,做的頭幾部動畫短片都是手繪動畫,因為紙紮已經夠熟悉了,他想學的,反而是那些影像的手工藝。

「我覺得影像的技法已經隔了一個行業。影片要好看不是只有美術好看,而是它的整個編導結構,都需要一個導演去調度,我覺得這是一種知識技術——我怎麼判斷這個鏡頭放哪裡、怎麼讓觀眾覺得被帶入到劇情裡面。這其實就是一個導演能力的學習,而那不是你在談紙紮這件事情,就可以解決的。

在糊紙店最困難的時候,媽媽提議,乾脆就把店收了吧。於是他又開始撿起曾經的廢報紙和糨糊——但這回,他帶著一雙拍電影的眼睛和手回到紙紮的世界。

開始拍紙紮偶的停格動畫後,許多人讚嘆他把傳統工藝翻新出不一樣的模樣,但對張徐展來說,所謂的新不是紙紮,而是影像。「那麼多傳統的工藝在所謂轉型的時候,還是在原本的框架裡面——它還是在本來傳統行業可以延伸的範圍裡面去做延伸,就只是賣你更多東西,然後把它做更精進而已。」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從影像視角出發做成的紙紮,外觀因此和傳統糊紙品有些不一樣,充滿皺褶的外皮、可動的小關節、用 PVC 和玻璃紙揉合成的水面,都是在懂了影像之後,才開發出紙紮的新樣子。然而內裡的工藝手法,卻也都還是小時候學的那一套。他常常想像五六歲的自己,遇上現在還在做紙紮的張徐展:

「如果小時候的我走進工作室,在裡頭看到現在的我,他可能會嚇一跳,覺得竟然還有人長大了還可以繼續做這些怪東西。創作有時候就是為了要維持住這種純粹感吧。」

IMAGE

不會只有一個人

像小時候看完《神奇寶貝》後,回到房間用黏土報紙複製一隻皮卡丘,現在的張徐展還在創造每一隻屬於自己的奇怪寶貝。工作室架上一隻隻老鼠兔子和青蛙,幾乎都有名字——每個名字都是他的工作夥伴,抬頭一看大家都在,好像一群人始終都在一起。

《神奇寶貝》帶給他的不只有影像的啟蒙。後來張徐展叫自己奇怪寶貝馴獸師,多少也有些想跟一群人組隊打道館的夢想。

很後來地回想,他之所以著迷於《神奇寶貝》,也是因為那種「一群人齊聚的感覺」——「我很喜歡那種日本卡通帶來的哲學經驗:像小智身邊有很多很多不同的神奇寶貝在陪他,而且每一隻都有不同的屬性,他可以透過跟很多人一起合作,然後一起去闖關。」

那樣的齊聚,不是只關於熱血。「我也很期待台灣的藝術家像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都會有個黃金年代:他一定會是一群人,不會是只有一個人。

而當一群人聚集,就成了時代的聲音。

IMAGE
IMAGE

「再過五年十年,我們這群人會變成什麼樣?我在想那個時候,這世代的審美就由我們自己來決定,而不是別人來幫你決定。這樣思考,就會更大膽地做一些影像上創造性的判斷。你會覺得當一個東西有創新,都是可以偷偷嘗試的,反而不會被太多那種『我看不懂啊』的聲音影響。」

從 2015 年的第一次個展《自卑的蝙蝠》開始,他確實感覺到,有人正隨著他的腳步靠過來。今年四月,張徐展的四部動畫短片分別在誠品電影院和影視聽中心聯映,走進電影院看短片的觀眾,大大超乎藝術家的想像——這樣的作品是會有觀眾的:來自影展的、來自劇場和設計的、來自藝術學院和文史學院的,都是觀眾。

「以前都會覺得,你拍片就只能面對影迷或是大眾,大家就會跟你講說,一般觀眾想看什麼。但現在分眾的時代,我們有個新的可能:只要把自己想做的東西做到好,就可以把這群小眾聚在一起 。」

IMAGE

映後結束的簽名時間,有影迷找上張徐展,問他「你記得我嗎」。他不記得對方的名字,但知道那是從第一次個展就死忠跟隨他到現在的骨灰級鐵粉。他還在消化粉絲在心裡的重量。

「他是每個展覽都會去看、書也會買,甚至有的還很熱情地幫我做圖的那種。我以前沒有想過,原來藝術家有粉絲。我以為只有歌手、演員跟唱歌偶像類的才會有粉絲。」還有幾位影迷告訴張徐展,從小看他的作品長大——「我有那麼老嗎!」

但不管粉絲屬性是什麼,每一個不走尋常路的奇怪寶貝,都歡迎跟上他的隊伍。

奇怪寶貝馴獸師熱血滿檔:「我會讓他們有寶可夢『跟對人了』的那種感覺。


|本篇所有的「」,皆為張徐展本人要求加入

#張徐展 #熱帶複眼 #Si So Mi #新興糊紙 #動畫 #紙紮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專訪統籌・撰稿陳劭任
視覺統籌・攝影潘怡帆 Crystal Pan
造型・視覺設計陳楷恩
妝髮Riz
設計協力周筱晨
紙紮媒材顧問張宛瑩(新興糊紙文化)
劇照來源金馬影展 TGHFF
核稿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