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盡可夫」奧黛麗赫本、「噴火尤物」瑪麗蓮夢露⋯⋯活在電影本事裡的好萊塢黃金時代女神
1955 年,瑪麗蓮夢露最經典的電影一幕首度登上台灣的大銀幕,地鐵開過,排風口的風吹起夢露的裙擺,瞬間成永恆。當時影廳裡的觀眾,或許沒有意識到自己正見證一個巨星的誕生,只知道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七年一覺飄香夢》。
至於後來人們口中的《七年之癢》,那都是後來的事了。
2024 年金馬經典影展以「巨星的誕生」為題,好萊塢黃金時代的電影女神一字排開:英格麗褒曼、奧黛麗赫本和瑪麗蓮夢露,凱薩琳赫本、貝蒂戴維斯和伊麗莎白泰勒,名字鎏金閃爍。當 21 世紀的觀眾早已習慣用仰望的視角看向這些巨星,古早戲院裡的電影本事帶我們重回上一個世紀的眼光。
本文為 BIOS monthly 與電影本事收藏家人狼屋合作,重回當年戲院宣傳用的電影本事,看見女神們是如何被帶到台灣觀眾的面前——起初甚至連她們的名字和電影片名,都未必是我們熟悉的。
在《七年之癢》之前,有《七年一覺飄香夢》,電影譯名的多重宇宙在老電影裡並不少見,本次經典影展放映的片單裡,就有好幾部片擁有兩種以上的翻譯片名,包括兩種譯名都耳熟能詳的《日落大道》和《紅樓金粉》,又或者是版本眾多的《瑞典女王》《瓊宮恨史》《克莉斯汀女皇》。
在台灣過去的戲院生態裡,電影重映是家常便飯,多的是相隔五年十年便重新放映的例子,而許多時候戲院為了吸引新的觀眾進場,往往會將電影包裝成新片上映,這時候最有效的包裝方式,當然就是將電影另取新的片名,誘導那些以為是新電影的觀眾掏錢買票。但有時也有商業詭計之外的迫不得已,另一種常見的情況是電影遭遇審查禁演,戲院只好換上新的譯名重新闖關。
而在各戲院翻譯一綱多本,尚未定名的年代,奧黛麗赫本也曾經是「奧德麗赫本」「歐黛麗赫本」,英格麗褒曼的初代譯名則是「殷格麗褒曼」,有時甚至在同一張本事中,還會出現兩種不同的寫法,比起翻譯,其實更接近筆誤。
當年台灣的電影本事中,這些女神們最常共用的關鍵字,是「艷」——只要是愛情片,必定有「香艷」「艷情」,只要是女星,便想盡辦法冠上艷星。最可笑的例子是凱薩琳赫本主演的《誰來晚餐》中,飾演赫本女兒的 Katharine Houghton 在本事上硬被冠上「青春艷星」的頭銜,殊不知《誰來晚餐》是她第一部電影,拍完後迅速離開幕前,轉往舞台劇和劇作家發展,與艷星毫無相關。
在一眾女星當中,最常被大肆炒作的,當然是以性感形象闖蕩的夢露:《七年之癢》的本事用詞極盡香艷能事,「影迷偶像 噴火尤物」「肉感性感撩人心魄」「台灣觀眾眼福不淺」,字裡行間彷彿是色情片,其實電影裡的尺度,也不過是露出一對大腿而已。另一部同為比利懷德名作的《熱情如火》,無論如何也一定得和「香艷」扯上關係。
1957 年,夢露拍攝電影《遊龍戲鳳》(The Prince and the Showgirl),電影宣傳詞直接借她和甘迺迪的緋聞大做文章:「拍完本片之後方有甘家故事,可惜收場不同,一喜一悲互異。」語氣尖酸,消費緋聞不遺餘力,完全忽略夢露本身的演技成就及個人魅力。
也因為夢露充滿傳奇與耳語的一生,當時的影壇出現了許多影射夢露生平的低成本電影,即使從情節到演員都沒有出現夢露的名字,戲院依舊以《瑪麗蓮夢露秘史》(The Sex Symbol, 1974)這樣的片名大加宣傳——當然,「甘家兄弟」的名字也沒放過。
比起當年電影宣傳對瑪麗蓮夢露的輕薄(及刻薄),原本形象優雅高貴的英格麗褒曼,感情生活反倒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1949 年,英格麗褒曼應羅塞里尼之邀,前往義大利拍攝《火山邊緣之戀》,戲成殺青,褒曼和羅塞里尼的婚外戀情也開花結果,隔年兩人生子成婚,英格麗褒曼離開美國的丈夫和女兒,自我放逐至義大利,遠離好萊塢長達 7 年。
這樣一段轟轟烈烈的影壇軼事,對那個年代的電影宣傳而言想必是值得大肆渲染的素材,但翻開當年《火山邊緣之戀》的電影本事,大字的宣傳詞卻只含蓄地寫「兩人熱戀時的結晶」(一旁小字的電影介紹裡倒是詳述了整個經過,一字未提本片劇情),八卦火力點到為止。而日後褒曼華麗回歸好萊塢的《真假公主》,文案裡也隻字未提這段往事。(倒是以「光頭影帝」來介紹男主角尤伯連納。)
經歷充滿爭議的英格麗褒曼尚且如此,更別提形象向來清新健康的奧黛麗赫本。在她身上出現過最淫狎的宣傳詞彙,也僅只在《第凡內早餐》裡的交際花角色,難得一回被戲院冠上「朝秦暮楚,人盡可夫」「淪落風塵,殘非完璧」的形容——但那也只是針對角色的道德判詞,大明星奧黛麗赫本依舊是不染纖塵。
而有時宣傳的聳動與否,也與電影本身的份量有關。一般而言得獎眾多的電影,比較少會遭遇到扭曲或誇大宣傳的情況,畢竟金字奬座一字排開,就是對電影最有力的宣傳。在那個資訊稀缺的年代,得獎等同於對電影品質的保證,因此在行銷策略上也相對中規中矩,該是家庭倫理劇、或是名著改編劇本,大多能夠如實呈現。
但也因為獎項光環巨大,有時也會出現難以辨別的陷阱題。以蘇菲亞羅蘭 1955 年的電影《河孃淚》(Woman of the River)為例,宣傳本事上盤點戰功烜赫的得獎經歷:「榮獲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榮獲坎城影展最佳影片」「榮獲五項金像獎哀怨感人名片」——如今的影迷第一個念頭必定是「我怎麼不知道有這麼厲害的電影」,接著打開維基百科,才發現這些鑲了金的履歷,沒一個是真的。
然而對那個沒有維基百科的年代來說,這些虛構的華麗宣傳詞彙缺乏查證的管道,白紙黑字就能成真——
但,是假的又如何?只要走進戲院裡,大銀幕上的電影女神,永遠都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