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tz,探索配件最真實的靈魂

Reatz,探索配件最真實的靈魂

作者
日期06.03.2011

剛落幕不久的 2011 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紅地毯上星光璀璨,群芳雲集。無論是大紅禮服的 Anne Hathaway、紫色垂墜禮服的影后 Natalie Portman、粉色刺繡蓬裙的 Hailee Steinfeld、以及深藍登場的 Amy Adams,精心設計的衣著與她們的入圍獎項同樣引起熱烈討論。除了爭奇鬥艷的禮服,女星們所配戴的各式配件同樣是引人注目,例如 Scarlett Johansson 與 Hilary Swank 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曾被華爾街日報譽為「鑽石特區藝術家」的胡茵菲( Anna Hu )所設計的「龍之花」戒指與「魔幻幽蘭」耳環用來搭配衣著,也讓這位台灣籍設計師的作品從紐約第五大道一路揚威好萊塢。

不過在各式配件奪目耀眼的光亮背後,對於這些「小」東西的定位與意義,一直以來都帶著相當豐富的討論,無論是從日常生活裡的實用性、與全身衣著的搭配,到配件設計所蘊含的藝術性與文化意義(例如前陣子由 Cindy Chao 所設計的「皇家蝴蝶胸針」被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列為永久珍藏)等,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坐落於台北東區的巷子裡,Reatz 及其主持人 Pru,正用一個品牌的建立與四年的生命經驗,一步一腳印地去思索,並試著回答上面那些問題。成立於 2007 年的 Reatz,先由一個購物網站起家,代理進口國外新銳設計師的各式配件作品,從 Lady Gaga 喜愛的 Bijules NYC、使用復古材料手工製作的 By Boe、充滿跨界想像的 Gorjana、Nicole Richie 自創的波西米亞風品牌 House of Harlow 1960,以及荷蘭經典老牌 Jago、巴西設計師 Tricia Milaneze 自創的 Lavish、與日本時尚品牌 Rougeloup 等,到後來成立了風格獨具的實體店面,也讓 Reatz Boutique 成為國內唯一以配件為主角的 select shop。以「 Real + Spirits 」的複合概念作為 Reatz 品牌想像的內涵,這種強調自我理解、不盲目跟隨流行的態度,從  Pru 個人的生命經驗,到她一手創立的 Reatz 品牌,兩者間恰好形成了融貫的對照。

在一個微涼的午後,BIOS Monthly 的編輯群有幸能與 Pru 進行一場深度訪談,從個人的生命經驗到 Reatz 的品牌內涵、以及配件所代表的文化意義等,且聽她娓娓道來吧!

 

 

人生跑道的轉向

很多人也許難想像的是,看待飾品配件眼光銳利獨到的 Pru,大學時期原來是研讀法律出身,與設計或時尚產業完全沾不上邊,是什麼樣的因由讓她毅然決然地改變人生方向呢

「沒選擇法律工作的原因,其實就是性格問題。對我來說,我希望人生就像故事書一樣精采,在我年輕的時候,希望能嘗試各種的可能性,所以我選擇了創業。在這條高風險的路上,沒有人在乎你既有的學歷、能力,一切都是從零開始,這是件很有挑戰性的事。我是個興趣很廣泛的人,想試試看跟行銷、廣告、設計或時尚有關的事情,透過創業的過程,我確實學到了很多。」

「回過頭來說,法律背景也提供了我很大的幫助。說實在的,我不覺得我們在學校裡學的是『法律』,那毋寧是對於事情思考的態度,一種邏輯的訓練。這些對於我後來的工作,幫助還蠻大的。」

 


至於為何選擇配件販售的零售業為創業形式,Pru 說了一段發人深省的話:

 

「我是個很喜歡旅行,喜歡到處跑到處看的人。說也奇怪,我很少在台灣消費,而我身邊很多朋友也是,不知為何。但是如果你真的喜歡這塊土地,真的想為這塊土地做些什麼,那麼,其中一件事就是把錢留在這個地方。這是我開始做零售業的重要念頭,你希望大家生活在這裡,有工作機會,賺了錢之後能多在這裡消費,這樣會比一直把錢投在國外消費買東西什麼的要好得多。這是從『一個人究竟能做些什麼』的念頭出發,盡可能地來改變目前的狀況。」

 

 

從虛擬通路到實體通路

談到 Reatz 從 2007 年創立時是以購物網站的形式與消費者見面,到後來成立實體店面,Pru 表示,這原先就被設定在發展目標內。整個公司從一開始就訂有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發展目標,從網路商店到目前的實體店面,本來就是公司計畫裡的其中一部分。當然這裡頭要考量的因素很多,例如網站經營的固定成本較少,在初期能夠吸引到的人也比較多。作為創業的開端,網站可以讓經營者很快地認識客人的「樣貌」。如果是實體店面,必須要去設想店面應該要有什麼樣的陳設風格,要用什麼樣的音樂、什麼樣的燈光,走進來的客人會是什麼樣的,她們的穿著、收入、來源為何,要如何打造一個更貼近人性的購物空間,這些事情在創業開端若要憑空想像是很困難的。

另外,可能一般人會覺得虛擬通路相較實體通路在成本上更為節省,但這點其實是難以化約比較的,「對我來說,在網路上陳列商品,要如何把商品『送到客人眼前』,創造出那樣的『體驗』,對我來說是很困難的。在這件事情上所投入的成本,其實不見得比經營一個實體店面要來得少,甚至可能還更多。如何讓虛擬通路的商品帶來實際的體驗,這一直以來都是很大的挑戰。」

 

 

Reatz 的品牌理念

從購物網站到實體店面,Reatz Boutique 成為了國內唯一以配件為主打的 select shop。關於 Reatz 的經營理念,Pru 非常詳盡地說明了背後的完整想法:

「在一個時尚概念高度發展的社會裡,每個人的衣著相較之下會趨於簡單。衣服本身是大量生產的東西,即使是再小眾的品牌,都無法逃脫量產的宿命。多數『流行』服飾,往往就是一、兩季的時興,而依個人量身訂作的服飾又極少,於是多數人就是在小眾品牌與大眾品牌間作挑選,這樣永遠是在複製另一個形象。換言之,就衣服本身來說其實是難以凸顯個人的特殊性。這也是為什麼在一個時尚概念成熟的社會,大家反而更重視配件的表現。況且配件可以超越體型與穿著場合的限制,具有高度發展的自由性。」

「我們有非常多不同背景的設計師,例如在紐約待了二十多年的日籍設計師,這些人帶著她們自己的原生文化,到了另一個地方,將這種文化衝擊、融合的能量,展現在這個小小的配件上。換言之,配件就是一種文化的縮影。因此 Reatz 的另一個品牌特色,就是我們大半數的設計師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長的。文化的衝突,最容易讓人去反思自己的位置,以及她想要的東西。因為無法擺脫原生文化與後天教育共同帶來的影響,所以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作品,會更有藝術性,例如我選擇了一條項鍊或手環,那可能就是另一個人琢磨了三、四十年文化的結晶,這是配件非常可貴的地方。」

 


「這會扣回剛剛提到關於創業的使命感。配件是可以為自己個性說話的東西。在台灣較為可惜的是,無論男女,配件的選擇都相當少,或者例如在路邊小攤子能看到的,九成以上是粗糙的模仿抄襲,未能呈現出完整的品牌概念。這樣的東西是沒有生命的。但價位上呢,也沒有比較便宜,例如一件仿冒品可能會賣到一兩千元,但該原始品牌配件在我們店裡也是同樣的價位。這是一件令人難過的事,市場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對我們來說,無論你穿著 PRADA 或是 UNIQLO 的襯衫,都能配戴得以呈現你個人風格的配件,這種對於細節的重視,也是配件文化難能可貴之處。」

因此這樣的理念也解釋了為何 Reatz 暫時沒有挑選國內設計師的作品,主要還是希望能帶給消費者不同的文化體驗。當消費者進入Reatz 的店內,任何一件拿在手上的東西都會讓人覺得很特別,而這種「特別」感,其實就是一種文化衝擊後的體驗。在台灣的設計師無法做出這樣的東西,因為對於美感的經驗終究是無可取代的。

 

 

Reatz 的產品選擇與風格

在產品選擇的標準上,Pru 表示,Reatz 發展的前階段是以女性配件為主,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品質,在產品的背後,必須要有完整的品牌概念。此外,一方面也是搭配店內的風格,希望能呈現出「女孩」跟「女人」之間的過渡位置

「我覺得台灣的女生似乎比較少意識到自己是『女人』的身分。或許是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我們好像永遠都希望自己是18歲的小女孩,崇尚的是可愛的、羅莉塔式的小女孩形象。但我覺得,作為一個女性,在不同年紀裡的自覺是很重要的。這種自覺並非突然穿得很性感,或穿一堆蕾絲在路上走,而是要意識到自己擁有另外的屬於『女人』的特質。我們店裡的年齡層約落在 20-40 歲間,在這個範圍裡,會經歷到非常多不同的體驗、不同的改變。所以我們店裡的東西都是有些纖細,但又不會太柔弱,在這種擺盪與過渡間,就是我們想要呈現的方向。」

 


這樣的風格也反映在店內的陳設上,既帶有女人的優雅,也有小女孩的可愛感覺。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整個店面在使用色系上偏向沉穩,沒有大量的白色、粉紅色,使用較多的是藍紫色,或是綠色。另外,店內金色的配件也非常多,相較於帶著稚嫩感的銀色,金色算是較能凸顯女人性格的顏色。台灣人大多會覺得金色比較老氣,但是Reatz成功地改變了這個消費者的通念,讓店內的金色配件反而得以呈現出人的不同性格。

 


當我們聊到消費者對於 Reatz 店內多數特色產品的接受度,Pru 笑著說:「這點可以從一個面向來觀察。以髮帶為例,這是特色非常鮮明的商品,在剛推出時確實有些擔心台灣消費者的接受度可能不高。但實際上呢,銷售情況卻非常好!這一方面是銷售人員的努力(笑),另一方面,對於熟客而言,她們相信 Reatz 不會隨便將不好或來路不明的東西推銷給客人,而且針對每個消費者不同的需求或生活背景,也會提供最忠實的建議,因此長久下來彼此就會建立起信賴關係。」

也許就是這種難能可貴的服務態度與信賴感,讓 Reatz 成為了熟客口碑裡流傳的特色店家,也讓願意嘗試新配件風格的消費者,有了拓展視野的機會。

 

 

時尚的想像,未來的期待

以自己從事時尚產業多年來的經驗與眼界,Pru聊到了她對於台灣時尚概念的想法:「長久以來好像對於台灣人有一種成見,例如不懂時尚、不會穿衣服之類的。但我自己在這行業裡的感覺是,每個地方都會有每個地方的特色。關於衣著、品味、時尚,我覺得最高的境界,其實是『包容』-在一個越進步的社會,我們越應該去包容每個人的選擇。」

「這也是我會選擇從配件開始的重要原因。例如一個可能很保守的人,在她出門時,仍會願意配戴一個誇張的戒指。當每個人都能利用自己的衣著,盡情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時,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兼容並蓄。台北現在就是聲音雖然很多,但對於不同的聲音還是不夠尊重。大家都說紐約在衣著方面很時尚,我自己是覺得還好(笑),但其間的差異在於自信。在紐約你可以穿各種不同風格的衣服出門,也不用擔心被認為是很奇怪,因為這就是展現自我的個性,說出心裡想說的話。但是在台灣,似乎顧忌就很多,而我覺得這正是台北這個城市可以努力的方向。我期待有一天當我上街時,能夠看到更豐富多元,形形色色的時尚景觀。」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