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發聲】書籍裝幀的現代美學──專訪空白地區.Fi

【反思發聲】書籍裝幀的現代美學──專訪空白地區.Fi

作者反思發聲 │ 2015 師大設計畢業展
日期18.05.2015

法蘭茲.卡夫卡(德文:Franz Kafka)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去年六月剛好是卡夫卡逝世的 90 周年紀念,當月成立的畢業製作小組「變形事件」(楊境庭、蘇文妤、林均穎)於是針對卡夫卡《變形記》的文本,發想了一系列的概念互動書籍,透過獨特的插畫風格與裝幀變化,重新詮釋這本曠世鉅作,藉由不同觀點的敘事設計,帶給觀者更多思考空間,探索存在主義與個人價值的體現。

儘管紙本文化逐漸式微,近年書籍裝幀與封面設計卻逐漸蓬勃發展,且越趨多元。形象策展組因而邀請了「空白地區」workshop 負責人 Fi,與我們一同聊聊現代書籍的設計美學。

IMAGE

空白地區 workshop 負責人 Fi 彭星凱

Q1、請問您曾接觸過卡夫卡的《變形記》一書嗎?對它的形象設計有什麼想法?

A:
臺灣出版商在做《變形記》封面時十分保守,使用了卡夫卡的肖像,就和大多數的經典文學一樣。但即使《變形記》有這麼多的版本,我仍欣賞原文初版的封面:以插畫呈現出一個人──似乎是主角的爸爸──遮著臉走出房間,門後是黑暗一片。畫面十分明確地以小說中最有辨識度的場景來表現,掩面的人是以不敢置信、蹣跚的腳步走出來,讓讀者對房間裡到底藏了什麼充滿想像,直白的畫面就能傳達出很多東西。

卡夫卡曾向出版商堅持不要在封面出現「蟲」的形象,如果他沒有提出要求,出版商可能就真的畫出一個長觸角的人臉了。裝幀設計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可從不同面向切入主題。我在設定封面方向時,我不喜歡把書中內容原封不動地放在第一線,也不去預設讀者想像的畫面,避免自己被制約。每個人對事物都有既定印象,我認為封面設計有時只是個「提示」,不見得是這麼具體,所以我的作品經常是很模糊的形體與概念。

Q2、一個職業書籍裝幀設計師,在執行每一件設計之前,應該要做好什麼樣的功課?

A:
當然是先了解那本書。除了出版社給的新書資料、作者簡介及書中內容的背景架構之外,還要花點時間閱讀書的內容走向與市場定位、商業或文學上的企圖等等。簡單來說,就是要先搞懂產品的主題,以及這本書的銷售對象。因為設計需要有「針對性」,客戶開發了一項想打入市場的產品,而設計師的工作就是讓產品的包裝在那個市場看起來合理。

Q3、如果讀者不了解一本書的內容,要如何從設計了解書的主題,並提起對書的興趣呢?而同時呈現資訊跟美感的裝幀設計會不會很不容易?

A:
封面只是初步跟讀者溝通的橋樑,頂多能夠猜到書的主題或類型,絕對不可能因為看了封面,就知道整本書的內容。而如何吸引讀者,就跟預先設定的目標客群有關係,例如這次你想針對女性的清新風、還是中老年男性的沈穩感,就用這個族群有共鳴的素材去詮釋。但不管是用什麼樣的字型、配色、印刷,最重要的還是得讓讀者感受到氣質表裡合一的封面與書的內容。

Q4、你認為設計多少都會牽連到商業性嗎?

A:
沒有商業就沒有設計,也不需要設計。和藝術不同,設計原本就是商業底下的一環,概念經常是我最後才考慮的事,商業性永遠會被放在第一位。先將市場定位畫出一個範圍,方向就不會走偏。但同時我又會千方百計找出那個「範圍」的破口,盡力地踩線,在商業之外賦予設計藝術價值。像是《故事的解剖》,封面雖然文雅、具有藝術張力,但在銷售上一樣得到很好的成績。

Q5、你提到會先考量商業性,再去帶出藝術的品味,那藝術跟商業之間該怎麼取得平衡?

A:
我如果希望藝術性高一點,會私心地讓書名與文案盡量收斂,以圖像與讀者溝通。商業是很殘忍的,能讓作品在商業跟藝術領域同時獲得認可非常不容易,也很難拿捏。與我合作的出版社一直以來也都在嘗試、學習這件事。但商業其實很廣泛,書腰跟貼紙就是促銷手法的一種;或即使封面上什麼文字都沒有,但圖像非常地醒目,那也是商業。商業性對我來說,就是以設計去說服讀者「花錢買下這本書是一件值得的事」,只要一切在誠實的原則下,要怎麼做都可以。

Q6、能更深入談談您剛才提及的「誠實」嗎?

A:
以我前陣子做的《風吹日炙》為例,那是一本攝影師以黑白底片記錄客家農村物件的攝影集。初接稿時,就知道整本書是非常低調、內斂且冷門的題材。簡單來說,就是很難賣。但如果因此刻意朝大眾書的方向包裝,這對我來說就是「不誠實」。

設計師明明知道書的內容與方向,卻不呈現它的本質,而是延伸出刻意迎合市場的外貌,我覺得那是在欺騙讀者,可以說是「不誠實的設計」。曾有一個學生在課堂作業上,想為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設計封面。他嘗試以輕柔、優雅的書衣來詮釋這本陰鬱、沈重的題材,以求第一印象的討喜。但我馬上告訴他,這樣的概念並不誠實,沈重的議題用明亮的方式去表現,只是在欺騙讀者來翻書。

通常這種「不誠實設計」出現會有兩個原因,第一是設計師根本不了解這本書,做出讓人覺得內容跟封面各自為政的作品;第二種是出版社想把不好賣的產品包裝成好賣的書。像是前陣子很暢銷的《超譯尼采》,封面有非常漂亮的燙金、紙材也很厲害,甚至還做了精裝,充滿經典文學氣質。但拿起來翻兩下,才發現它根本不是文學書、甚至不是哲學書,而是勵志書!!可以說是「不誠實設計」的經典。

Q7、你覺得設計師的定位是什麼?我們可以運用設計的力量,將小眾推向大眾市場嗎?

A:
臺灣設計界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現象,就是一線的設計師都在做書籍、唱片,但這些媒體都已經被嘲笑是夕陽產業了。而設計師似乎自我封閉在文化領域裡,做些漂亮的小東西但與大眾脫節,越來越沒有社會影響力。

我一直認為銷量跟設計沒有絕對關係,設計師的工作永遠是建立在內容上,即使沒有概念脈絡,只要看起來漂亮、特別、有辨識度,產品也有可能單純因為很棒的內容而獲得銷售上的成功,包裝也不小心沾光變成「成功的設計」。因為這樣的現實,我有段時期迷失了身為設計師的意義,但藉著策展、出書等等自我探索的過程,我開始認為,設計的存在是為了讓原本無法被看見的題材「被看見」。就像《不想工作》,整個計畫只是為了證明小眾的東西一樣能在主流市場受到關注,並且誠實。

我非常推崇聶永真為「金馬五〇」做的視覺形象,他以簡單洗練的線條做出很有高度的設計,完全顛覆大眾對於頒獎典禮華麗貴氣、磅礡繁複的既定形象,也影響了後來金曲 25、金馬 51 的視覺表現。我覺得這就是設計偉大的地方,應該說,這就是偉大的設計師該賦予社會的「影響力」。

就如同永真與其他前輩們影響我那樣,我希望自己也可以讓下一輩,甚至同輩的設計師覺得「原來設計是可以這麼做的」、「原來設計師可以這樣想事情」以及「設計師是可以因為堅持而做出成果的」。

【空白地區.Fi】

彭星凱.空白地區 workshop 負責人、黑文化出版總編輯、學學文創講師。

【變形事件】

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讀者通常會依循著主角的觀點去理解整個故事,以主角的立場判斷事情的是非對錯,而這樣的現象也反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像是觀眾在接收媒體所傳遞的資訊時,容易被媒體立場所左右。

「變形事件」以文學家法蘭茲.卡夫卡的作品《變形記》作為文本,將故事重新分解,把書分成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是敘述主角的觀點,第二個部份則是表現主角家人的立場。希望藉由「變形事件」,傳達出每一個故事或是事件皆有不同視野的觀點,期待觀者能在接收多方資訊後,嘗試用不一樣的角度去理解事情,整理出屬於自己的論點。

反思發聲

近年生活周遭發生諸多事件,促進我們開始思考亂象的起因,除了將獨立思考融入生活,對自我做出反省,更在思索的過程中找到對臺灣這塊土地的認同與歸屬感。

展覽主題「反思發聲」由兩部分組成, 畢業展的主軸圍繞在「反思」,系列宣傳活動加入「發聲」概念,藉由對談活動練習表達自我觀點與多元接收訊息,融合成更完整的思考脈絡。此外,各組同學透過 「反思」個人生活找出感興趣、關注的議題或者易於被大眾忽略的現況,並運用設計解決問題,實踐「發聲」的理念,幫助這座島嶼變得更加美好。

【展覽資訊】

反思發聲 | 20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畢業展
展覽時間 | 2015/6/5(五)-14(日) 09:00-21:00

開幕茶會 | 2015/6/6(六)14:00

展覽地點 | 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果酒禮堂 2F

#反思發聲 #設計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20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畢業展 / 形象策展組
攝影20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畢業展 / 形象策展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