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發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農業的設計教育學─專訪種籽設計 淦克萍

反思發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農業的設計教育學─專訪種籽設計 淦克萍

作者反思發聲 │ 2015 師大設計畢業展
日期01.06.2015

食安問題頻傳,我們真的了解自己吃下肚的東西是什麼嗎?華人社會自古以來隨著節氣變化生活,不論是農墾或飲食,皆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規則,隨著地球暖化日劇,環境結構逐漸改變,加上新型態的飲食風潮與快速流通的資訊傳播,都市人的飲食習慣早已脫離傳統節氣。

陽光普照的下午,畢業製作小組「小田基地」(林禹葳、葉萱萱、謝依縉)與形象策展組一同前往臺中,拜訪深耕農植設計多年的種籽設計。位於臺中的「種籽設計」座落於梅亭街,傍晚的工作室顯得靜謐雅緻。一進屋,克萍姐親切的招待我們坐下,原木長桌上早備好這場「節氣飲食」的序曲。四月二日正近春分,在這特別的日子,我們將從「屬於臺灣的食物」中學習如何吃飯與生活,分析所處的文化與自身,更探討農業的設計教育學。

IMAGE

種籽設計負責人 淦克萍。

Q1:農作、節氣是華人文化的精華,隨著全球化卻逐漸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種籽設計在這方面深耕了二十年,持續運用設計的力量推廣,二十年來在這塊領域中觀察到甚麼樣的改變呢?

A: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以節氣為時間軸,生命為空間軸設計,思考「華人答案」,並讓我們更靠近產地,瞭解「屬於華人的食物鏈」。去年我與吳美貌(臺灣原味創辦人)、顧瑋(臺灣好食創辦人)曾代表台灣送了四種原生種子至義大利的「品味方舟ー方舟保種計畫」,各國食物意見領袖討論的每件事情都與「食育」有關。他其實回應了我們現在的生活,不管是設計、飲食或教育,我們都是「瞎吃」。我們並不明白吃了什麼,甚至在咀嚼的過程中也不完全理解。這其實是件很矛盾的事。我們並沒有從小理解「過日子」的道理,也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通常都是等我們真的有了學問,才去學怎麼「過生活」,而我也是。比如學習如何「生活」、「吃飯」、「洗滌」、「呼吸」與「回家」。

現在是個門戶大開的時代,在這個打開門戶的過程裡,我們應該學著如何「自在」,然後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回應世界,或者跟世界擊掌。以西點店為例,臺灣早期是的傳統店舖是喜餅店與麵包店的混合,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家很厲害的店。但漸漸你會發現這不只是在打一個城市的仗,你會在意世界如何看待喜餅與麵包。所以我發覺好多事情都在演化,在這樣的過程裡,你需要拿出新的經驗去與未來溝通。而「食物」這個主題正是如此,每一個簡單的事物背後其實都蘊藏了一些道理,並且輕盈的出現在你的面前。

當代的氣氛不管是狼性是羊性,抑或鷹派鴿派,其實大家都在凝視東方。某種程度來講就是凝視中國,但我覺得大家在意的並不全然是賺進這筆東方鉅財,而是經過這麼長長的歲月,你乍富了,那你怎麼去面對下一個階段?

中國的變動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地景地貌改變。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時空中有這麼大規模的變動,包括空氣污染等各種原因,而在它持續變動的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農業」。所以中國政府根本不管作物有機的真假,只要誰能夠提供解決策略,誰就是解決農業問題的人。我覺得這件事太奇妙了,所以大家應該都來觀察看臺灣人怎麼解決這些事情。現在許多台灣發生的事情是其來有自的,而我們應該提供什麼樣子的思考路徑呢?

我會刻意甚至做作的不斷提起「節氣」的概念,因為我想讓大家開始注意這件事。倒也不是說食物的力量是多毋遠弗屆,但我們確實一日三餐,花了這麼多時間在「飲食」上,它餵養你的身體跟靈魂,同樣餵養你整個家族。社會上發生的許多事情都是結構性的,在每一次向外出走的經驗裡學習成長,每次回來你更能沈住氣,靜待改變。所以我每次從國外回來都覺得臺灣的問題其實不艱澀,我們可以用更開闊的心去思考這些問題與解決方案。

Q2: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許多與土地接觸的時光成了深刻的重要印記,可能是食物庫、氣味庫或童年回憶的建立。你小時候與土地是否有過親密接觸?對你現在的生活與設計有什麼影響嗎?

A:我認為這件事情與「身世」有關,當一個群體「自在」,他才會產生屬於自己的力量。若不自在,就無法說出自己的故事,只能學別人的模樣。以我的身世為例,我是個外省小孩第二代,這個時空再也不會回來。從前,我以為全世界的家庭都與我的家庭一樣,直到父母不在了,就像房子的屋頂沒了,你走出去便看見原來有跟你過著不一樣生活的人。所以對我這個外省小孩第二代來說,「土地連結」最誠實的形容就是「失根的蘭花」,外表看起來很美,但它的根是不著地的,彷彿這裡不是我的故鄉,而我爸爸的故鄉也不是我的故鄉。同樣的,我嫁了一個臺灣人,我先生的故鄉也不是我的故鄉。我不是要說這裡面有多少扞格,而是表達我們有多「不同」,如何互相碰撞彼此的人生。每個人應該誠實的去看待父母與自己的有限,便會明白「身世」如何影響你的每個決定。舉我先生的例子來說,他在南投的鄉下長大,生命因有了土地而豐沛,他認識每一種青蛙、植物與昆蟲,我兒子對他的形容就是「活的百科全書」。我很欣賞我先生,也知道我沒有那樣的身世,但我的身世同樣特別—「一個外省小孩第二代的時空」。小時候半夜曾看見爸爸在讀家書,痛哭流涕,所以明白他的鄉愁真如《巨流河》裡訴說般的充滿國仇家恨,烙印在生命裡。

你可以理解你父親的鄉愁,可是那不是你的鄉愁。「鄉愁」這件事充滿了情感記憶與味道。我常想像孩子的未來在哪裡,但我突然發現那個地方並不在這裡(臺灣),我因此嚇了一跳。從小爸爸常說:「我們要回去、我們要回大陸......」他的思鄉心切使「回大陸」這件事在我的淺意識裡成真。因此後來我在看待我的孩子時,便無法想像他在臺灣生活,就像我的爸爸影響我一樣。但後來一轉念,我覺得要讓他在「我與他生活的日子裡」一起了解台灣的美麗。童年是存摺,父母的點滴就養成了你,所以我覺得要說好自己的故事,也要足夠真實自在的面對自己。

 

Q3:近年臺灣的教育議題常是各界討論的話題,新型態的教育模式不斷的挑戰過去傳統。請問你們對臺灣教育現況的感想是什麼? 親子教育是否在你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的一部分?

A:婚後的十一年突然有了兒子,滿心歡喜之餘,也花了許多時間陪他。由於一直希望兒子的國學基礎茁壯,並認識自己的國家、語言與華人思考事情的邏輯,有了這些漢學基礎,你才能與人交換深刻的想法。他在很小的時後就到「道禾實驗學校」唸書,學習「禮樂射御書術」。例如,星期三的「山水日」便是整年都只爬同一座山或溯同一條溪,孩子藉由爬山與溯溪感受季節變化,真實而深刻的體驗自然。而我也會故意再邀他共遊同座山或同條溪,已經對環境很熟悉的他總令我們的旅程興味盎然。

我的親子教育哲學便是在我可控制的範圍裡,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相嵌,讓我的孩子不會有錯亂的價值系統。學校講的是「節氣生活」,學校也是如此運行,我企圖讓每件事情都有連結,讓他在這樣的結構裡去思考與養成

Q4:設計力的滲透莫過於解決問題。請問你們是否在臺灣看見設計與教育結合的成長?或者認為設計能如何影響教育?

A:我很喜歡設計,而且我想做有內容的設計,它不僅只是表面,而是一種不斷尋求改變力量的實用藝術。臺灣做設計賺不到錢,可是要賺錢一定要靠設計,改變這件事情的關鍵便是讓設計變成每一個力量的基底,讓設計力滲透每個產業。質變這個我們可能還正在經歷的產業結構變動。

種籽設計創作的書中藏著一個很大的邏輯:節氣是迷人的古老智慧,但它一定要用未來的身體發表。你們都是年輕一代的有志之士,如果年輕人都不理我的話,這件事情必定無法持續。我們希望年輕人對這件事情感興趣,然後我們可以一起討論、互相啟發,這件事情就能夠被延續。所以我們出版了的八本書到目前為止都不談論養生,因為這件事離年輕人太遠了。但「醫食同源」是華人的智慧,若從中尋找答案勢必很有趣。因此我刻意的研究傳播工具並做有內容的產業,其實是想讓更多人看見如此「內容迷人」的設計。

這些設計其實可以祝福更多人,因為像我們這麼小的公司都可以做了,其他更有力量的團體亦能如此。而你們也是一樣,受到了很好的養成與教育啟發,又關注那麼多事物,必定會把美好利用在其他領域裡,這樣的行動其實是很耐人尋味的!

Q5:我們認為,家庭在餐桌上的飲食行為是個很重要的家庭交流活動。 是否能和我們分享你們的「餐桌回憶」或是「餐桌交流」?

A: 其實我們做《因愛料理》這本書的初衷,就是希望你是做食物給你愛的人吃,創造屬於自己的食物鏈。我在一個很規律的家庭長大,每天準時開飯,要等爸爸上桌我們才能上桌。小時後我以為全世界都是如此,直至父母離開,我的秩序也跟著瓦解。即便到現在,我仍很認同「晚餐奇蹟」這件事情,全家一起吃晚餐會改變你的家庭,因為你們會有眼神、肢體與心靈交流,並分享今天的心情。在我兒子小時候,我常問他:「你的身體想吃什麼?」因為我也是這樣問自己,找尋那個想吃的味道。

我們書裡有一個邏輯,就是希望爸媽在週末時可以帶孩子拜訪產地,這時你便知道作物盛產於哪裡,那是件很貼近土地的事。而這些買來的物產更可以做成保存食,在家庭聚會上與親朋好友分享。多的可以送人,家裡也可以留存。我們大部分都是職業婦女,事業與家庭如何兩全? 這時在週末做的「保存食」便可在平日派上用場,也就不用外食了。拜訪產地時,你感受到了與土地的近距離接觸,不僅看見了農人如何對待這塊土地,也瞭解了當地的生態。其實認識一兩個農夫是件真實又簡單的事,這樣的經歷更可以實質豐富孩子的生命。對我來說,這些都是輕而易舉的。而這樣的週末行程安排更隨著物產與季節變化,你便會知道這個物產的美麗。當然,這樣大家更有機會一起進食了!

我希望我的孩子懂得這樣的生活。他可以不喜歡,但他不能不了解。也真因為他的到來,為了他我希望去找更多生活的解答。順道一提,我認為跟食物相關最厲害的設計就是「島型料理台」!以前的料理台是面壁、幽暗、且在角落的,所以你要面壁做料理,像是在做勞務或是面壁思過。但因「島型料理台」的一個轉身,這個女人便可以看到家裡每一個角落發生的事,例如,我的孩子在那裡寫功課,或我的先生在那裡讀報紙。因為這個轉身,許多行為如此改變,它讓女人有一個舞台,使勞務變成作秀,掌廚者也擁有更開闊的視野與自由運用的空間了!

【種籽設計 淦克萍】
種籽設計以「說故事」為設計核心,自發性的尋找土地與歷史人文間的關係。作品多樣,包含平面設計、視覺傳達、網站設計、互動多媒體設計、產品設計。進而發展出體驗設計的整合服務,提供專業且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希望台灣每一塊土地上的精彩都能被深刻體驗。

【小田基地】
繁忙的都市生活步調,讓親子間的相處逐漸減少而疏遠。餐桌上的家庭對話漸漸被平板、智慧型手機所取代,大家對於這塊孕育我們的土地也不再像以往般重視。這是我們計劃「都市小農主義的兒童教育」的主要動機,希望藉由推廣「家庭也能擁有專屬的小農地」感受泥土、陽光、雨水與植物的生長,加強親子間的互動,也為城市綠地打造全新視野。

此專題提供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綠化城市且同時與家庭成員有更多互動的社會設計。以綠、橘、藍為三大主色調,分別代表香料類的辣椒、葉菜類的小白菜及根莖類的蕃薯。內容包含:專屬 6~8 歲孩子的小田祕笈、100 天記錄海報、培養盒、土壤、種子、小鏟子、圍裙以及小田玩偶。並附上家長說明手冊,讓父母與孩子同樂,在快樂中成長學習。整體設計以別上小田別針的風呂敷包起,收納書冊、培養盒與種菜工具,完整體現「我種我食」的核心理念。

反思發聲
近年生活周遭發生諸多事件,促進我們開始思考亂象的起因,除了將獨立思考融入生活,對自我做出反省,更在思索的過程中找到對臺灣這塊土地的認同與歸屬感。

展覽主題「反思發聲」由兩部分組成, 畢業展的主軸圍繞在「反思」,系列宣傳活動加入「發聲」概念,藉由對談活動練習表達自我觀點與多元接收訊息,融合成更完整的思考脈絡。此外,各組同學透過 「反思」個人生活找出感興趣、關注的議題或者易於被大眾忽略的現況,並運用設計解決問題,實踐「發聲」的理念,幫助這座島嶼變得更加美好。

【展覽資訊】
反思發聲 | 20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畢業展
展覽時間 | 2015.06.05 (fri) - 14 (sun) 09:00 - 21:00

開幕茶會 | 2015.06.06 (sat) 14:00

展覽地點 |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果酒禮堂 2F

#種籽設計 #反思發聲 #設計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20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畢業展 / 形象策展
攝影20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畢業展 / 形象策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