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世代電影活路|世界攤在眼前,但要怎麼看出個態度?(上)
現實人人可見,但只有透過敏銳的判讀能力,才能煉出一雙看得見故事的眼睛。曾入選公視紀錄觀點短片企劃案的林君昵和盧彥中,兩人在影像領域橫跨著不同片種和職務,多面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更靈活的觀點,本月講座中,他們將以直率懇切之言,談論自己看待世界和紀錄片的方式。
現從事電影副導及影像創作的林君昵,因父母早年求學的緣故,6 歲才從出生地日本回到台灣,就讀建築系的大學時期,原本非常篤定要走上建築設計的道路,但就在拍攝了一些系會活動影片後,對電影之愛一發不可收拾,畢業前看到破報上蔡明亮導演工作室的徵人消息,立刻投了履歷,應徵信中對蔡導電影如數家珍,滿是敬慕之情,她說可能是信寫得太長而打動對方,就這樣進入《幫幫我愛神》劇組工讀,製片助理職缺沒了,她就硬著頭皮做場記。「那時還是 35 釐米的攝影機,什麼都很新鮮,很像初戀,導演最對,攝影師最帥,他們給的任何一切都覺得是最好的。」每每拍片到半夜,她若不是睡在片場,就是坐夜車回台南趕早上的課堂報告,彼時尚無高鐵,報告完就再坐飛機回台北打那天的第一個板。基於這樣的啟蒙經驗,林君昵雖難感受他人所言蔡式作風的獨特,卻扎實地被導演親力親為和堅持的態度影響,「工作室的那扇門就像我的電影之門,裡面樓梯的木頭味、小康的菸味我永遠記得。」其後她陸續做過何蔚庭、陳駿霖、李安《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等片的副導,再開始拍自己的劇情和紀錄短片,3 年前念財經的妹妹幫她成立了兩人公司「參角仔電影製作」。
人稱阿中的盧彥中,在接觸影像創作之前,是個因為學音樂而沒有變得太壞的小孩,「拉小提琴的原因其實滿荒謬的,家附近有個神父覺得我很調皮、叫我小魔鬼,他帶我去學小提琴也不跟我收錢,就這樣拉了滿久的;到高中發覺小提琴的聲音沒辦法滿足我滿腔的憤怒,就去搞搖滾、玩 metal。」大學雖然讀的是數位媒體設計,但因為沒有認真上學,Photoshop 他也是不會的,然而大三暑假卻成為他人生的轉捩點──嘉義老家的藝術家鄰居介紹他到黃明川導演工作室實習,「那時不知道什麼叫拍片,稍微上網查了一下,發現黃導是台灣獨立製片的老大,所以就去了。」跟著團隊採訪藝術家吳天章時,對方看世界的角度為盧彥中幼小的心靈帶來很大震撼,大四畢業製作便選擇拍攝紀錄片,以大學生為主角的這部作品,後來入圍南方影展;退伍當天,一份助理工作找上門,從此他幾乎就和藝術人文類的紀錄片分不開了。在盧彥中入行前後,較具導師意味的人可能是陳芯宜導演,「其實我是被阿飽(指陳芯宜)教壞,像《行者》她花了十年做,之前我跟她工作時,她同時在拍兩三個題材,她怎麼花心思、怎麼讓自己完全進入片子,都影響到我,在她身上學到很多。」只是如今有過一些歷練,他也禁不住反思:片子可以這樣拍嗎?人生有這麼多十年嗎?
林君昵在畢業隔年,有個現在聽來相當艷羨眾人的經歷。大四都在拍片現場和台南學校間奔波、無暇顧及畢業製作的她,只好常常拿 DV 拍些素材,向老師解釋為設計案的視覺概念,結果不僅順利以影片畢業,還因該作品入選了開辦不久的 Berlinale Talent Campus(柏林影展新銳營前身)和釜山亞洲電影學院,「在柏林影展遇到很多喜歡電影和拍電影的人,世界擴張得很大,大家都有同一種語言,那樣的感受很好。」期間又獲知釜山影展的報名資訊,於是她的下一站便到了亞洲電影學院,原以為也是到處走走看看、參加大師論壇就好,沒想到它是工作坊形式,學員要分組拍片,也就是後來金馬電影學院創辦的參考標的。「韓國人做事很有趣,什麼都來真的,直接派給我們《Old Boy》的燈光組和金基德的美術。」那趟最大的收穫,是她在拍一段人物對話、很多情緒的文戲時,被香港同學教會了怎麼分鏡。
請兩人試著爬梳創作過程中自身的演化,盧彥中認為他拍片其實是因為好玩、想知道一件事情,或是追尋人生當下的狀態所為何來,「我也不知道是怎麼接近我現在的樣子,我只是遇到什麼問題就去拍,這也是在阿飽導演身上學到的,拍片要發自內心去追求。」五月中,公視播出他最新作品、以說書人吳樂天為主角的紀錄長片《就是這個聲音》,有人說盧彥中專拍一些三教九流、怪力亂神的題材,他苦笑說自己就是剛好遇到這些人,包括 2012 年投件給紀錄觀點的《瘋癲狂書道館》,也是因為知名藝術家拍多了,對藝術的定義產生疑惑,進而想拍出自己的理解,在台南六甲看到當地人們不分階級都在念詩寫書法,並不需要出現在美術館才證明那是藝術,盧彥中覺得太美太嚮往了,必須要拍,這部片遂成為天時地利人和的出道之作,「我們當時的 team 裡面是很多土炮、奇怪的人和在一起,但感覺蠻對的,我在現場主要是跟主角玩、聊天,把頻率調得比較對,讓大家可以順利地拍,我覺得這是紀錄片導演最重要的一件事。」除了公視播出的 15 分鐘版本,另還有他私藏的 19 分鐘導演版,多了一些鏡頭,節奏也重新調過,他建議觀眾直接搜他的 vimeo 頁面。(待續)
【吾世代電影活路】
生長在台灣新電影落幕之後、如今邁向而立階段的創作者,在育成階段雖汲取大量國外作品精華,卻因歷經台灣電影產業谷底,而缺乏來自本地的影像文化養分,走過蒼涼的 30 多年,必須重新發掘講述自身故事的觀點與手法。
繼 2015 年「新導演的幾道難題」後,2016 年「吾世代電影活路」系列於每月第四週的週四晚間在閱樂書店舉行,放映會將關注青年影人對各種議題與類型的嘗試,亦引進國外優異短片以供觀摩;講座部分則探討當下關於從影的種種難題,以自力救濟的態度解套精進。台灣電影的前路尚未明朗,而我們都能做犯難先行的人。
【孫志熙】
曾任《CUE電影生活誌》、《SCOPE電影視野》主編。現從事專欄與文案寫作、短片推廣、獨立製片、跨國當代藝術組織台北組頭、地下電台主持人等,擁有多重身分與很多款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