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

我們

作者程歆淳
日期14.03.2017

因為工作緣故,我不時需要產出一些資訊文章,某指南、某攻略,生活各面向的小技巧等,這幾天不無驚訝地發現,探討「台灣人哪些特色讓 XX 人好驚訝」的文章,點閱率高的出奇,雖然知道「在某國人眼中的台灣」很受歡迎(我在看到英文原文時也相當自動點開了),但可以作到其他熱門文章三倍餘,仍有些始料未及。

說到底,這種文章的切點並不特別吧?不過符合了人類「想被了解」的欲望,對於他人如何凝視、如何詮釋的好奇,在目光流轉之間,逐漸證成自我的存在,這是心理學、社會學都讀過的老生常談,說破了並不稀罕。

只是放置在台灣/台灣人的文化脈絡來看,這種「看與被看」的文章成為焦點,卻使我心中有些酸楚,生在這個被截頭去尾,失落了過去與未來的島嶼,我們是多麼渴望被看見啊,我們是、多麼渴望在那些無關緊要的世人眼裡,看見我們靈魂的碎片,彷彿來自世界各地面孔迥異的他們多說幾句,就能一點一滴拼湊出難以證成的自己。從建築、街景到車流,每一分配色、每一塊花磚、每一寸土牆的裂縫,每一句外地人的褒貶,都讓我們生出了「原來如此」的感慨,縱使多是錯覺,也無妨。

這也是我玩《返校》的強烈感受,當跟著方芮欣的腳步一步步迎向未知(但那些未知其實都是「已知」,只因為某些變故而為人遺忘),面對他人傳誦、耳語與悲怨,我們嘗試穿梭在台灣的大街小巷,往來於家庭、學校與廟宇之間,那種懼於面對過去,卻克制不了探勘自我的渴求,那種混合了興奮、逃避、莞爾與了然的複雜溫情,就是點閱率狂飆的原因。

因為我們多是無主幽魂,飄盪在這個改弦易轍、為人移花接木的故土,因為舌頭已經被人拔去,只能在本地說著異國的語言。「我們是誰呢?」但願那份探問的悸動——把自己從記憶深淵裡贖回來的渴望,能夠保存得長久些、力道強健些,長久強健至,不必依傍「某某人之眼」就能看見自己,也不需競逐「某某人之口」的稱讚,就能認同自己,就算忘記了,也不會害怕想起來。

讓我們就是我們。

 

*關於《返校》的延伸閱讀:
讓玩家體驗未曾經歷的恐怖時代,正是《返校》的成功要素

 

【程歆淳】
1986 年五月生,台北人。政大中文系、政大新聞所畢業。
一個半吊子的懷疑論者,信奉徹底的女性主義。
文案,台派,初入江湖而願一生如是。 
厭恨而擅長文字遊戲,得過一些無關痛癢的獎。
提幾個對我發生重要影響猶如核爆的創作者,比如顧城、楊牧、黃碧雲和駱以軍。 
髮色比近視還深,口味比心思還淡。愛過幾個人,恨過幾個更不清楚。
識人不拘一格,生活僅在他方。
對理想無計可施的日子裡,除了想你不想其他。

Blog:在虛無縹緲間

#返校 #程歆淳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程歆淳
圖片提供赤燭遊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