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影展 70 周年:競賽片與話題片特別報導

坎城影展 70 周年:競賽片與話題片特別報導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2.05.2017

坎城影展是電影藝術的殿堂,於每年五月第三、第四周盛大舉行。在這段期間,名導話題新作及竄出頭的新導演們消息大量曝光,即使無法親炙坎城,影癡都能夠感受到這場夏季狂歡的熱度。

坎城官方於台北時間 4 月 13 日舉行記者會,公佈從 1930 部報名影片中篩選出來的 62 部電影,分別來自 31 個國家,有 9 部為該導演的處女作。其中有 19 部獲得角逐金棕櫚(Palm d’Or)獎的正式競賽片(Competition)資格、18 部進入一種注目(Un Certain Regard)單元,另外有競賽外(Hors Competition)、午夜單元(Midnight Screenings)、特別放映(Special Screenings)及 70 週年慶祝放映等等。 片單打翻許多預測、激起討論。

回想 2015 年侯孝賢以《聶隱娘》入選競賽片時,台灣影壇彷彿在世界少棒賽般激動。今年雖然沒有台灣導演入圍,但就影癡看來仍舊是一份精彩、刺激的名單。究竟誰有機會贏得金棕櫚獎?本文將簡單介紹競爭激烈的競賽片及其他話題之作。

紅地毯、大明星,「妮可基嫚的一年」

70 周年的坎城影展將由主席阿莫多瓦率領由潔西卡雀絲坦、威爾史密斯、朴贊郁、保羅索倫提諾、范冰冰等八位演員和導演組成的評審團,選出代表最佳影片的金棕櫚獎。

片單公布之後,各家歐美媒體的標題與首頁重點都是妮可基嫚。雖然她曾經主演坎城有史以來最惡評如潮的開幕片《為愛璀璨:永遠的葛麗絲》(Grace of Monaco),但去年以《漫漫回家路》(Lion)闖進金球獎與奧斯卡提名,今年又以 HBO 影集《美麗心計》(Big Little Lies)開始,氣勢延燒到坎城影展,此次竟有四部作品入選,而這些作品恰恰好分佈在各單元之中。坎城影展也需要星光點綴,她就像是重視傳統的法國人紅毯穿搭不能少的那條卡地亞鑽石項鍊,款式經典,永遠百搭。

說到星光,競賽片《魅惑》(The Beguiled)主演群絕對耀眼。蘇菲亞柯波拉(Sofia Coppola)不是坎城生人,卻不是主競賽的常客。繼《凡爾賽拜金女》後第二次闖入競賽,蘇菲雅柯波拉找來柯林法洛、妮可基嫚、艾兒芬妮和克絲汀鄧斯特四位重量級卡司主演《魅惑》這部女性驚悚電影。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湯瑪斯庫利南(Thomas Cullinan)1966 年的小說 “A Painted Devil”,背景設定於美國內戰期間,敘述寄宿女校的學生帶回了一名受傷的士兵,在師生的照料下逐漸恢復健康,但學校中的師生卻因為他對女學生的曖昧而產生敵意。台灣預計 7/28 上映。

IMAGE

《魅惑》

 

IMAGE

《聖鹿之死》(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

 

第二部妮可基嫚的競賽片則是《聖鹿之死》(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導演尤格藍西莫(Yorgos Lanthimos)去年因為《單身動物園》在台竄紅,今年以新片挑戰親屬結構的極限。依然是柯林法洛、妮可基嫚的組合;這對外科醫生夫婦收養了一個小男孩後,才逐漸發現過去扭曲的家庭關係導致他對親情產生了邪惡想法。

星光效應影響,妮可基嫚參與演出的其他片子也都十分搶眼。儘管只是在競賽外,《倫敦派對搭訕指南》(暫譯,How to Talk to Girls at Parties)故事和卡司引起高度討論。艾兒芬妮在片中飾演一個在倫敦郊區派對迷路的外星人,這部人物設定相當奇幻的愛情片,由《搖滾芭比》酷兒名導約翰卡麥隆米歇爾(John Cameron Mitchell)執導,科幻宅心中的神尼爾蓋曼親自操刀,將短篇小說集《易碎品》中最愛的一則改編為劇本。

IMAGE

《倫敦派對搭訕指南》(暫譯,How to Talk to Girls at Parties)

 

新面孔、新媒體,坎城 70 歲的新意

競賽片名單裡有幾位首次入圍、值得期待的新面孔。酷兒導演羅賓康皮洛(Robin Campillo)帶著《120 拍的節奏》(120 Beats per Minute)來到坎城,儘管是坎城新鮮人,康皮洛已拍過兩部長片,更是長期與《我和我的小鬼們》金棕櫚獎得主羅宏康特(Laurent Cantet)合作的編劇。這次的《120 拍的節奏》發想自他參與九〇年代初期巴黎愛滋運動的經驗,看來是一部威力十足的酷兒金棕櫚(Queer Palm)候選者。

IMAGE

《120 拍的節奏》(120 Beats per Minute)

 

首次入選坎城競賽的還有曾以《紐約哈哈哈》、《紐約新鮮人》征服新世代文青的美國獨立製片大將諾亞鮑姆巴赫(Noah Baumbach)。《屬於我們的全家福》(暫譯,The Meyerowitz Stories)是一部藝術家的家庭故事,有龐大的明星陣容,亞當山德勒、班史提勒、艾瑪湯普遜、達斯汀霍夫曼等等。網路串流巨人 Netflix 更早了坎城一週,趕緊買下作為原創作品(Netflix Original)。

Netflix Original 直接上架、不上院線的特例獨行,造成美國許多戲院業界的反彈,也在此次坎城引發爭議。然而 Netflix 重金禮聘,卻也意外援救了不少在製作上碰壁的藝術片。韓國大師奉俊昊的《玉子》(Okja)便是這樣情況下的一部科幻片。《玉子》描述小女孩為了自己的怪物好朋友,對抗跨國生物科技企業的故事,並網羅蒂妲絲雲頓、傑克葛倫霍、莉莉柯林斯和保羅迪諾等全明星卡司。

IMAGE

《玉子》(Okja)

 

IMAGE

《玉子》(Okja)

 

熟面孔、熱議題,電影大師點燃話題

歷史悠久的坎城影展,當然不乏多次入圍競賽的資深導演及名導。琳恩萊姆齊(Lynne Ramsay)近年因為酗酒負面新聞退出《蘇西的世界》(The Lovely Bones)、《逆愛》(Jane Got a Gun),上一部以《凱文怎麼了》(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入圍坎城競賽已是六年前。儘管如此,這次力作《你從未在此》(暫譯,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廣受期待。由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演出一位飽受PTSD摧殘,如今致力於打擊非法性交易的戰爭老兵,在一次失敗的行動後卻意外惹怒一位經營妓院的紐約政客。

土耳其裔德國導演法提阿金(Fatih Akin)也是入圍過兩次競賽的影迷熟面孔。今年代表德國隊接棒闖入,曾以《天堂邊緣》(The Edge of Heaven)榮獲最佳劇本,三年前的《切膚之歌》(The Cut)差點再次入圍,今年帶來《憑空而來》(暫譯,In the Fade),和《再見柏林》(Goodbye Berlin)知名德國電影新浪潮編劇哈克波恩(Hark Bohm)合作,由黛安克魯格(Diane Kruger)飾演女主角,帶來一齣漢堡恐怖攻擊爆炸案後的女性復仇故事。

IMAGE

《憑空而來》(暫譯,In the Fade)

 

IMAGE

《憑空而來》(暫譯,In the Fade)

 

大師級的高達近來倍受矚目新作《影像與言語》(暫譯,Image et Parole)已經在中東各國拍了兩年,人雖未到坎城,曾以《大藝術家》橫掃奧斯卡的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Michel Hazanavicius)卻搶先以高達 1967 年與妻子 Anne Wiazemsky 的愛情緋聞改編的《情陷高達》(Le Redoutable)闖入競賽。高達本人評論:「愚蠢!甚至連提到這件事都覺得愚蠢。」影迷們或許認為這褻瀆電影之神高達,但高達無論以什麼形式重返坎城,都注定引起轟動。

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是今年唯一「雙金棕櫚」俱樂部成員,曾七度問鼎金棕櫚,以《白色緞帶》、《愛・慕》在三年內兩度獲獎,這次的《美好結局》(暫譯,Happy End)再次與尚路易‧坦帝尼昂(Jean-Louis Trintignant)與愛將伊莎貝雨蓓講述移民問題。據聞,漢內克表示《美好結局》結構較於接近《巴黎浮世繪》(Code Unknown, 2000)式的冷調結構,對比難民營與一個三代中產階級法國家庭的日常生活,將會是他歷年風格的匯整與精華。

IMAGE

《情陷高達》(Le Redoutable)

 

IMAGE

《情陷高達》(Le Redoutable)

 

IMAGE

《美好結局》(暫譯,Happy End)

 

亞洲及俄羅斯勢力的崛起

儘管華語片今年掛零,亞洲隊今年入圍成果豐碩,韓國除了奉俊昊,還有近年產量豐沛的洪常秀。洪常秀今年有兩支片入圍坎城;與金敏喜去年同遊坎城時拍攝的《克萊兒的相機》(暫譯,Claire's Camera)在競賽外,「現約」伊莎貝雨蓓在首映《她的危險遊戲》(Elle)前,拍攝一個家教老師與作家的愛情故事。今年年初拍完的《之後》(暫譯,The Day After)則入圍主競賽,是跟金敏喜再度合作的黑白寬銀幕電影。金敏喜能否在勇奪柏林銀熊獎最佳女主角後,接力拿到第二座三大影展影后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日本女導演河瀨直美,以《光》第五度問鼎金棕櫚,如此高頻率讓影迷戲稱她為「坎城的女兒」。本片也受到法國國家電影局 CNC 的補助,可見她在法國電影圈的聲望。片中永瀨正敏飾演視力逐漸喪失的攝影師,遇上水崎綾女扮演的視障版影片配音員;「喪失光之男子」遇上「追尋光的女孩」,電影是否能讓兩人把握住最後的光,在光消失前牽起彼此的手呢?

IMAGE

《光》

 

IMAGE

《光》

 

安德烈薩金塞夫(Andrey Zvyagintsev)以《纏繞之蛇》(Leviathan)驚艷四方,新片《當愛不見了》(暫譯,Loveless)將是俄羅斯四部曲的第二部,延續他長期的斯拉夫式殘酷,旁觀俄羅斯社會瀕臨崩壞的政經局勢。故事描述正在經歷離婚官司的夫妻,崩毀在即的婚姻,一場爭吵後,突然兒子失蹤。主席堤耶里福茂(Tierry Frémaux)說今年東歐電影交出漂亮的成績單,究竟薩金塞夫能否以他尖銳批判的影像,代表俄國拿下睽違多年的金棕櫚呢?

時尚、科技,七十周年

除了競賽片外,坎城影展 70 歲還有許多讓人驚喜的安排,今年首度嘗試融合科技與新媒體的特別企劃。首先,將奧斯卡金獎導演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與傳奇影業(Legendary Entertainment)合作的 VR 實驗短片《肉體與砂土》(暫譯,Carne y Arena)帶入影展。將以一次十個人的方式,在附近的藝廊進行特別放映。克莉絲汀史都華 17 分鐘深具實驗精神的短片《同游》(暫譯,Come Swim)也是 70 周年慶祝放映的一環;今年稍早曾在日舞影展放映,用寫實和印象派的兩段反差影像來描寫一個失戀男子的孤寂午後。

IMAGE

《肉體與砂土》(暫譯,Carne y Arena)

 

除了跟網路串流巨人 Netflix 的合作外,今年的坎城也打破多年大銀幕來不曾放映電視影集的傳統,繼柏林與威尼斯影展後,首度將電視作品搬上電影宮的盧米埃大廳(Grand Théâtre Lumière),放映大衛林區的《雙峰:第三季》(Twin Peaks)第一、兩集。大衛林區常在坎城拿獎,也同時是坎城總監的心頭好,這次當然一有機會就把他請到影展來。說到坎城青睞的嫡系子弟兵,前任主席吉爾斯・雅各布(Gilles Jacob)口中的「My Lady Jane」珍康萍所執導的《謎湖之巔:第二季》(Top of the Lake)第一集也將在坎城影展首映,是妮可基嫚此次坎城第四部參與演出的入選片。

最後的名單與遺珠之憾

跟往年一樣,很多片都被看好會入選但最終卻沒出現。多藍(Xavier Dolan)的新片《約翰多諾萬的死與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John F. Donovan)目前還沒拍完,看來不只是導演不滿媒體的流言蜚語而賭氣不去坎城。而大家都在問亞歷山大・佩恩(Alexander Payne)的《縮小方案》(Downsizing)呢?三月時片花在聖地牙哥動漫展釋出,好評爆棚直指奧斯卡。面對眾人詢問,總監福茂表示這部片還沒準備好。不過,回想去年福茂本打算邀請《樂來越愛你》當開幕片,但美國片廠內部試片好評如潮,製片們於是以奧斯卡獎季的宣傳日程與上映日期為由,拒絕了坎城的紅毯首映。不知道《縮小方案》是不是想走《樂來越愛你》宣傳政策?

而《怒火邊界》好評爆棚的丹尼・維勒納夫(Denis Villeneuve)新片《銀翼殺手2》(Blade Runner 2049)跟去年的《異星入境》一樣看起來會問鼎奧斯卡,我們能期待它在威尼斯影展的身影。比較意外的是《危機倒數》導演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新作《底特律》(Detroit)在四月初公布海報和前導預告,片單上卻不見蹤影,或許要等到年底的奧斯卡獎季才能見到這部片了。

而羅曼波蘭斯基的《真實遊戲》(暫譯,Based on a True Story)則是在最後一刻擠進增補的片單,卻不見其在競賽片的行列,反倒是在競賽外,無緣角逐金棕櫚。《婚姻風暴》(Force Majeure)導演魯本奧斯倫(Ruben Östlund)新片《廣場風暴》(暫譯,The Square)則順利完成後製,搶得最後一席。日前盛傳,中國導演婁燁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因為無法及時獲得中國國家廣電總局的公映許可證(龍標),無緣參與坎城影展。

IMAGE

《廣場風暴》(暫譯,The Square)

 

2017 年坎城影展將於 5 月 17 日至 28 日舉行,上述競賽片和話題片皆會揭開謎底,有更多報導及評論露出。BIOS 屆時將會有來自坎城的現場影評,陪你等待金棕櫚!

#玉子 #一二〇擊 #倫敦派對搭訕指南 #聖鹿謀殺案 #敬畏 #廣場風暴 #伊納利圖 #光 #克萊兒的相機 #影像與言語 #憑空而來 #法提阿金 #魅惑 #妮可基嫚 #洪常秀 #坎城影展 #麥可漢內克 #河瀨直美 #電影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沈怡昕
圖片提供坎城影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