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城市散步|南海學園的
「中華民國美學」
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中華民國美學」成為一句帶有貶意的玩笑話。
老舊的鐵皮屋、官方設立的機構、雜亂的廣告看板、政府製作的文宣,只要做得太醜,通通統稱為中華民國美學。但究竟這個「美學」從何而來,又為何而成?
二次大戰後,台灣結束日治時期,政權轉交中華民國政府,歷史課本稱為「台灣光復」,這段簡單寫完的歷史經歷,背後是整個社會的人、事、物的無數變遷,從日本的品味轉往近代的中華民國的風格。
如果以「建築」為觀察切面,會發現從公共建築、機關學校、私人住宅都有大幅度的翻轉,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進化,形成從小教化我們的「視覺藝術」。
初夏的週末早晨,台北城市散步以「蝦米?!戰後不只有中華民國美學?!」為題,請來研究古蹟多年的室內設計師鄭勝吉領路,前往南海學園一一指認那些我們從未留意過的轉變。或許往後,在 Ptt、Facebook 提及「中華民國美學」就不只是個玩笑,而是知道它從何而來,以及該往何去,形成更有意義的討論。
政權轉移,帶動的建築美學變革
探討中華民國美學,南海學園是再適合不過的標的。
民國時期,總統蔣中正為推動文化建設,將日治時期的台北商品陳列館改為歷史博物館,鄰近建功神社的所在地設為台灣藝術教育館,再陸續擴張出教育資料館和科學教育館等機構,統稱為南海學園。這裡,有日治的背景、中華民國政府接手的過程,還有為了現代需求改建的各種痕跡。
鄭勝吉在歷史博物館的門口停了下來,為大家講解歷史博物館的過往。
歷史博物館本是木造的建築,由當時的名建築師井手薰設計而成,造型近似日本金閣寺,專門用來舉辦大型展售會,有點類似現在的世貿中心。光復後,政府將此地移轉給林務局做員工宿舍之用,1950 年代才轉成博物展覽館,並將門面和外觀改為中國古典建築的樣貌。
直至 1960 年代,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國民政府為了宣揚文化正統性,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史博館面臨第二次改建,變成有如中國北方官式建築的模樣:朱紅色的外牆、重檐歇山頂式的屋頂、屋脊的正吻裝飾(古建築的脊獸)、守門的石獅、台灣匠師專繪的門神,日本建築的氣息蕩然無存。
「大型公共建設反映了執政者的宣示,」鄭勝吉說,扭轉建築的樣貌,可視為政府削弱日治色彩、強調中華正統、加深民族意識的手法。長年在此走動,他也發現史博館隨時都在進行小幅度的修整、翻新,像是加裝冷氣空調、拓建地下室、增寬變高等等,不斷隨著人類的需求進化。
古蹟隨著人們的生活需求,持續改變中
隔壁的科學館在 1950 年代設立,原先是科學教育館,現在則為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同樣為了宣揚文化正統性,參考北京天壇的圓頂設計,上頭鋪設青色琉璃瓦,徹頭徹尾的「官樣」,但建造方式則採鋼筋混泥土結構,還有防空避難的機能,是傳統文化融合現代主義的成品。
鄭勝吉特別讚揚現今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內部裝潢,空間設計寬闊舒適,展間以木作格柵遮蔽管線,維持整體的美感,「不過額外增建牆面和電梯,就是讓人有疑慮的地方。」他說,如果古蹟不得更改樣貌,那當人們有無障礙設施(如電梯)的需求,到底該怎麼取捨,就是改建者必須面對的難題。
南海學園後方的台灣藝術教育館,也曾面臨類似的問題。
這是日治時期建功神社的舊址,用來祭祀日本治台的有功人物。當初井手薰設計時,刻意混合中國、日本、西洋的建築風格,做出有如中國牌坊的鳥居,打破神社的傳統印象,是極為獨特的建築形式。
但在國民政府接管之後,陸續拆除鳥居,安上天壇般的圓頂,於屋頂內增加青天白日的彩繪,牆壁加上梅花標誌,明顯展現政權轉移的痕跡,還為了使用需求,增添主建物門窗、隔出二樓,旁邊再增設新的建物,和主建物整體形成四合院的格局。即便這是一座古蹟,也都不是原先設計的模樣了。
除了政權轉移的宣示性質,人們的生活所需,究竟該怎麼與維護古蹟並存?走一趟南海學園,有機會讓我們好好想一想,中華民國美學所謂何意?有歷史價值的建物可以被改變嗎?該怎麼改變?這些改變將如何成為整個社會認同的美學?討論、對話,讓美學真正有機會成為「美學」,不只是一場玩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