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恐懼讓人遺忘:走進受刑場域,「不可說」的傷痛

當恐懼讓人遺忘:走進受刑場域,「不可說」的傷痛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8.12.2017

1949 年 2 月 28 日之後超過四十年,台灣被「不可說」的氛圍籠罩著;絕大多數的島民在白色恐怖下噤聲,不要多管、不要多問,不要多說,恐懼讓人選擇遺忘。這段曾拒絕被人們提起的過去,即使開始出現在課本裡,但還是很難具體想像:那時候的台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12 月 10 日,只要來一趟景美人權文化園區,這裡有人,願意細細地把那段差一點消失的故事說給你聽。

選在這一天,是因為這是聯合國大會訂定的「世界人權日」。諷刺的是,1948 年,二二八事件的前一年,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摧殘蹂躪,聯合國才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宣告一個「免除於恐懼和匱乏」時代的來臨。

「鑑於對人前的無視和侮蔑已發展為野蠻暴行,這些暴行玷污了人類的良心,而一個人人享有言論和信仰自由並免於恐懼與匱乏的世界的來臨,已被宣布為普通人民的最高願望⋯⋯因此現在,大會發佈這一世界人權宣言,作為所有人民和所有國家努力實現的共同標準。」——《世界人權宣言》序言

而選在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是因為這秀朗橋下曾是一塊營區,在戒嚴時期是警總軍法處和國防部軍法局,關押與審訊政治犯。現在,營區成為人權文化園區,曾經抹滅的歷史在此被重建,讓每一個走訪的人,都能從中見證傷痕、思索未來。

IMAGE

Photo by 李季霖: CC BY-SA 2.0

IMAGE

Photo by 李季霖: CC BY-SA 2.0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以了解「人權」「多元」和「世代對話」為主軸,規劃了 2017 世界人權日系列活動,邀請大家走進園區,和不同世代的人交流,了解自己所來何處,認識那段台灣曾經走過的歷史記憶。唯有傾聽、對話和想像,才能體會人權之重要,珍惜民主的不易。

如果從來沒到過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推薦報名由政治受難者搭配專業導覽者的「園區導覽團」,親身走過涉及江南案的汪希苓被軟禁的區域、放風區、關押房、會面室,在歷史的現場聆聽歷史,更能感同身受。

在園區內,拘役室將上演行動劇《等著》,重現獄中人的等待,等待自由、等待尊嚴、等待明日的陽光,而獄外的親人一樣在等,等著會面、等著探望、等著他們平安的歸來。而許雁婷的聲音裝置《回》和鄭皓的《羅林史東》獨舞,則運用不同的敘事媒介,讓你感受關押時的恐懼、無奈和絕望。踏出樓房,走到籃球場,豬頭皮、張睿銓可能正唱著當時被禁止傳頌的歌。風格各異的黃大旺、楊秀卿、王榆鈞,也都輪番駐唱。

除了透過視覺和聽覺感官,感受禁錮的歷史,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更期待能開啟更多的對話,因而安排了「主題講座」和「跨世代交流」的活動。主題講座分為三部分,首先由朱家安及苗博雅針對「人權與自由主義」進行討論;湯舒雯和簡莉穎談談對白色恐怖時代文學和情景的理解;最後則請朱宥勳和鄭清鴻分享二二八時期常遇到的「國語」「母語」推廣和歧異。

跨世代交流的設計十分巧妙,每場都請到政治受難者及長期關注人權議題的「老、中、青」三代同座主講,包含湯舒雯及共生音樂節發起人藍士博,與受難者進行對談。這一次,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期待能將議題擴及青年學子,事前進行許多校園宣傳,鼓勵老師帶領學生事前提出疑問和想法,當天到現場進行交流,真正做到傾聽和對話。

一個有意思的小細節,或許是此次的抽獎機制:每場活動都會抽選參加者,贈送 2018 年 5 月「綠島人權藝術季」台東綠島來回船票一張,讓得獎者可以踏上綠島土地,認識政治犯被送往綠島囚禁的歷史。無論是在景美還是綠島,看見、聆聽、談論、對話,或許真的有其必要,當我們能夠坦誠面對歷史,才有機會坦然的面對自己。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世界人權日 #人權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Sana
圖片提供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封面:Photo by Yoshigi Huang: CC BY-NC-ND 2.0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