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醫療的隧道,那頭並沒有光:《一念》的生死困惑
「隧道那頭沒有光,隧道之後,還是隧道。」——《一念》導演陳志漢
曾以《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醫院》直視醫療與生命議題的紀錄片導演陳志漢,在 2019 年推出新作品《一念》,帶觀眾赤裸直面生與死的一念之間。《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紀錄醫學院學生和大體老師、家屬之間的互動,讓人放聲哭泣;有別於此,全片黑白的《一念》給人更加壓抑的氣息,探討善終,讓人鼻酸但流不下淚,導演將他在拍攝過程中體驗到的絕望,如實呈現給觀眾。
陳志漢是在拍攝《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時,收到吳育政醫師探討「無效醫療」的邀約,才因而展開了《一念》的拍攝,紀錄看不見康復終點的人們及家屬。議題冷門,他們苦無投資者,只能靠團隊從別處賺來的經費支撐。既然如此,為什麼堅持上院線?試映結束,我問了導演這個問題。他說,因為這個議題很寫實。
「這是每個人幾乎都會遇到的問題,我在拍攝過程中感到很絕望,拍下來也沒辦法改變什麼。但我想讓它被更多人看到,也許就能提早做準備。」因為太過寫實,團隊最終決定以黑白呈現,讓低彩度像真實與虛構間的濾鏡,降低畫面帶給觀眾的衝擊與不適感。
陳志漢鎖定兩位都才二十出頭歲的男生為主角,一位是因車禍癱瘓臥床七年,意識卻相當清楚的進育;另一位則是剛退伍就遭遇母親徘徊鬼門關的緯緯。進育一面靠著呼吸器維生,一面祈禱哪天醫療進步、奇蹟發生,讓他能再次靠自己生活,而緯緯則是在人生剛要起飛之際,面臨照護無行為能力的母親所帶來的壓力。
要救,還是要放手?在自由解放的風氣下,許多人或許跟一開始的吳育政醫師一樣,能輕易回答出:該放就放,寧靜善終。但《一念》的可貴就在於,它呈現了每個決定裡的人性矛盾,如吳育政醫師一開始想利用進育推廣安寧醫療,最終卻懷疑自己:
「他才 24 歲,如果我現在讓他走,二十年後醫療技術有突破,那我做錯了嗎?」
陳志漢深入醫院拍攝,近身體會到所有關係人的複雜情感與無可奈何。他眼看吳育政醫師試著讓進育開心、努力讓他不被呼吸器綁在病床裡,問他一句「你這樣對進育有什麼幫助呢」,醫師卻語塞。紀錄片拍盡,緯緯多留了母親半年後讓她走,進育仍躺在床上,進入他與呼吸器相處的第八、第九、第十年。
「緯緯那樣,我覺得他反倒比較輕鬆,那半年他已經快受不了了,他在沒有開始厭惡之前放手是好的結局。我看過一部紀錄短片,主角照顧失智症媽媽,照顧到最後他說想把媽媽掐死,我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導演說,隧道後不一定有光。緯緯穿越了隧道來到盡頭,進育則還在裡頭,而或許隧道之後,還是隧道。
在拍攝《一念》時,陳志漢自己也經歷了兩次一念。外公在家人不捨下搶救後多活了兩年;爺爺則是在一次回醫院檢查身體時突然斷氣:「我發現爺爺過世,我們反倒很快放下,但外公的事卻讓家人有點後悔。」面對生死,他自己其實也沒有答案,只能將困惑開誠佈公。
問他作為紀錄片導演,為什麼在眾多議題裡總是選擇探討生命?他是這麼說的:「我感到所有議題,在生命之前都微不足道。」他無法讓觀眾在看完片子後充滿希望地離去,因為希望是他在加護病房裡沒有看見的東西,於是片末,他也只能引用泰戈爾的詩句作為寬慰:死亡是生的一部份,無論舉足或落足,都是生命。
《一念》
導演:陳志漢
上映時間:201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