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皺祭・編輯講皺現場|陳芷儀 ╳ 蕭詒徽:專訪前後準備⋯⋯難道是相親?

皺皺祭・編輯講皺現場|陳芷儀 ╳ 蕭詒徽:專訪前後準備⋯⋯難道是相親?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5.07.2022

出門在外,很常被問:人物專訪很難嗎?

The Big Issue Taiwan 主編陳芷儀與 BIOS monthly 編輯蕭詒徽於【皺皺祭 Wrinkles Festival】共談「一個編輯/採訪者的思考」並回應此題。聊聊在專訪現場的前中後期,思考靈光與危機意識如何在腦內激烈運作,也分享他們實戰經驗豐富的口袋裡會帶著哪些法寶 tips。本文節錄自講座現場。

【皺皺祭 Wrinkles Festival】發想自 BIOS monthly 專訪選集《Wrinkles》,除了收錄十五篇創作者專訪與回顧,更邀集多位採訪者回應有關訪問現場的「專訪一百答」,其中有一題:「專訪對你而言是什麼?」——蕭詒徽說,他牢牢記著陳芷儀的答案。

陳芷儀:「我忘記了,我忘記我的答案了!」(驚慌)
蕭詒徽:「妳的答案是:一場短暫的熱戀。」

一篇好的人物專訪是:

「我跟詒徽在成為很不同的採訪者之前,我們先是非常不一樣的人。」

陳芷儀和蕭詒徽併坐於台上,以各懷心思形容他們並不超過。即便同樣處理人物專訪,陳芷儀輕點蕭詒徽的細心程度完勝自己,而蕭詒徽這樣形容陳芷儀的專訪寫作:「就好像在看電視節目,電視節目裡的人會突然跳出來跟你對話,隨時重新抓住你的注意力的互動感。」

IMAGE

左:The Big Issue Taiwan 主編陳芷儀,右:BIOS monthly 編輯蕭詒徽。

採訪經歷九年、與各大媒體合作過的陳芷儀其實有另一個身份:流行歌詞的填詞人。她以寫流行歌詞時打造 hook 的經驗延伸,當要寫長篇文章時,也要去操作 hook 貫穿全文核心。蕭詒徽觀察到的「電視節目對話」,其實是她有意識地安插幽默、時事哏的簡單共鳴,為的是讓讀者能夠換氣。聽到那句對話,就是陳芷儀在跳出來說:「我知道你累了,我們休息一下再繼續看下去。」

寫作時把讀者放在心中、與之互動是同理讀者,而要完成一篇好的人物專訪,同理受訪者更是基礎。面對各式各樣的受訪者,她認為採訪者必須小心避免扁平的標籤,不輕易給出簡單而粗暴的結論,其方法是必須對受訪者有同情之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我放下自己,去思考:咦?為什麼對方會這樣說?把對方的立場放入脈絡中理解。」陳芷儀說,有時甚至會去練習,把對方的思考推到極致。「把他放到一個你最難去指責他的地方,一直去推、一直去推,最後你會發現,他會有這個想法或是他的立場聽起來是合理的。

IMAGE

「最後,我覺得一篇好的文章要有修剪枝葉的知能和勇氣——很難刪吧?字很難刪吧?」陳芷儀嘆息但也理性地表示,掌握字數是一個好的寫作者必須要有的能力。蕭詒徽很有共感:「其實到最後當編輯當久了,會意識到一件事情,那就是所有的決定都不是絕對值,而是比較級。」並不是因為這些文字不好而刪掉它,而是它沒有其他段落好,所以把它刪掉。

而對蕭詒徽而言一篇好的人物專訪,是以具創造性的方式,將必須呈現的資訊表達出來。他以卡爾維諾的小說《看不見的城市》說明他心中所謂的「具創造性」:

「小說中馬可波羅向忽必烈分享他遊歷的大千世界,中後段忽必烈終於提問馬可波羅,為什麼從來沒有介紹他的故鄉?馬可波羅是這樣回答的:大王,你有沒有發現,當我介紹其他城市的時候,其實我已經有意無意地介紹了我的故鄉。」

「當我說台北是一個很濕冷的城市,其實代表著我來自一個比台北更乾燥炎熱的都市。」在進行敘事時,敘事者已經將背景資訊顯現出來,寫作的創造性發生於此——儘管是呈現必要資訊,卻不只是用白描、業界似乎慣常的方式進行,而是找出屬於自己的敘事版本。

專訪前的暈船

有關進入專訪現場前的訪綱準備,蕭詒徽的手路活像多種食材的慢火熬煮,且重視順序。他的最高原則就是:不要急著下筆擬訪綱。因在做功課的過程中,不同脈絡會使同一個問題以不同問法出現。

他分享網路上流傳一個笑話。如果在奇摩知識+ 上問一個直述問句,基本上沒有人要理你;但如果試著把一個明顯錯誤的答案放在上面,馬上就會得到一排搶答。「這其實有一個人性上的目的。」即使知道有風險,他有時也會選擇在訪綱中放入自己的預設理解,反問對方看法。「因為受訪者在反駁不對的答案時,願意講的會比一個純粹的問題還要更多。」

IMAGE

如何順著脈絡問得漂亮,則有賴於大量的閱讀功課。在訪綱前,他建議必要閱讀資料有:受訪者的作品集、社群貼文、Google 關鍵字結果、YouTube 發言影片、其他訪問,並以此為理想的閱讀順序。「這個順序,大家可以想像成,吃東西的時候先吃原型食物,再吃精緻食物。」先閱讀出自受訪者的原料,再慢慢去閱讀已經被其他人消化過、精煉過的資訊。當手上腦裡都確實握有這些資訊後,才會下筆列問題。但其實還有小心思。

「我會有一份『表訪綱』,跟一份『裡訪綱』。」訪綱固然是採訪者的自我梳理,但也是一份給受訪者的自我介紹,比採訪者更早與受訪者碰面。為了避免在親自見面前就先採得雷點或使對方有所防備,訪綱避免寫上以文字傳遞時容易被誤解的問題,「但如果有些問題確實想問,可以放在心上,到現場才問出來。」

但,你怎麼可能真的了解一個人?你了解你自己嗎?——這都是一個哲學問題了。」陳芷儀從另一個面向提出她準備訪綱的切角,「我會把專訪設定為服務性質比較高、目的導向比較強的狀態。」

當採訪寫作成為收入來源,陳芷儀必須精準掌握各式成本投入,考量時間跟篇幅限制,用最精準的方式做功課。因此對她而言,訪綱前首要任務便是「確認專訪目的」,不把時間砸錯目標,抓好方向再上路。接著和蕭詒徽相似地展開大量閱讀,但她不設定順序,而是設下時間,「假設三小時,我就在這段時間裡亂看,什麼都看,社群、作品、影片。」把關鍵字記下,後續再深化整理成問題。

兩人都同意:如果可以找到受訪者的影片最佳,從肢體、語氣,可以判斷首次見到此人時應如何應對進退;觀看社群之必要則是可以掌握受訪者近期的動態、心情,甚至可以觀察受訪者在該領域中與其他人的互動。陳芷儀說,「這些可能都不會變成訪綱問題,但在現場聊天時都是很好的素材。」最後是口袋裡多放幾個稱讚語句準沒錯,「對方被讚美了,心花怒放,就可能多講一點!」

怎麼越來越像交友教學?蕭詒徽說這真的很像暈船的心情。「在前半準備功課時,你真的要說服自己,你現在在暈這個人,你要把他的一切找出來,揣摩他的情緒,假設第一次看到他的時候要怎麼穿搭⋯⋯」陳芷儀馬上補充,穿搭確實也有技巧。「我的策略是,我會假設他大概會穿什麼,然後儘量跟他像一點。」蕭詒徽激動喊:「天啊,真的是相親!」

但,暈船也有下船時。

專訪現場的清醒

「這位男同學,你的偶像是誰?噢,阿爆,那她今天坐你面前,你會不會緊張?」

這麼多年的採訪經驗讓陳芷儀認為,採訪現場應該要做到「沒有偶像」,暫時放下崇敬之心,才能真正放下緊張情緒,而當受訪者和採訪者的關係是水平、沒有上下位階時,採訪才會穩定。

蕭詒徽則會用「人格設定」讓自己在採訪現場的角色有所皈依。「我目前有兩個比較常用的人設,一個是陰柔感、閨蜜感較重的,另一個是比較天然呆的。」面對不同個性的受訪者,看是要推派哪一種性格來處理現場。

IMAGE
IMAGE

採訪者可以把訪綱準備妥善、心境人設調節平衡,但訪問者的狀態往往更是此篇專訪的存亡關鍵。

「欸,你相信死神嗎?」同為採訪者的朋友李振豪(湖南蟲)曾和蕭詒徽分享,他以「死神」的話題硬生生打斷沉浸在自我迷人表演狀態的受訪者。當受訪者過份意識到自己被注視,而將訪談變成一場表演時,往往會使回答包裝美好形象而失真。在這個處境下,蕭詒徽的技巧是改變自己的狀態。

「很多時候,人們會預設採訪者是發問機器,但其實不是,我們也是同在這個時空的生物體。」當採訪者的姿態改變,受訪者也會起變化。例如突然把音量放低,語速變慢,或是真的乾脆起身再去點杯飲料或食物,中斷固著的氛圍。

離題,也是受訪者常有的表現。此時,採訪者必須有意識的主動「碰一下」。「你回去聽一下,你有多久沒有在這個錄音檔裡面說話?」這是陳芷儀曾給新手編輯的功課,適時的出聲「碰一下」是要讓受訪者意識到自己並非在演講,回到受訪的框架內。蕭詒徽則試過以親切的語氣和受訪者約定「中斷暗號」。「我跟他約好說,因為時間有限,那等等如果我做某個姿勢時,你就(給我)不要講話了,好嗎?(笑)」或是移開眼神、翻閱手上的資料、假裝在做一個漫長的筆記,以肢體行為降低受訪者講話的慾望。

但面對離題,蕭詒徽同時懷有「得魚忘筌」的心境。受訪者離題時往往讓人緊張難耐,但如果對方離題的內容其實非常有趣,蕭詒徽也不會堅持要按照訪綱走。「訪綱對我來講只是觸發這個受訪者回答某些材料的一個工具而已。」

芷儀補充,即使再怎麼準備,現場永遠可能有意外(幾個實際案例分享太傷感,現場限定),但重點是:「我要說的是,不管你再怎麼用心準備或是你的經歷再多,多多少少都會雷殘。」在當下必須冷靜,做好笑罵由人的心理建設,要流淚等回家再難過,「下一次,當你再回到專訪現場,再把你該表現的,好好表現,就這樣!」

也是那樣出乎意料的現場,帶來了驚喜。最後芷儀引用她的論文指導教授康庭瑜的分享,形容她認為訪問最迷人的地方:

「質化研究深入人類很幽微的情感和詮釋,本身就已經很精妙有趣。更棒的是,這個情感還是互惠互動的。社會學家常常以為自己的研究是在拯救被研究者的人生、救援社會裡受傷的人,殊不知有時候得救的是自己。在困難的人生關卡之中,我們參考其他人的答案來回答自己的問題。」——【好聽人物】康庭瑜:想去女生不能去的研究場域

採訪者以一場短暫熱戀的燙人目光,鑽進受訪者的生命,即便那是多麽小的皺摺處。受訪者也同時滋養著採訪者,形構了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好奇人物專訪怎麼進行的你,準備好暈船了嗎?

IMAGE

 

【本活動受文化部贊助指導】 

#人物專訪 #蕭詒徽 #陳芷儀 #編輯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廖昀靖
攝影潘怡帆 Crystal Pan
設計周筱晨
責任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