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與藝術家的月老,線上藝廊 platform A:藝術,應該是你我都消費得起的
這是個如往常一樣的一天:你坐在家裡的客廳,髮絲亂翹卻眼神奕奕,開著手機螢幕左滑、右選。面對眾多陳列商品,你的選擇障礙發作,卻終究完成了這場購買任務——買的不是什麼民生家用,而是購買一幅畫,一幅恰好也打中你心底的畫作,也恰好地、你皮包裡的現金完全能夠負擔這幅畫。
「我覺得這才是叫做『藝術走入生活』。」platform A 的負責人 Chiu 說。
作為一個創新的藝術電商平台,platform A 捨棄傳統的實體畫廊,打造線上藝術平台,網羅富有才華而年輕的藝術家進駐,匯集豐富的創作面貌。Chiu 自豪地說:「最便宜的畫作,大概幾千塊就能買到,而且是原創的。」——這不是在破壞市場機制,以他們的說法,這是「把其他人沒有做的,撿起來做」。
台灣藝文軟實力爆炸,曝光平台何處尋?
為什麼畫作沒有被撿起的機會?走往台灣每年固定舉辦的藝術博覽會,吸引大批民眾入場之餘,最後卻無幾人真的帶走一張畫作回家。
喜歡觀賞畫作的「愛好者」,與願意購買作品的「收藏家」,兩者之間似乎有道難以跨越的門檻。隔閡存在諸多原因,而其中最為實際的一點,多半不離經濟考量。
Chiu 直指問題核心:「像是博覽會、或者是台灣畫廊的目標對象,都是高端族群,一幅畫作動輒二十萬起跳,不是一般人能夠企及的。」
在 platform A 成立以前,Chiu 長年於科技產業打滾,不敢說自己是什麼藝文收藏專業戶,但就像普羅大眾一樣,他也容易因某個景色而屏息凝神、經過特色展覽亦曾流連往返。若說與普通人相比,他有什麼更為突出者?大概是那份敢玩、勇於冒險的心吧。
「我比較不會侷限自己的發展,世事難料嘛。」Chiu 說,當初他也沒想過小學同學會找他一起開間畫室,邀請自己以經營者的角度投身藝術工作;更沒想到的是,這間畫室竟激發他接下來創生的點子。「當時我們的畫室在淡水辦了一個展覽,迴響滿好的,甚至有人在網路上詢問某些作品是否有販售?」
答案,原來就在問句裡——台灣大部份畫作的購買管道,多是於畫廊或者展覽現場購得,暫且撇開定價不談,純粹實體的經營策略,其實已與時下消費者於電商選購的習慣不同,而當人們不再前往實體畫廊,畫作當然也就無法被看見。
「台灣有很好的藝文生態圈,每年從藝術學院畢業的人這麼多,我們的軟實力豐富、強大,就是缺少被看見的機會。」於是,他經營管理的腦袋極速運轉——考量台灣的網路普及之程度,以及民眾之於電商的依賴,現在推行線上藝廊,可謂天時地利。方此之時,就欠一場東風,把藝術長才的夥伴吹來。
platform A 的總監 Yun 就是在這個時候登場——愛丁堡大學畢業,曾任職藝廊,擁有豐富企劃經驗,彼時正好轉換工作跑道,欲調整身心。就這麼剛好,有人在這時介紹二人相識、展開合作——說到這裡,不要說你還不相信這世界上有「命中註定」這回事。
離開補助生態,尋找藝術的永續性
Yun 說起自己最早從愛丁堡唸書回台,滿腔熱情,理想無限,直到她走進畫廊工作,某些揣在手上的熱血好像慢慢逸散去了。
「我在畫廊其實沒有待太久,那裡就⋯⋯就很憋啊。」Yun 說得很委婉,面對高端客戶,她連上班的穿著都不能照自己的個性走,而關於藝術的專業,「我學過的那些藝術史,頂多就是在寫新聞稿的時候用到一點點,而且可能還會被刪掉。」
之後 Yun 經歷非營利組織與藝術村的歷練,反而得以從不同的距離觀察到一個奇特的現象:「台灣給予藝文創作者的資源,其實是滿多元的。」
然而政府以補助形式給予支持,是否就等於藝術家能夠放心、自由的發展?身在其中的她,反而越看越迷惘:「年輕的藝術家很辛苦,可能就是靠走展覽、拿補助或者是出訪國際駐村來存活下去。可是,我好像無法在這樣的狀態中看到『永續性』,今年有領到補助的話很棒,但是明年還是得想其它辦法。」
正看見台灣藝術平台有限性的 Chiu,恰好與 Yun 思考藝術家的生存狀態產生共鳴。兩人懷抱著不同的問題意識,卻共同創造出一條能夠解答的出路:破除傳統的實體經營生態,使藝廊線上化,提高藝術家作品可見度,並投注更多時間培育年輕創作者的發展——platform A 於焉誕生。
美好的邂逅可以在這個平台上發生
「剛開始我們可能很像詐騙集團。」Yun 笑著說。回憶一年前,隨著 platform A 網站雛形浮出,Yun 與夥伴開始積極開發能夠合作的藝術家,「我們從三大方向尋找:展覽、比賽,還有學校的活動。但剛開始我們什麼都沒有、網站也還沒做好,同一套說詞大概講了一百多遍了,解釋我們初衷以及未來要發展的形式,但是多數創作者對於『線上』的概念很陌生,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拒絕這個提議。」
面對線上展售,創作者的害怕不是無中生有。畢竟他們過去在網站上販售畫作的經驗,多是一團混亂。
Yun 提及:「有藝術家分享,他們的作品檔案交給某些平台後,後續就沒有任何回音,也不知道在哪裡上架或者是有沒有人詢問。」當然,也有實體畫廊架設好網站,將展售作品線上化,「不過最後如果要購買,大部分還是要回到畫廊去,網站比較像是他們擺放出來的目錄。」
讓網路不只是展示空間,而是真正能夠消費購買的平台,platform A 打從一開始就決心線上經營的形式,於台灣可說是前無古人的嘗試。
而對於這樣的新創冒險,Chiu 有一個非常浪漫的說詞:「美好的事情未必會在我身上發生,但或許美好的邂逅可以在這個平台上發生。」
為了使這場邂逅成真,platform A 扮演的月老角色,從撰寫藝術家作品文案介紹、社群宣傳、倉儲管理、乃至後續包裝出貨,全部都一手包辦。「大概是因為這個原因,作為電商,我們有七日鑑賞期可以讓消費者退貨,不過九月網站上線以來到現在,我們一件退貨的要求都沒有收到。」
Chiu 語氣中有興奮,也有自信——他說連自己打開畫作都常有這種感覺:「你看到網站上的畫面,感覺已經很棒了對吧?但是收到實體,感覺只會更好。」
想滿足創作者最微小的願望
無論是創作或者是購買畫作,也許都是一種感性的行動。而為了支撐這份感性,platform A 必須擁有另一套理性的思考脈絡。
從早期的藝術家合作邀請,到此刻他們受理申請者的思維方式,皆有其考量依據,而兩人尤其在乎的,其實是創作者的自覺。
「我們希望培育的創作者,都一定會問問他這三、五年的發展規劃是什麼,希望他們都能有一個將藝術當作職業發展的企圖在。因為我們砸這麼多時間成本去包裝,也不會想看到包裝完以後隔年就說不繼續創作了。」Yun 的想法,其實來自於她最早對台灣藝文產業的疑問,她想發展藝術的永續性,而非只是曇花一現。
至於 Chiu,他把話說得誠實而明確:「我想要滿足創作者最微小的願望,就是『被看見』。我不是理想化地讓藝術家被看見就好,也是因為我知道做了這件事情,才會離我的 TA 更靠近一步;而只要看見了,消費者方就會動心起念產生購買的慾望。」
藝術的品味,與營利之目的,其實不必然衝突。
例如 Chiu 自豪 platform A 制定的合約、幾乎可說是完全站在藝術家的立場量身打造,「我們是直接拿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的內容去改的,也是希望能夠多保護創作者一點,你知道很多畫廊其實是不會跟藝術家簽約,多是口頭為憑,但現有的環境之下,藝術家選擇有限,也只能答應。」platform A 的這份心意,不只讓更多創作者願意合作曝光,也使得消費者有更多的購買選項,開啟有效的循環。
可貴的觸動,輕盈的選購
得到藝術家的信賴之後,平台營運所仰賴的不僅是創作者的生生不息,platform A 也須緊密聯繫著消費者端的心意。
畢竟是線上經營,在設計網站之初,團隊就以「在線上平台創造實體體驗」為重要方向。比如 AR 功能的加入,使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能夠輕易將畫作擺放的位置投射到螢幕之中,更直觀地判斷是否要購買。
從同一份細心出發,Chiu 說:「我更自豪的地方是我們的『模擬展示功能』——
一般電商雖然也有類似的服務,但展示照片的居家擺設都是北歐風,或者是鄉村風,可是台灣很少有家庭是長這個樣子。」Yun 補充道:「像我家是老房子,多是花磚,風格就會差很多。」
為了還原家戶真實的面貌,他們是真的走訪諸多台灣友人家中,現場取景,又另外配置「自行上傳照片」的功能,讓消費者可以直接以自家的擺設、拖曳畫作,進行擺設配置,多一道參考的依據。
當房屋裡多了一張畫作點綴,美好的邂逅不僅止於線上,與美的相遇,也能同步在自家中發生。屆時,作品的價值將不必強調其定價,而是更純粹地,還原到人與畫作共鳴的那一瞬。
我們對於作品的觸動,依舊可貴;然而購買一件作品的過程,也可以輕盈。
於是在月老搭起鵲橋之後,藝術市場兩端的創作者和消費者不再只有遙遙相望的一期一會。platform A 結合可貴的邂逅,與相對輕盈的選購,為台灣藝文平台開闢了一個新的市場,當每一次的相遇發生,platform A 團隊心裡明白,美好的事情其實已經發生在他們的身上。
收藏家眼中的寶藏!Chiu 與 Yun 推薦的 4 件藝術家作品
Chiu:「這是我的摯愛。我是三個小孩的爸爸,剛好這個創作者游景棠最近也剛當上爸爸,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緣故,總覺得跟這幅畫作有個默契在。很難說為什麼喜歡,但我一直都是這樣,直觀地享受,創作者的故事未必走得進去,但就是有個默契。」
❷ 曾貞源《灼熱的陽光》
Yun:「曾貞源這個系列都是用各種媒材拼貼,從日常生活中去找靈感。像是這一幅在描述台灣夏天,熱到不行,媒材使用得很好,畫面的豐富度層次都很棒。」
❸ 張偉喬《當我走著走著》
Yun:「張偉喬擅長使用螢光粉紅,去捕捉人類對於慾望及快樂的追求。大家想像中的游泳池,往往都會先想到淺藍色、方方正正的泳池造型,以及派對、度假這些想像。但張偉喬很大膽地使用螢光粉紅來描繪泳池的池水,創造了一個有點迷幻,又挑動人心的超現實空間。」
❹ 俞柏安《我就爛》
Yun:「俞柏安的作品看似黑暗,其實也帶著一些世代差異下,無可奈何的幽默自嘲。像這張《我就爛》就是他過去參加獎項徵件失利的寫照,如同那張網路上的哏圖一樣。反正都選不上了,不如就大大方方地說『我就爛』吧!」
platform A 官網 | https://reurl.cc/OEg85r
platform A IG | https://reurl.cc/YdbrpX
platform A FB | https://reurl.cc/degj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