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2為什麼不是過渡的產品?
iPad 2 在台灣時間上週四凌晨發表,主流媒體除了介紹產品和強調賈柏斯親自登台介紹產品之外,多數還是會以較為負面的角度評論。我也有撰文的 Smartmobix 網站甚至直接挑名 iPad 2 是過渡產品。
我自己覺得寫過渡產品有點嚴苛的原因是,依照這種判斷方式來看,過去四代 iPhone,和同代產品相比,硬體一直都不算是真正有到劃時代的程度(視網膜螢幕大概算是唯一比較值得一提的部份。)而甚至要一直到 iPhone 4 才算是比較完備的產品。
當然理由也不算不充分,畢竟的確它硬體上和其他最近要發的平板裝置來看的確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只是我們也都知道,強調整體使用經驗和操作介面的 iPhone 和 iPad 就靠這些「硬體不如人」的產品,依然是讓所有的競爭廠商難以招架。
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好設計不是我或是廠商或是設計獎評審說的算,而是由市場決定的。一個人、兩個人、甚至一兩千個人買一個產品,你可以說是品牌迷思,是 Apple fans。但是九個月 1500 萬台?整個微軟開創的平板電腦世代全部加起來大概也不到這個數字的一半吧!
這樣說好了,iPad 和 iPhone 非常類似的地方是,他們都在第一代就奠定了整個系列產品最核心的幾個觀念和操作方式,之後的每一代都是在補強而已。我不覺得這是很容易的事情,你可以想想看 Windows Mobile 從推出,然後一路修改到 6.5,最後發生了什麼事。所謂的 Windows Phone 7 幾乎是貨真價實砍掉重練的標準範例。
過去 iPod 當紅的時候,不斷有廠商推出被媒體封為 iPod killer 的產品,結果是 iPod 依然是市佔率第一的 mp3 播放器。然後換到 2007 年 iPhone 發表後,媒體開始找 iPhone Killer,不過這會因為有 Google Android 的關係,三年後我認為的確有幾款 Android 手機和 iPhone 相比也不算輸的產品。
但是 iPad?我必須要很抱歉的說,大概要到 2012 年,Android 3.0 甚至 4.0 之後,我才覺得會有和 iPad 一拼的平板裝置。
iPad 2 和第一代最重大的差別,就在於變輕變薄,效能更快,然後多了前後雙鏡頭。這幾點就讓目前其他要和 iPad 拼鬥平板裝置優勢不再明顯。我自己使用 iPad 半年的心得,它最讓人頭痛的一點,就是其實 680 克的重量真的不輕,10 分鐘後你就會覺得不太想繼續拿著。雖然我不知道 600 克會不會真的有足夠的差異,但至少和 Xoom 相比是更輕了一些。
此外 Jobs 自己在台上也強調了一點他們目前最大的強項,就是他們有超過 65000 種應用程式是專門為 iPad 設計,而 Android?100 種左右。這種天差地遠的數字,我認為一年之內是無法撼動的。
不過往另外一方面想,Android 的開發者該已經從 iPad 上學到了要怎樣針對平板裝置設計程式,不需要再去思考,所謂的平板到底和放大版的智慧手機有什麼差別。(因為這真的有差別)
我其實是很期待 Android 平板或是 HP TouchPad 能夠讓蘋果有警惕之心,因為所有的市場都一樣,有競爭才會有進步,有了 Android 和 WebOS 追趕於後,蘋果才不會自滿於現在的 iPad 就足以繼續稱霸下去。
或許我們可回味一下去年 iPad 發表後我說的兩句話:「這樣說好了,iPad 並沒有如同 iPhone 一樣令人驚奇和震撼。但是其他電腦商也別太高興,因為根據使用介面、通路( iTunes Store )和內容來說,iPad 依然是所有平板裝置中,最佔優勢的一台。」「如果說,這樣一台不能 3G 上網的平板我賣 499USD,那請問你 Dell、HP、微星、華碩,要賣多少錢?」
然後再配合上我今天在噗浪寫的兩句話作結:「我發現一件很好笑的事情,如果你剪輯我在其他媒體上針對蘋果產品的發言,你應該會覺得我是個反蘋果的傢伙。」「但實情是,除了桌機和伺服器之外,他們的主要產品我竟然都有買。」
而我不覺得我是個 Apple fan,我只是在買一個好的產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