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樂團放大鏡|山頂的景色是什麼,或是,會有山頂嗎?

獨立樂團放大鏡|山頂的景色是什麼,或是,會有山頂嗎?

作者魏佑竹
日期18.05.2015

還好嗎?來,喝點吧,保溫瓶裡的啤酒還是涼的。

你或許現在還一頭霧水,但別擔心,你知道你在哪裡。
試著深呼吸,把整口氣沉到丹田底,讓氣味貫徹全身:

這味道有點濕,有點野,偶爾有動物的臭味。

是山裡的味道。

從【獨立樂團放大鏡】專欄第一篇開始算起,也快半年了。倘若是原先完全不了解獨立樂團圈的讀者,這一路連續看下來,不嫌棄的話,照我的擅自劃分,也應該可以算圈內人了吧──獨立音樂資源少,廣結善緣,多交朋友,總是好的。

這中間,若是有哪位因此而嘗試著去看、去聽、去表演現場體驗,便算是踏上玩樂團這條路的開端了。這條山路,一旦踏入,從此便是永無休止地前進,只有休息,沒有退出。

所以跟你說了,沒錯吧,是山的味道。

都說努力好比爬山,無論風景多麼又多麼好,總得一步一步往上攀。沿路走到這裡,你還跟得上嗎,悄悄脫隊了嗎,還是正在某處紮營,松下問童子,雲深不知處?

開始,先有看團的初體驗四種玩法讓你的看團經驗更難忘,接著身影逐漸與周遭融為一氣,飄出同伴氣味〈簡配全配看團配備。等到自我定位認同鮮明之後六大樂迷你是哪種類型,縱身一躍,一舉跳脫憧憬的夢幻泡泡,踩進一大池濃稠泥地裡玩團實務眉角觀察,逐漸由觀者轉換為被觀者、台下到台上,甚至成為舞台本身音樂祭消殞與誕生

有人把興趣當成志業,有人志業轉換為興趣,有人從原點來,又回到原點去。
這不僅止於一個單向箭頭,還是一面關係圖。環環相扣,愛恨糾葛。

整個玩樂團的過程當中,目的地便是經常如此地不斷變化流動。放手追尋目標後,才發現現實與想像的差距;文化衝擊讓原先刻板的玻璃罩子被打破,在這之後,本來還因為緊張而僵硬著的身軀,開始順應著整個環境表壁調適起自己的形狀,變成春天山洞裡柔軟起伏的熊。

融入山中,懷抱巨大力量,尚且不到醒來的時候。

很多人抱著憧憬進來,逐漸在山中迷路。也有人陸續在山腰、山腳擴大領地,形成聚落,或是走著走著,就走到了另一座山頭:

看團看出音樂祭,玩團玩成製作人,跟團跟成經紀人,拍團拍成攝影師……。

有人把興趣當成志業。有人志業轉換為興趣。
有人從原點來,又回到原點去。

我們身處一座多山的島嶼。這座山很大,大得沒有盡頭,大得充滿絕望,也充滿希望。

山頂的景色是什麼,或是,會有山頂嗎?

我思考了幾轉幾回,思索著樂團這樣異常堅固又異常脆弱的存在。樂團這樣的存在,只有一個人是絕對無法成立的,在這裡,沒有人會孤單。一路拼組,一路撿拾又丟棄再撿拾,樂團的迷人之處,或許就在這些零碎破片裡。

總之我們一起繼續走下去,無論最後會不會站上山頭,至少一路好風景。

 

【獨立樂團放大鏡】

台灣小清新 / 後搖 / 文青系樂團已經夠多,關愛眼神早把他們烤到發燙,但鮮少人把眼光放在除此之外的地方;專業非專業樂評人滿為患,不差我一個木耳來逞口舌。本系列書寫出發點 並非樂評亦非樂手,而是僅僅身為觀看者的不中立觀察:看別人表演,看別人玩團,看大局。聊聊鮮有人關注、樂團圈獨立到不能再獨立,各種小人物上籃的姿態。

 

CHU

做過美編,當過書編,賣過文案,玩過 VJ,徹底不務正業的臺北人。寫宵夜文但不吃宵夜,樂團圈局裏局外看不完。發了個在臉書上天天寫、連續寫一年的願,然後就來到這裡了。
部落格:根性與劣根性

#獨立樂團 #音樂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CHU
攝影CHU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