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普與《四季未央》:在音樂會裡看見人性的尊嚴與愛
〔文|陳欣蕾〕
《四季未央》這場音樂會曲目很單純:韋瓦第的《四季》與馬克斯.李希特以《四季》為藍本的《重譜韋瓦第四季》,但是內容不只是如此。
這是一場近代歐洲社會文化、時代動盪結的果,也是在這種狀況下所產生的真實現代歐洲文青寫照。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與後來影響歐洲各地的種族主義,造成猶太人四處奔逃,丹尼爾.霍普(Daniel Hope)的外曾祖父母就是在此時離開了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 Dahlem,本來他們有頗豐厚的財產、在別墅 Villa im Dol 成立猶太學校,後來納粹德國把別墅徵收了,成為破解情報的地方,現為考古中心。逃難到南非之後,過著非常窘困的生活。這其中有很多一言難盡的故事:掩蓋猶太人身份、改信基督教、隱姓埋名……被認為是猶太人的外曾祖母其實是家族裡面有最純正亞利安血統的人,這箇中滋味……不,在那樣的年代,沒有時間、沒有能力感受「滋味」,滋味是和平時代的人的奢侈。
而霍普的曾祖父輩,在愛爾蘭因為獨立戰爭造成的大饑荒時代,家裡無法再養育他,便主動加入政府的招募,到南非和來自德語國家的農人後代戰鬥,他的戰績讓他獲得足夠的資金,開了自己的旅館,後來成為鎮長。
所以霍普的父母才有機會在南非相遇。隨著歷史的洪流飄蕩,我們身邊也有很多人的血源來自世界各地,讓我想到,有一個朋友去做了 DNA 檢測,意外的發現自己居然有央格魯薩克遜祖先,所以現在都說自己是混血兒;我兒子也莫名的有紅頭髮,讓我很好奇我和先生身上有來自哪裡的基因?
後來霍普的作家父親 Christopher Hope 因為成立了雜誌《Bolt》,發表反對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言論,被驅逐出境,小霍普就和父母一起到了倫敦;因緣際會之下,他母親成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一曼紐因(Yehudi Manuhin)的經紀人,兩歲的霍普就這麼,套句曼紐因自己的話——「落在他的腿上」了。
|
曼紐因在二戰後,與英國作曲家布列頓(Benjamin Britten)一起去集中營為人們演奏音樂、安慰受創的靈魂,他也是在納粹德國之後,第一個「登陸」柏林愛樂的猶太音樂家,和指揮家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合作演出。
霍普就是在這個即使備受壓迫、仍然會為了平等與愛去戰鬥的環境下成長,這也是他之所以成為他的重要特質。他演奏過無數反對種族主義、反對戰爭的音樂,還有即使在集中營,靠音樂鼓勵、安慰人們的、犧牲作曲家的音樂。
而今天的主題《四季未央》,就是在這些聲聲疾呼背後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核心——愛,對人、對大自然、對世界純粹的愛。
我很難忘記小提琴家簡祥峻曾在一場不正式的工作坊中,居然為大家刻骨銘心地演繹了巴赫的 Chaconne,他說:「在人生的很多時刻,我都會拿起這首曲子來,檢視我自己,不光是手上的技術、還有我當時的生活狀態、我的心。」那麼韋瓦第的《四季》就是霍普的 Chaconne,他從九歲就開始公開演奏這組作品,到現在演了一千多場。最一開始,他在瑞士曼紐因夏日音樂節中聽到曼紐因和蘇黎世室內樂團演奏,小霍普以為他聽到了鳥叫,但是其實是小提琴發出的聲音,音樂家將此身完全投入音樂作品的樣子,鳥叫、雷鳴、犬吠……從此,這組作品就在他的心中種下了種子。
而在幾十年後,他和當時演出的蘇黎世室內樂團,一起和英國作曲家馬克斯.李希特錄製了李希特以韋瓦第音樂為中心重新創作的《重譜韋瓦第四季》,身為後低限主義(Post Minimalism)作曲家,李希特為音樂帶來了很多現代人的聲音,尤其是流行音樂元素,英國流行音樂和反戰息息相關,追求愛與和平,這也觸動霍普和蘇黎世室內樂團將他幾十年的願望:錄製一個包含《四季》(Four Seasons)和其他代表一年 12 個月的音樂的專輯,《四季神采》(For Seasons)。
經過這麼多年的聆聽、演奏、研究,霍普的四季裡面有曼紐因和霍普的老師布朗(Zakhar Bron)、也有和研究巴洛克音樂演奏的音樂家合作之影響,當然,還有歲月的痕跡。
所以這場音樂會,聽的不只是音樂。
是什麼?很純粹,是愛。
本文由Muzik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MUZIK古典樂刊》2018年8月號。
演出資訊
2018 新舞臺藝術節-丹尼爾.霍普x蘇黎世室內樂團《四季未央》
場次|09/18(二)19:30 國家音樂廳
演出|小提琴暨指揮/丹尼爾.霍普、蘇黎世室內樂團
曲目|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馬克斯.李希特「重譜韋瓦第四季」
主辦單位|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
購票|兩廳院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