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碼頭跳進沙龍:探戈,擁抱世界的愛與鄉愁
〔文|樊香君〕
慾望的凝視、明快的撩腿、傾聽心口、撫觸雙臂、纏綿具張力的擁抱⋯⋯。
現今舞台上魅力無限的探戈 Tango,在印象中,是這樣的一段香豔雙人舞。再看進去些,推動這般香豔雙人的纏轉動力,正是銘刻探戈成形的身體歷史,它們藏匿在音樂、歌詞、呼吸與韻律中,讓每次深情轉瞬,皆彷彿擺盪於黑暗與光明、絕望與希望之間,呢喃著千言萬語——那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愛與鄉愁。
Tango 一詞來源紛雜,有研究說是西班牙文「鼓」(Tambor)的稱呼;也有學者說這詞與奈及利亞文雷神(Shango)的名稱接近。無論詞源如何,形式總關乎精神。探戈有著歐式的筆直身軀,同時也有著非洲舞的彎曲與交纏雙腿,詞源與形式,顯示其高度混種姿態。探戈旋律多以吉他、班多手風琴演奏,歌詞滿溢孤寂與濃厚鄉愁。足見其精神中對群聚的渴望,同時擁抱來自各地的差異。這混種與鄉愁,得從十九世紀中歐洲移工、非洲奴隸與南美住民文化的交遇講起。
當時大量歐洲移民沿著南美的拉不拉塔河(Rio de la Plata)進入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及烏拉圭蒙特維多城(Montevideo),他們多為來自西班牙與義大利的年輕窮困男子,離鄉背井前往美洲,只望在此賺進財富回鄉成家。無論命運領向成功或失意,他們念家、同時渴望溫柔鄉,漸流連於碼頭附近的妓院或酒吧,縱情聲色、渴望撫慰,也組成幫派。但即便是幫派份子,在溫柔鄉間,男子氣概仍然紳士地體現在舞技的精進上。只為在女多男少的碼頭酒吧,透過三支舞曲擄獲小姐芳心。無論來自歐陸家鄉的律動,如華爾滋、馬祖卡、波卡舞曲,或是結合阿根廷民俗樂舞、延伸自古巴 Habanera 舞曲的米隆加舞曲,以及十九世紀中因奴隸貿易而帶進南美的非洲 Candombe 舞曲⋯⋯等,均成為當時激盪舞步的重要養分,這是探戈形式的來由。
誕生於貧民碼頭,移工、幫派份子、吧檯小姐之間的探戈,並不為當時阿根廷上流階級接受,那是充滿罪惡與墮落的下流樂舞。不過,在酒吧卻不難瞥見尋求新鮮刺激的阿根廷富家子弟,穿梭於夜晚的酒吧與探戈身軀之間。1910 年左右,探戈隨著這群富家子弟旅行歐陸,包括巴黎、倫敦、阿姆斯特丹。狂野與性感兼具的探戈讓歐洲菁英們為之瘋狂,迅速成為歐洲沙龍新寵。各大城市也發展各自探戈風格,如內斂柔情的法式探戈,流行於 1930 年代歐洲的德式探戈,音樂中融合顯著的德式民俗曲調。原在阿根廷被視為不入流的探戈,在歐陸打滾一番後,地位亦在阿根廷隨之翻轉。阿根廷人開始擁抱探戈,彷彿擁抱著來自歐陸的現代化概念,探戈的黃金時期(1935-52)於是展開。前總統裴隆(Juan Peron)政治運動鼓吹下,探戈正式成為阿根廷國家認同的重要象徵。
到了 1960-70 年代,美國搖擺舞與搖滾舞開始在阿根廷年輕世代間流行,探戈地位因而消退,後更因軍人獨裁者魏德拉(Jorge Rafael Videla)的恐怖統治,探戈的群聚舞會與樂團解散,酒吧亦關門大吉。1983 年魏德拉政權結束,探戈以文藝復興之姿再次現身,重振阿根廷國家文化認同。此時,一齣於巴黎上演的歌舞秀 Tango Argentino,更向世人展示探戈作為阿根廷政治難民流亡時期的重要依歸。他們巡迴歐陸與北美教學、表演,向世界傳播探戈的愛與熱情。這是繼二十世紀初探戈風靡歐洲後,再次成為全球性的舞蹈。1990 年代之後的探戈,隨著世代發展有著各種變化。最知名的莫過發展於二十一世紀初的「酷兒探戈」(Queer Tango),企圖透過最初由兩男相互精進舞技的探戈原型,翻轉異性共舞、男子領舞、女子跟隨的窠臼。
探戈的身體歷史,自十九世紀中始,承載了來自各地的集體情感與個人鄉愁。探戈研究者薩維利亞諾(Marta Savigliano)以「致命的擁抱」(Tango’s fatal embrace)一詞,分析探戈中控制與被控、殖民與被殖民之間的凝視、扭轉與拉扯。從這個角度,我們可靜觀權力在歷史中的運動。但也別忘了那存在於兩人間的「擁抱」,是如此綿密多汁、深情流轉於肢體間,那正是來自世界各地難以言說的愛與鄉愁。
演出資訊
2018新舞臺藝術節-科爾內霍舞團《魅.Tango》
場次 | 10/05(五)19:30
10/06(六)14:30、19:30
10/07(日)14:30
地點 | 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演出 | 科爾內霍舞團
主辦單位 |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
購票 | 兩廳院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