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張亦絢:少年少女不知天高地厚,才有機會長成你也接受的大人
十年來,BIOS monthly 以創作文化為核心,持續發展多元深度的線上內容,深入且兼具視覺美感的人物專訪有幸受到讀者喜愛,成為招牌欄目。2021 年末,我們精選站內訪問,集結為《Wrinkles —— BIOS monthly 專訪選集 2021》,全書收錄 15 篇專訪、新增 2021 年再訪內容,並邀集受訪者親自註解訪問後的生活變化與領悟。
本篇專訪即為書中收錄篇章,全文精裝典藏現正販售中 ➤➤ 點此購買
張亦絢是一位敬重他人的人,坐在她面前的我年紀小許多,她仍維持與人平等的態度。「請問這是我的水嗎?」
「其實我真的滿緊張跟人見面,但這也是我成為大人的這個部份啦。」她安慰我:「妳別緊張,妳的訪綱讓我很安心。」「我講得太嚴肅了嗎?哎我還是來講個笑話吧。」她有點孩子氣,說到喜歡的 Pierre Bonnard 與太宰治,比自己出書還興奮百倍:「這次我第二次跟太宰一起出書唷(勝利貌)。」
新書《我討厭過的大人們》、《愛的不久時:南特/巴黎回憶錄》(2020 我行我素版)再版與太宰治《正義與微笑》同時在木馬文化出版,張亦絢開心地不得了,沒叫我們去買她新書,倒是不斷推銷《正義與微笑》有多好:「《正義與微笑》是針對青少年寫的,寫得太棒了!這是在《女生徒》到《人間失格》轉變的起點,非常好看非常爆笑。我寫這本推薦序,追溯了一些《女生徒》,書裡說如果現在可以變成大人,小時候的苦惱回過頭想,沒什麼大不了的,就像出麻疹。但出麻疹也可能會死人啊,不能不管,這是成長的危險⋯⋯」
為了陪伴那些出麻疹的孩子,張亦絢寫為大眾設定的文學小說《永別書》,《性意思史》明言給 15 歲以下的少女,《我討厭過的大人們》則送給成長中的青少年。
少年少女是該不知天高地厚
「妳問我成長中會輕蔑大人嗎?真是不好意思說出來,那時候真是不可一世啊。」張亦絢對我的訪綱倒背如流。
她談過小學時為挑戰老師而畫出人體骨頭的故事。當時學校來一個新老師,非常瞧不起小孩,嗆聲學生中沒人能畫出骨頭:「不過我沒講的是,這位老師在其他學校曾經性侵學生。當時圖書館剛成立,我就找到一本有人體全部骨頭的書。」她擺出送書小仙女的樣子:「我就去跟圖書館的人幫忙收拾圖書。那本原來不能外借的書就讓我給借出來。」國小的她用描圖紙描完人體骨頭,一筆一畫是執著:「我很想給老師難堪。」
她一直對大人很有對抗意識:「有一次父母想要知道我的表現,給我做了一個表現表,評量我有沒有乖乖吃飯、刷牙、上床,規定我 24 小時按表生活,貼在牆上,打算每天給我打分數。妳知道我做了什麼事嗎?」她笑得像小鬼當家:「我就馬上把父母的名字都寫上去,然後打了一堆叉。」
那張生活評量表於是被父母撕下來。她很早就試著突破以愛為名的教養:「我只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張亦絢寫過這一代成長底下國族與性別交織出與父母的鴻溝,人類無可拒絕地從父母身上繼承:「但繼承後並不是原封不動接收,可以重新思考——你要不要變更繼承父母給予的東西?」
「對成長中的青少年,他要的不是你教他什麼,而是看到你長成了一個你自己也接受的大人。」張亦絢在《幼獅文藝》專欄寫的十二篇討厭大人加上輯二談恨,乍看是中二病發的框架設定,讀來揉合成熟與天真的溫暖。那原來是張亦絢的成人式。她將小孩的困頓看作一件非常嚴肅的事,告訴小孩:
「你可以去討厭,去輕蔑大人,這樣你才有可能長成你也接受的大人。」
「少年少女不知天高地厚,這很正常啊,我當年更誇張。」她太清楚那個年紀的孩童,是用怎樣凌厲的眼光在審視大人:「我寫這樣的書,有人會覺得是大人在做教練、讓小孩知道如何度過難關,但我覺得有時也是相反,少年少女是教練,他們用一種嚴厲的眼光在看大人,我覺得這樣是很好的,年輕人的存在是這樣,讓你知道自己還不足夠。」因為已經是大人了,更要警覺自己是什麼樣的大人。
我知道妳死得很慘
她一直特別留意閱讀兒童心理、精神分析、思考怎樣幫助小孩。那大抵是孩童時期受傷的人,才會去做的事。有人說張亦絢有慈幼天性,她說:「愛人這件事,再愛都不為過。」可能,她也曾被即時解救過。我以為她書寫裡,對討厭的人總是懷有餘地,她更正:「大家要來比賽恨意,我可以得冠軍。」
張亦絢在心裡燒死對方、把人大切八塊,然後發現:「太費事了,我真的希望他不幸嗎?或許我只是想置身事外,倒不是希望他不幸。」如果她沒有這樣的同理心,她不知道會不會活得更自在。「我有某種不太好的天性,我面對面見到一個人,即使我很恨,人在我面前,我還是會考慮他的幸福。即使很想對一個人說,我真的很厭惡你,但也會想,他如果要長成一個我比較不厭惡的人,我要克制,不然會阻礙他的成長。」
《愛的不久時》裡描寫角色想要上街濫殺無辜:「那樣的心情,我是體會過的。我也了解為什麼人會走到那裡。」張亦絢之所以沒有成為隨機殺人犯,因為命裡剛好出現即時雨,以及藝術:「妳要自己清毒,在個人層次上可能是走不過去的,就是那麼恨啊⋯⋯妳問我藝術文化的影響,影響是大的,只是靠修為太難了。毒的相反⋯⋯血清嗎?藝術不見得可以完全清毒,但至少可以幫忙克制、讓毒不發作。」
有次張亦絢在想死的心情中,卻碰上朋友找她去看學校的話劇公演:「因為早就答應了,就去看,」她那種不願虧欠的性格。「看完想說劇中人根本比我悲劇太多,我就很釋然,這並不只是他比我痛苦,而是了解有人在接受那種痛苦,方法是有的。」
「小時候我每次搬椅子到大禮堂看電影,我都想用盡我所有力氣想告訴老師電影有多好看!」電影使她起死回生:「我都已經死了那麼久,然後沒有人發現,可我去看電影時,導演告訴妳:我知道妳死得很慘,我知道。」
「我才警醒到不能再這樣死下去。這樣的死亡不是像白雪公主一樣吃了一顆毒蘋果,而是妳在心裡面停止了某些東西。這是很危險的,很多人走向自殺的路,其實是因為覺得心裡已經死了很久,必須讓肉體跟上心靈的死亡。」
她像大人一樣嘆了一口氣:「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也是沒辦法的。」
◤ 帶讀者看見無數創作者 B-Sides 的台灣媒體,第一本專訪精選集 ◢
收錄受訪者
音樂影像導演・郭佩萱|導演・黃信堯|演員・巫建和|設計師・洪彰聯|《新活水》總編輯、作家・黃麗群|YouTuber・反正我很閒|Podcaster・百靈果 News| 《報導者》副總編輯、記者・劉致昕| 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樂團・珂拉琪|攝影師・周墨|音樂製作人・黃宣|設計師・林小乙|作家・張亦絢|寫作者・前午場酒店小姐・少女A
- 全新再訪|訪問做完了,然後呢?我們再度聯繫訪後半年到數年後的受訪者,聽他們再談自身的訪後境遇。初訪時曾想像的未來或尚未解答的探問,如今是什麼模樣?
- 親身回望|如果可以親筆修改一篇關於自己的訪問,你會如何下筆?本書提供收錄受訪者修改、註解專訪文章的權利,並將修改與原文一併保留,展示此刻與訪問當時受訪者心靈的錯動與輻合。
- 職人特輯|「Sprinkles ——現場一百答(不是專訪心法)」邀請在台灣編輯.攝影.企劃・訪問領域深入經營的執業者,收錄「對自己影響最深的訪問」、「被要求修圖最離奇的地方」等十五問一百答。
- 精裝收藏|設計師莊皓操刀精裝全彩裝幀,以皮紋荔采紙暗示時間的壓刻與皺摺,如同歲月的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