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影評|《走音天后》:比夢想更動人的,是守護夢想的心
在進場看《走音天后》(Florence Foster Jenkins)之前,我和朋友在前進的隊伍裡討論著我們共同的擔憂:據說,本片中休葛蘭和梅莉・史翠普演的是一對情侶——沒有不敬的意思,但這兩人的氣場真的差太多,這樣搭得起來嗎?
沒想到看完,我們異口同聲地說:非常 OK!這甚至是整部片的亮點。梅姨在片中飾演的當然是劇名主角佛羅倫斯.佛斯特.珍金絲,而休葛蘭的角色聖克萊是她的丈夫,兩人之間的姐弟戀有種柏拉圖式的特質,而我事前(想太多)擔心的、演技強度的落差,被休葛蘭精彩地補足、銜接了。梅姨的角色非常天真單純,有著和年紀相反的脆弱和不安全感,休葛蘭則是真摯地呵護著這脆弱。這劇本還相當聰明地,把史實中主角的疾病變成埋線,合理化她的心理狀態,以及夫妻倆相處的方式。
片中,休葛蘭總是陪梅姨回到臥房,溫柔地唸詩給她聽,直到她安穩入睡,再離開宅邸,搭車前往他另外的套房。在那裡,有個美嬌娘等待他,而且是由剛在《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中迷倒眾生、神似英格麗褒曼的蕾貝卡佛谷森擔演。但這樣的三角關係,兩個女方都很清楚,《走音天后》的優秀在於它無意質疑、更根本也沒要為這樣的多元關係辯護什麼,而是理所當然,還能讓你明白地感覺到:聖克萊對兩人都是「真心」的。尤其對又老又病的梅姨,他是真摯地疼愛。至於兩個女伴在他心裡,是怎麼切分哪一塊跟哪一塊?這是他們三人彼此的事,不需要向觀眾交代。
似乎說遠了。且先簡單地介紹:《走音天后》描述的是在二戰前後的美國紐約,一位富家夫人非常非常喜愛音樂,她慷慨地贊助各種音樂活動,機構的設立,演出的籌備,對當時的美國音樂界貢獻卓著。但不只如此,她對音樂的愛也在最直接的嚮往:她喜歡唱歌,而且夢寐以求上台表演,接受觀眾的歡呼。她自己辦活動,自己選曲目,自己找老師來上課,把票賣給親朋好友,又興奮又緊張地期待公演那天——這一切都很合理,只除了一個小小的問題:她根本完全是五音不全!
在思考珍金斯夫人的故事,以及她「敢唱、想唱,為什麼不能唱?」的問題的時候,我想著自己一度也走過的思緒。我那麼愛 U2,每次聽現場演出的錄音都忍不住跟著唱,感受那瘋狂群眾的凝聚力量,為之起雞皮疙瘩——這樣的我,是不是也偷偷幻想過在台上,對著下面七萬名歌迷引吭吶喊的感覺?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我也知道,這在這輩子是不可能發生了。不只天份差異,更重要的是機運問題,還有選這條路的時機早早就錯過。那萬中選一的舞台,是只有極少數幸運兒能踏上的。
而我想要說的是,想唱的人那麼多,能唱的一定也不少,所以「因為這是一輩子的夢想,就該給她機會實現」的邏輯,其實服不了人。也因此對當時,或後世所有把珍金斯的走音當笑話看的人,要說他們不厚道,不懂得憐憫,或不尊重他人等等,這邏輯其實是說不通的。但《走音天后》真正打到我的,是這故事(再次地)沒有要辯駁這件事,而是換個角度,將這樣的不屈不撓,憨直固執,導往前面說的愛情核心。
事實上,《走音天后》可以說是從聖克萊的角度去看的故事。看自己的妻子,也看世界對她的接受與不接受。她穿著女武神裝上台,英姿颯爽的同時,卻是危危顫顫的,深怕失態和不夠完美。這麼巨大的不安,他看在眼裡,台上台下、上戲前卸妝後都為她加油打氣。這樣一心為她好的「愛」,其實很動人。
故事裡,兩人描述他們的愛情是「因為對音樂的愛而結合」,而珍金斯夫人說:「音樂是我的生命。」於是到故事最後,她實現了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的夢想——在此,即是我前面想說的,以她的歌藝而去「買」到一個機會在卡內基開唱,其實是沒道理的。但藉由兩人的情話,《走音天后》浪漫地說:如果你真的愛我,當你明白這是一件我真心想做的事,即使知道它會失敗、是愚蠢的,你還是會支持我。
她愛音樂,為了抓住那個愛可以忽略聽眾(和甚至自己)的評價。而他愛她,所以他理解,窮盡全力幫她圓夢。即使那夢的美好建立在謊言上。在進場之前,我真的萬萬沒想到這部看似喜劇的電影,最後是圍繞這麼感性、這麼纖細脆弱的思緒搭起來的。而我要說它成功了。真正感動我的不是那執著,而是呵護這份執著的那個愛。
最後,還要提一下本片的「鐵三角」:休葛蘭的演出絕對是我看過他最喜歡的一部,深情、柔軟又撐得住場。另一個亮點是美劇《生活大爆炸/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的「霍華」賽門赫伯格,他的鋼琴師角色真是搶盡了所有的戲,喜劇能量大爆發。更驚人的是,片中所有的鋼琴都是他自己彈的!真是職業水準啊!
最後當然要說梅姨。論角色,這總是穿著繁複華服的夫人造型,其實讓她的「戲」發揮有限,但是聽她那麼辛苦地五音不全硬裝一整部片,忍笑之餘實在很讚嘆。回家後再點開過去電影中:《媽媽咪呀》、《大家來我家》、《魔法黑森林》裡她的唱歌段落,更是只能說:真的太神。而梅姨不愧是梅姨,事後想來,整部片滿滿快溢出來的是她的不安全感,為了撐住她的不安,才有一切的音樂,人際,節奏,及黃金年代的氛圍。這部片調性抓得好,是最成功之處。
對了,雖然是紐約故事,但這其實是個英國導演在倫敦拍的英國電影。不約而同地在今年,先有奇幻影展的法國版《巴黎走音天后》改編珍金斯夫人的故事,再有這部片,兩兩都從歐洲的角度重看這一位人物,思考殿堂藝術與上流社會與平凡才能與夢想的關係。背後的巧合和脈絡,也很值得玩味呢!
【張硯拓】
1982 年次,曾任資訊軟體工程師、產品企劃師,現嘗試寫作。經營部落格【時光之硯】多年,文章以電影心得為主;信仰:「美好的回憶就是我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