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吧,共享空間(二):它只是長得像咖啡廳——混 hun

加入吧,共享空間(二):它只是長得像咖啡廳——混 hun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5.12.2015

2012 年,游適任創辦了「混 hun」,台灣正式有了首家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現在隸屬於 Plan b 事務所之下,試圖讓台灣的辦公空間有新的可能。他說,那是某一次去東京設計師週參展時,偶遇共同工作空間才得來的靈感,如果台灣能有這樣一個地方,讓三五好友可以在家裡和辦公室之外的地方,相伴工作、彼此交流、激盪想法,該有多好?可惜當時共享並不流行,想一起工作還不如去咖啡廳,游適任乾脆自己找朋友合作,成立了「混 hun」,先滿足個人需求,也慢慢找到有類似需要的客人。

本來,我想請游適任談談混 hun 這幾年的轉變,沒想到他一開口,竟直接將時間拉回 1970 年代,「共同工作空間的概念,其實可追溯到歐洲的佔屋運動(squatter movement)。當時房價高漲,民眾買不起房,開始擅自佔領閒置房屋,作為住家或辦公空間。佔屋者相信,空間應該在共享的概念之下才能做有效的資源分配,空間分享的雛形也在此時出現,成員會在佔領的空屋內各自工作。」他繼續解釋,直到 2002 年,才有一間叫做 “Hat Factory” 的空間正式自稱為 “co-working space”,後來逐漸擴及到英國、德國、東京、中國、東南亞等地。

研究這一段發展脈絡,游適任從中察覺到「共同工作空間」會依照國情不同進行在地化調整,例如歐洲藝術工作者眾多,這類型的空間多半開設在舊大樓裡,但美國受到矽谷創業風潮影響,空間都會裝潢成像是 Google 和 Facebook 的辦公室。

而亞洲是在 2007 年後才開始有共同工作空間的概念,首個發酵地點在日本,因為日本人的居家空間狹小,自由工作者也很難在家中工作,現在光是東京就有近 700 個點供人們選擇。韓國、東南亞的起步時間和台灣差不多,不過東南亞的空間多是為了歐美人士準備的,讓他們可以飛到亞洲短居、一面完成工作,通常會搭配設立住宿空間和泳池。

到了台灣,共同工作空間又該怎麼在地化?游適任分析,創業者以網路科技產業居多,常常出沒的地點就是咖啡館,因此決定以咖啡廳為包裝,前期主要溝通訴求是「這裡是讓大家一起工作,還有提供咖啡的地方」。後來才逐漸導入「伴工卡」的交流機制,希望讓客人們相互認識,成為工作上彼此幫助的夥伴。

在混 hun 裡,你可以在伴工卡填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和想尋找的人,假如是文字工作者就可以找尋有文案需求的業主,或者是業主也能找尋有寫作能力工作者。當然,想跨出工作範圍之外,找尋相同興趣的夥伴也可以。游適任之前嘗試過「休息 15 分鐘」的交流時間,「但要讓台灣人去跟陌生人面對面交談太困難了,後來才改成留下 email,有需要的人自己私下聯絡。聽進駐者說,真的有不少 case 是透過伴工卡而來的。」針對長期進駐者,則是靠非公開的 Facebook 社團做連結,所有人可以在社團裡結交其他進駐者,並透過聚會活動凝聚彼此。

無論是想要與人交流、共同工作、找間辦公室,共同工作空間都很歡迎,游適任說,「co-working space 就是給你探索未來方向的機會。當你想從傳統辦公室解放,考慮創業或獨立接案,都可以來這裡試試看,如果不想繼續,可以重新回到職場,或者當創業的公司逐漸長大,不妨自行成立辦公室。總之,共同工作空間的彈性很大,最適合做為測試的過渡階段。」

#共同工作空間 #co-working space #混 hun #共享空間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Layu
圖片提供混 hu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