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拳在台灣(三):張智惟校長訪談:「鶴拳是活的,是可以創造的」

白鶴拳在台灣(三):張智惟校長訪談:「鶴拳是活的,是可以創造的」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5.08.2016

本次專題介紹了白鶴拳從福建傳來臺灣的過程、經歷的變化,並簡介其套路的特色,本篇文章在最後將邀請已經學習、推廣白鶴拳多年的張智惟先生來分享自己的經驗。張智惟先生目前為基隆高中的校長,除了自幼拜師開始學習白鶴拳以外,也寫作鶴拳相關學術文章,對鶴拳的實際演練、歷史與理論都很熟悉,也不吝將武術知識傳授給想要學習的後輩。

張校長出生在台中的鄉下,廟會陣頭等的場景是他成長記憶的一部分,而習武強身的風氣也很興盛。在國小三、四年級時,他加入了學校的國術隊,開啟對武術的興趣,並打好了底子。不過真正開始接觸鶴拳是在 16、7 歲時,當時學校國術社的老師張達雄將鶴拳的「三戰」傳授給社員,張智惟說:「當時覺得妙趣無窮,跟以前學過的拳法都很不同,後來逢人問我練什麼拳,我只會回答鶴拳。」因為對鶴拳的共同喜好,張智惟與直至今日的師父蔡澤民先生的么子聊上了,於是就在蔡老師父的門下學習,至今已經三十年。

所謂「三戰」是白鶴拳中的重要技法,也叫做「三顫技法」,以外觀上來說就是練習雙臂震顫產生勁道之法,為鶴拳之靈魂,後福州鶴拳發展成套路三戰拳母。在練習三戰時,強調了「氣」的練習,所以會出現氣血通暢、「如浴溫湯」之感,會體驗氣在周身運轉,不斷實化虛、虛化實,且交互不止息的過程。

 
 
 

張校長和我們分享了一些鶴拳的特色。鶴拳的招式簡單樸實,沒有多餘的架勢,其最大特色是,不同於一般武術中強調的「三尖」(手尖、鼻尖、腳尖)對照的側身迎敵,白鶴拳的打法是正面迎敵。乍看之下好像讓被攻擊的部位變大了,似乎比較危險,但由於其搭配的步伐設計,可以隨時調整自己的面向,並雙手同時迎敵,而雙腳馬步站穩於雙臂之後,敵人無法輕易突破雙臂的防守區域來掃腿。通常鶴拳的招式要在雙手搭上敵方後才開始有變化,拉、推、轉等所要靠的都是穩紮穩打的步法練習。

張校長回憶大學時期,同學起鬨要他表演鶴拳,卻被當成是在開玩笑。因為鶴拳的招式看來平凡而無用,但實則變化多端技擊性強,直到他代表台中縣參加台灣區運動會國術錦標賽徒手賽(現在賽制稱散打),身邊的人才相信他真的在練拳。

現在還是致力將白鶴拳傳習下去的張校長表示: 學白鶴拳最困難的地方是,不管練什麼,都要有一股「傻勁」才行,花上好幾年每天不斷練習幾個單調的招式,對現代人來說實在太荒謬了,所以能夠持久練習的人少之又少。而鶴拳的動作雖然看起來都不難做到,但實際上每個動作都有嚴格的基本要求,不只需要體力的勞動,如何讓呼吸跟套路完全配合也需要精神的修煉。

如果已經具備傻勁又堅持練了一段時日,又會碰到第二個問題:要有實力和進度相當的對手才能進步,並在實戰中學習運用鶴拳的基本招式;另外還有第三個難題,即是「明師難求」。如果能碰到一位好老師,在不同階段解決學生不同的疑惑與困難,並避免練出內傷等情況,當然再好不過,但有時也會碰到師父不願傾囊相授或解釋不清的情況,這點就只能看運氣以及自己的明察。雖然困難重重,但張校長認為所有人都可以學習鶴拳,因為它對於體能的要求其實並不高,只要認真練習都可以有收穫。

對於台灣鶴拳的特色現況,張校長則表示:雖然鶴拳來自中國,但當時傳來台灣時已經帶有特殊風格了,日治時期時日人對台人習武有戒心,所以武術大多以廟會表演的形式傳習。而台灣第一代鶴拳祖師張常球與日人關係友好,所以鶴拳得以發展,道館還被賜號「武德堂」,而今天稱「台中二高」鶴拳流派也是來自於張常球。雖說如此,但鶴拳大多還是在「暗館」狀況下傳授,各館交流並不密切,面對的挑戰試煉也不同,經歷幾代傳承下來,就又分別產生不同的特色,與中國的鶴拳早已風格各異了。

目前兩岸有許多武術的交流協會,張校長認為,台灣的武術保留了很多文革前的傳統,這點是比較珍貴的,且在兩岸交流之餘,也應保留自身武藝傳統。交流的好處是可以互相切磋,壞處則是比賽時總有不同標準與理解,如果要從比賽開始推廣武術傳統,就應該先培養裁判的鑑別能力,這是他對於台灣與其他地方之武術發展的未來期待。

在訪談的最後,我們請問張校長,白鶴拳在他眼中究竟是什麼樣子?他說:「鶴拳因其至簡,所以衍化多端,各成體系也各自成理。因此教鶴拳學鶴拳,都應該有欣賞同異並存的雅量,也要能將核心原則如實的傳承、真誠的驗證下來。並且將創造的彈性留給後進,將鶴拳文化視為一種風格,它是活的,是可創造的,這樣才能統合歧見,並保持鶴拳應有的豐沛彈性。」

#張智惟 #武術 #福建 #白鶴拳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于念平
圖片提供張智惟校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