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實驗室|演員怎麼找?素人哪裡來?選角實務大公開
台灣電影界對選角(Casting)一職有較清楚的認知,大約要到 2007 年《海角七號》、《囧男孩》開拍之後了。何為選角?最廣義的概念即「找到最適合劇本角色的演員」,舉凡大明星、小配角,主要、次要以及群眾演員,都在選角範圍之內。兩位新生代 Casting 胡乃婷(阿乃)和游惠雯(格格),出道以來合作的多是年輕導演,在工作背景、價值思維上亦與學員們較為貼近,本堂課第一階段是她們的實戰經驗分享,第二階段則是試鏡模擬,目的在幫助新進創作者更順利地找演員、挑演員,並且更加了解手上劇本與製作的需求。
為戲見百樣人:選角工作見聞錄
剛拍完楊雅喆導演新片《修羅花》的胡乃婷,從世新廣電系電影組畢業後,就先進入經紀公司。當時的老闆曾擔任過《囧男孩》選角,於是領著她入門,她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同一位導演的《女朋友。男朋友》。「那是我做過算是滿硬的片,我們拍學運,要在中正紀念堂找那麼多群演,剛開始群情激昂,到凌晨放完消夜,就發現同學們不見了,我們只好分組去把人趕回來。」
之後她參與《總鋪師》,找三隻「召喚獸」的過程中,見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人類;《共犯》則是近年少數有大型海選高中生的片,台灣演員由於在年齡上有很大斷層,年輕演員格外難找,「片中除了巫建和跟溫貞菱以外都是素人,我們進學校找、去西門町看、透過朋友介紹,演員們都上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表演課。」到了《失控謊言》,主角們的兒時演員也是透過海選,西門町街頭再度成為她找人的管道;蔡康永導演《吃吃的愛》中,她也負責推薦了不少演員。導演雖然對戲劇演員不那麼熟悉,卻有豐富的演藝圈人脈、節目來賓朋友等,是一般電影選角不太會接觸到的領域,對胡乃婷而言都是新的學習。
電視劇方面,胡乃婷參與過《曉之春》、《燦爛時光》、《小孩》、《愛我請回頭》,「人生劇展《小孩》要找八個月大的嬰兒,製作期程很壓縮,壓力滿大的,但我們很幸運找到劇中的嬰兒,要他哭他就可以哭,非常配合。」她分享拍攝時的一段趣事:戲裡設定是女嬰,但嬰兒本人其實是男孩,女主角溫貞菱幫他換尿布時,就因為太入戲而突然嚇到:「怎麼我女兒有雞雞!」
至於今年三月甫上映的公視新創電影《最後的詩句》,傅孟柏因為和曾英庭導演極具合作默契,男主角人選一開始就大抵定案,「這部值得討論的是配角,比如傅孟柏的爸爸和溫貞菱的姑姑,這兩個角色很容易找到很多線上人選,可是我不太想這樣做,有點無聊,我覺得應該去找新的人。」所以觀眾才得以重新認識好久不見的《天天開心》主持人高群,以及久未有影像演出的金鐘獎最佳女配角黃柔閔。
選角的功課:準確理解角色、誠意與眾人溝通
在短片製作中,Casting 職位相對少見,原因很實際,就是短片預算少、角色不一定多。但即使如此,Casting 也可能為短片帶來大幫助。學員開門見山提問:新導演拍短片該如何邀到知名演員?胡乃婷說,製作短片《梅雨季》時,她也沒有十足把握許瑋甯會參演,「雖然我們合作過,有點交情,但她幾乎沒演過短片,而且她已經是一線的明星。我覺得說服演員的重點在於,你要告訴他你對劇本的理解,如果我覺得他非常適合這個角色,我就會極力爭取,我會告訴對方,我從他過去作品裡看到哪些特質是適合這個角色的,不論長短片都是這樣。」胡乃婷在碰面前先寫了一封長信給對方,娓娓說明自己理解的角色狀態、為何認定她是第一人選,同時詳細地介紹導演,後來便順利獲得首肯。
除了和演員溝通,選角也得面對導演。當選角與導演兩方對角色想像有出入時,也只能再三溝通尋求共識。胡乃婷舉《共犯》為例,男主角巫建和由於在《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裡的叛逆形象鮮明,最初導演希望他演壞學生角色,「但我們對那個角色的想像是高大、帥帥跩跩的,所以建議導演讓他演另一個怪咖角色。他私底下就是 tempo 很慢、不講話眼睛也有戲的,比較像是可以同時說服好學生跟壞學生一起去追查事件的人,造型組也順勢建議把他弄成妹妹頭,減少銳氣。」那就是最後觀眾在片中看到的「黃立淮」,也是選角專業能為電影加分的案例。
游惠雯自台藝大廣電系畢業後,先從廣告製作助理起步,因興趣使然而開始協助同事做 Casting,2010 年她獨力接下電影《皮克青春》的選角工作,往後便經常和同一位副導關文璞搭檔。和胡乃婷做《共犯》時相似的經驗,她是在《我的少女時代》遭遇的:「原先王大陸被設定演歐陽非凡,但是怎麼排戲怎麼怪,導演最後改讓他接下徐太宇這個角色,他也詮釋得很好。」
海選實戰守則:挖出人群中那塊璞玉
前面提到素人海選,但素人沒有作品可供判斷,在前端選角時可以如何減少出錯、失敗的機率?胡乃婷答:「導演一定要有認知,用素人就是仰賴他的本色演出,要先了解這個人的特質、當中有什麼是符合角色的,所以你不會用屁孩來演好學生。有些比較沒經驗的導演要求素人試戲,我就會說不可能,因為素人只能試一些簡單的狀態,如果用腳本試,試出來你一定不會用他。通常我會先跟素人聊天,所以海選非常花時間,一人都要聊一小時以上,而且問題一定要針對劇本設計過。」
挑選素人演員時,該如何確定其潛力?游惠雯認為,這就端看導演功力了,「曾聽人說,沒有不會演的演員,只有不會導的導演。像《皮克青春》都是素人,陳大璞導演就是跟他們聊天,讓他們卸下心防,但大家也要理解素人沒辦法像演員哭 10 次、20 次,他可能只能一兩次,這就是起用素人要承擔的風險。」
找素人要去西門町,已經是長年不變的真理,台灣影史上從林青霞到桂綸鎂,都是在西門町被發掘的,那麼上街找演員有什麼技巧?「說實話就是以貌取人,好看的人真的很容易被看到,去學校看也是這樣,老師問我要多少時間,我說給我兩分鐘就好。」胡乃婷語音未落席間就爆出笑聲。
胡乃婷進一步說明:「西門町是最多年輕人晃來晃去的地方,大家去西門町一定會經過那個圓環八百遍。我會準備好電影資料、印出一張告示,上面包含演員徵選訊息、製作公司、導演和我的名字,這樣比較容易說服人;遇到未滿十八歲的,我會請他們留父母的聯絡方式;有時候找到一個好看的人可是他沒興趣,就可以追問他有沒有朋友能介紹,《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Ⅱ》的男主角宋柏緯就是這樣找到的。」
選角在現場:不可或缺的臨機應變力
電影工作尤其是拍攝現場,各種狀況都是瞬息萬變、防不勝防,兩位果然都已練就一身當下隨機應變的功力,胡乃婷分享某次同事打電話來求救,說導演在新竹現場臨時要一個「小五的林柏宏」,她叫同事趕快去附近國小找,結果還真的找到一個很像的!「拍《總鋪師》時,我已經安排好一個豆花伯坐在廟前,但是鏡頭一擺,導演覺得他看起來太年輕不肯拍,我只好闖入巷弄裡的民宅,找到一個在看連續劇的阿伯,後來他就每天來廟前坐著,而且他還很厲害,知道要穿同一件衣服連戲。」
游惠雯補充,現在很多高中職如南強、育達、莊敬有演藝科,學校都很願意讓劇組去找人,不過喜歡表演的人會有比較相近、時髦的樣子,類型可能會因此受限;她自己曾去過清真寺、緬甸街、幼稚園門口找不同人種的演員,但這些工作相當花時間,如果前製期太短就很難做到;進入拍攝期後,Casting 還得負責發通告與現場協調,擔任導演組、製片組、梳化組跟演員之間的橋樑,需要照顧演員的各方面需求,通常無力再自行篩選臨演,而會找經紀公司配合,這時就要特別留意公司有沒有和臨演溝通清楚,以避免現場出包。
本堂課第二階段來到現場選角模擬,包括如何拍出適用的試鏡照、如何針對劇本需求讓演員試戲等等,游惠雯以演員試鏡帶做為範例解說:「(角色是一個清秀的學生)我們會請她穿學生制服、把頭髮綁起來露出五官,讓導演比較容易想像,也會先跟導演討論要著重哪一段戲。主要角色會試一到兩段,再根據設定的造型請她戴上眼鏡,通常試鏡會請比較了解戲的副導在場。」
好的選角要具備什麼特質?胡乃婷覺得是觀察人的敏銳度以及對劇本的理解力,她也會下功夫研究導演的風格和喜好;游惠雯認為溝通技巧很重要,雖然導演是操持大局者,但選角仍然可以提出對角色的想法,創造出新的東西,這是Casting 工作有趣、吸引她的地方,「對我來說很棒的是,當所有次要角色都很稱職,自己會滿開心的。」旁邊的胡乃婷深有所感,亦大力贊同。
註|本文為 2017 SHORT LAB 短片實驗室春季班課程「選角實務」活動記錄。
【2017 SHORT LAB 短片實驗室】
由中華民國電影創作協會(簡稱電影創作聯盟,TOFU)主辦的短片實驗室,是針對欲從事影像創作的電影新鮮人所籌劃的影像教育機制。一年兩季,春季班以前期製片及劇本故事為主;秋季班以後期製作及粗剪為主。希望在一般學校體制之外、以及各種徵件/補助/競賽之前,提供另一種開放/學習/實作的互動平台。短片可以天馬行空、自由創作;可以實驗各種可能、形成同儕關係;這是實踐的「培養皿」,也是一種「做中學」的精神。
【孫志熙】
曾任《CUE電影生活誌》、《SCOPE電影視野》主編。現從事專欄與文案寫作、短片推廣、獨立製片、跨國當代藝術組織台北組頭、地下電台主持人等,擁有多重身分與很多款名片。